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已知fx+1=x+3 , 则fx=(       )
    A、x22x+2x0 B、x22x+4x1 C、x22x+4x0 D、x22x+2x1
  • 2、设函数f(x)=xlnx.
    (1)、求f(x)图象上点x0,fx0处的切线方程为mxy1=0 , 求m
    (2)、若x1,x21e,1 , 证明:fx1fx2<1x11x2
    (3)、若f(x)a(xx)x(0,+)时恒成立,求a的值.
  • 3、已知双曲线Γ:x2y2b2=1,(b>0) , 左右顶点分别为A1A2 , 过点M(2,0)的直线l交双曲线ΓPQ两点.
    (1)、若b=1MA2P为等腰三角形时,且点P在第一象限,求点P的横坐标;
    (2)、若b2=2 , 连接OQ并延长,交双曲线Γ于点R , 若A1RA2P=1 , 求直线l的方程.
  • 4、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为梯形,ABCDA1A平面ABCDADAB , 其中AB=AA1=2AD=DC=1.NM分别是线段B1C1和线段DD1上的动点,且C1N=λC1B1DM=λDD1(0<λ<1).

       

    (1)、求证:D1N//平面CB1M
    (2)、若N到平面CB1M的距离为1111 , 求D1N的长度.
  • 5、为了研究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和身高是否大于170cm的关联性,随机调查了某中学部分高三年级的学生,整理得到如下列联表(单位:人):

    性别

    身高

    合计

    低于170cm

    不低于170cm

    19

    5

    24

    6

    10

    16

    合计

    25

    15

    40

    (1)、依据α=0.01的独立性检验,能否认为该中学高三年级学生的性别与身高有关联?
    (2)、从身高不低于170cm的1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三名学生,设抽取的三名学生中女生人数为X , 求X的分布列及期望E(X).

    附:χ2=n(adbc)2(a+b)(c+d)(a+c)(b+d)n=a+b+c+d.

    α

    0.1

    0.05

    0.01

    0.005

    0.001

    xα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定义两点A1x1,y1A2x2,y2之间的“t距离”为A1A2t=maxx1x21+x1x2,y1y21+y1y2 , 其中max{p,q}表示p,q中的较大者,则点A1(0,0)与点A2(2,3)之间的“t距离”为若平面内点A(x,y)和点A0(1,1)之间的“t距离”为12 , 则A点的轨迹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7、已知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2(a2+b2c2)=absinCc=2 , 则ABC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8、已知向量ab满足|a|=1|b|=2ab=(3,2) , 则|a+2b|=.
  • 9、设F为抛物线Cy2=4x的焦点,直线l2xay+2b=0(a0)C的准线l1交于点A.已知lC相切,切点为B , 直线BFC的一个交点为D , 则(     )
    A、(a,b)C B、BAF<AFB C、直线ADC相切 D、AF2=BFDF
  • 10、已知函数f(x)=13x3+x2+ax+b(a,bR) , 则(     )
    A、a=3时,若f(x)有3个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9,53 B、a=b=0时,过(1,0)可作函数f(x)的切线有两条 C、若直线l与曲线y=f(x)有3个不同的交点Ax1,y1Bx2,y2Cx3,y3 , 且|AB|=|AC| , 则x1+x2+x3=3 D、f(x)存在极值点x0 , 且fx0=fx1 , 其中x0x1 , 则x1+2x0+3=0
  • 11、甲、乙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分别装有两种颜色不同但是大小相同的小球,甲袋中装有5个红球和5个绿球;乙袋中装有4个红球和6个绿球.先从甲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放入乙袋中,再从乙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A1表示事件“从甲袋摸出的是红球”,A2表示事件“从甲袋摸出的是绿球”,记B1表示事件“从乙袋摸出的是红球”,B2表示事件“从乙袋摸出的是绿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1,A2是互斥事件 B、A1,B2是独立事件 C、PB2A2=711 D、P(B2A1)+P(B1A2)=1011
  • 12、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 , 定义集合M=x0x0R,x,x0,f(x)<fx0 , 在使得M=[1,1]的所有f(x)中,下列成立的是(     )
    A、存在f(x)是偶函数 B、存在f(x)x=2处取最大值 C、存在f(x)是增函数 D、存在f(x)x=1处取到极小值
  • 1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公差d≠0,a1d1 . 记b1=S2 , bn+1=S2n+2–S2nnN , 下列等式不可能成立的是(       )
    A、2a4=a2+a6 B、2b4=b2+b6 C、a42=a2a8 D、b42=b2b8
  • 14、已知F1F2分别为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过F2的一条直线与C交于A,B两点,且AF1ABBF2=2 , 则椭圆长轴长的最小值是(     )
    A、12 B、3+22 C、6 D、6+42
  • 15、已知正三棱台ABCA1B1C1的体积为523AB=63A1B1=23 , 则A1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A、12 B、1 C、2 D、3
  • 16、已知函数f(x)=sinωxπ6(ω>0) , 对任意的xR , 都有f(x)fπ2 , 且f(x)在区间π4,π12上单调,则ω的值为(     )
    A、83 B、43 C、23 D、103
  • 17、若复数z满足1zzi=1+i,i为虚数单位,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DCDAD//BCPA=AD=CD=2BC=3.EPD的中点,点FPC上,且PFPC=13.

    (1)、求证:CD平面PAD
    (2)、求直线PC与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
    (3)、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点G , 使得AEFG四点共面,如果存在求出PGPB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 19、已知fx=axxax0a>0a1).
    (1)、当a=2时,求fxx=0处的切线方程;
    (2)、当a=e时,求证:fxe,+上单调递增;
    (3)、设a>e , 已知xe22lna,+ , 有不等式fx0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 20、某校组织知识竞赛,有A,B两类问题.若A类问题中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20分,否则得0分;若B类问题中每个问题回答正确得50分,否则得0分.已知李华同学能正确回答A类问题的概率为34 , 能正确回答B类问题的概率为12
    (1)、若李华从这两类问题中随机选择一类问题进行回答,求他回答正确的概率;
    (2)、若李华连续两次进行答题,有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第一次答题时,随机选择两类问题中的一类问题回答,若答对,则第二次继续回答该类问题;若答错,则第二次回答另一类问题.

    方案二:第一次答题时,随机选择两类问题中的一类问题回答,无论是否答对,第二次回答另一类问题.

    为使累计得分的期望最大,李华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

上一页 817 818 819 820 82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