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以下八个数据:的第80百分位数是( )A、68 B、70 C、71 D、70.5
-
2、18世纪早期英国牛顿学派最优秀代表人物之一的数学家泰勒(Brook Taylor)发现的泰勒公式(又称麦克劳林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在处的阶导数都存在时, . 其中,表示的二阶导数,即为的导数,表示的阶导数.(1)、根据公式估计的值;(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由公式可得: , 当时,请比较与的大小,并给出证明;(3)、已知 , 证明: .
-
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以8个顶点中的任意两个作为向量的起点和终点.(1)、当时,求;(2)、记事件 “”,求.
-
4、已知的展开式中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与各项系数之和的乘积为256.(1)、求的值;(2)、求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
-
5、某学习小组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从这7人中选3人参加数学竞赛.(1)、如果男生中的甲和女生中的乙至少要有一人在内,那么有多少种选法?(2)、如果3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那么有多少种选法?
-
6、已知直线与抛物线及曲线均相切,切点分别为 , 若 , 则
-
7、若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两次,落地时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设事件 “函数为奇函数”, “函数在上恰有一个最大值点和一个最小值点”,则.
-
8、已知实数x,y满足(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 则( )A、当时, B、当时, C、当时, D、当时,
-
9、对 , 设 , 其中 , , 则( )A、 B、 C、 D、
-
10、满足方程的的值可能为( )A、1 B、2 C、3 D、4
-
11、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 , , 记在上的个极值点为 , 且 , 则( )A、为奇函数 B、为偶函数 C、在单调递减 D、在单调递减
-
12、设 , , , 则( )A、 B、 C、 D、
-
13、数学探究课上,某同学发现借助多项式运算可以更好地理解“韦达定理”.若 , , 为方程的3个实数根,设 , 则为的系数,为的系数,为常数项,于是有 , , .实际上任意实系数次方程都有类似结论.设方程的四个实数根为 , , , , 则( )A、 B、 C、 D、
-
14、在单项选择题中,每道题有4个选项,其中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如果从四个选项中随机选一个,选对的概率为0.25.为了减少随机选择也得分的影响,某次考试单项选择题采用选错扣分的规则,选对得6分,选错扣分.若随机选择时得分的均值为0分,则的值为( )A、1 B、2 C、3 D、4
-
15、第19届亚运会将于今年9月23日到10月08日在杭州举行.其吉祥物是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三个吉祥物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和“宸宸”,分别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某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迎亚运”活动,其中一项是由志愿者扮演吉祥物和同学们合影留念.甲乙两位同学和三个吉祥物一起合影,站成一行,要求甲乙不相邻,且甲乙均不站在两端,则不同的站法种数为( )A、24 B、18 C、12 D、9
-
16、复数(i为虚数单位)的实部为( )A、2 B、 C、 D、
-
17、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 , 则( )A、0 B、1 C、2 D、3
-
18、现有语文读物5本,历史读物4本,地理读物3本,每本读物各不相同,从中任取1本,不同的取法共有( )A、3种 B、12种 C、30种 D、60种
-
19、若数列的首项 , 对任意的 , 都有(k为常数,且),则称为有界变差数列,其中k为数列的相邻两项差值的上界.已知数列是有界变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1)、当时,证明: .(2)、当()中各项都取最大值时,对任意的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3)、当()中各项都取最大值时, , 数列的前n项和为 , 若对任意的 , 都有 , 求的取值范围.
-
20、已知和为椭圆上两点.(1)、求椭圆的方程;(2)、若点在椭圆上,是椭圆的两焦点,且 , 求的面积;(3)、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证明:为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