• 1、已知ABC中,AC=1,BC=2,ABC=30° , 且边AB,BC上的中线CE,AD交于点M.
    (1)、求AB的长;
    (2)、求cosAMC的值.
  • 2、在ABC中,CD=2DB , 设AD=xAB+yACxy为实数).

    (1)求xy的值;

    (2)若AB=(13)AC=(43) , 求ADBC.

  • 3、若函数fx=ax+a-1,x>0,-x2-a-2x,x0R上的单调递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4、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副“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大正方形ABCD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其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E为DF的中点,则(       )

    A、cosEAD=255 B、AD+AE=17 C、AE=45AD+25AB D、ABAE=85
  • 5、在ΔABC中, , 若O为ΔABC内部的一点,且满足OA+OB+OC=0 , 则AOBC=
    A、12 B、25 C、13 D、14
  • 6、已知平面向量ab的夹角为2π3 , 若b=3a+b=13 , 则a=(       )
    A、2 B、3 C、23 D、4
  • 7、数学美的表现形式不同于自然美或艺术美那样直观,它蕴藏于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推理论证、思维方法等之中,揭示了规律性,是一种科学的真实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x2+y2=2x+2y就是一条形状优美的曲线,对于此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曲线C围成的图形有6条对称轴 B、曲线C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是42π C、Ta,b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4a+3b18的最小值是1152 D、曲线C上的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不超过6
  • 8、已知函数fx=xlnxax+1 , 则(       )
    A、a=0时,函数fx的最小值为11e B、a=1时,函数fx的极大值点为x=1 C、存在实数a使得函数f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 D、fx0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1
  • 9、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3,0)B(2,1)C(2,3) , 求:
    (1)、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
    (2)、BC边的垂直平分线DE的方程;
    (3)、ABC的外接圆方程.
  • 10、函数fx的定义域为0,+ , 对xy>0 , 都有fxy=fxfy+1;且当x>1时,fx>1 . 已知f2=2
    (1)、求f1f4
    (2)、判断并证明fx的单调性;
    (3)、解不等式:fx+2+f4x<5
  • 11、国庆黄金周期间,旅游潮、探亲潮必将形成高交通压力现象.已知某火车站候车厅,候车人数与时间t相关,时间t(单位:小时)满足0<t24tN.经测算,当16t24时,候车人数为候车厅满厅状态,满厅人数为5000人,当0<t<16 , 候车人数相对于满厅人数会减少,减少人数与t16t成正比,且时间为6点时,候车人数为3800人,记候车厅候车人数为ft
    (1)、求ft的表达式,并求当天中午11点时,候车厅候车人数;
    (2)、铁路系统为了体现“人性化”管理,每整点时会给旅客提供的免费面包数量为P=f(t)-3000t+400 , 则当t为何值时需要提供的免费面包数量最少.
  • 12、已知f(x)=a3x+13x+ba>0,b>0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
    (1)、求fx
    (2)、求函数gx=fx3x+1+9x1x0,1上的值域.
  • 13、已知集合A=x|x23x180,B=x|2m3xm+2.

    (1)当m=0时,求A(RB)

    (2)若B(RA)= ,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 14、已知a,b为正实数,则aa+b+b2a+b的最小值为
  • 15、已知函数fx=x22ax+a24 . 设命题p:“关于x的不等式ffx<0解集为空集”,则命题p的必要条件可以是(     )
    A、a4 B、a5 C、a6 D、a7
  • 16、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A、fx=xgx=x2 B、fx=xgx=x33 C、fx=x1gx=x21x+1 D、fx=x0gt=1t0
  •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 则ab>1 B、a>bc>d , 则ad>bc C、a>b , 则1a<1b D、ac2>bc2 , 则a>b
  • 18、函数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xfx1>0的解集为(     )

    A、,22,+ B、,10,13,+ C、0,12,+ D、,20,12,+
  • 19、设fx=x,0<x<12x1,x1 , 若fa=fa+1 , 则a=(       )
    A、4 B、2 C、14 D、12
  • 20、设xR , 则“0<x<3”是“x1<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上一页 606 607 608 609 6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