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函数的所有极值之和为.
-
2、经统计,用于数学学习的时间(单位:小时)与成绩(单位:分)之间的关系近似于线性相关关系.对某小组学生每周用于数学的学习时间与数学成绩进行数据收集如表:
15
16
18
19
22
102
98
115
120
若由表中样本数据求得线性回归方程为 , 则实数.
-
3、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美好的曲线.例如:四叶草曲线就是其中一种(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曲线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B、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C、四叶草曲线所围的区域面积大于 D、四叶草曲线恰好经过5个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
4、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 定义函数为取值不超过的概率,即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B、 C、在上是增函数 D、 , 使得
-
5、集合 , .若 , 则实数可取值( )A、 B、 C、 D、0
-
6、已知 , , , 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
-
7、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32,则展开式中含的项是( )A、 B、 C、 D、
-
8、你正在做一道选择题,假设你会做的概率是 , 当你会做的时候,又能选对正确答案的概率为;而当你不会做这道题时,你选对正确答案的概率是 , 那么这一刻,你答对这道选择题的概率为( )A、 B、 C、 D、
-
9、已知函数的导函数为 , 且满足 , 则的最大值为( )A、 B、0 C、 D、1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班共有学生50人,现按性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容量为5的样本,若样本中男生有2人,则该班女生共有20人 B、数据 , , , , , , , 的第80百分位数为8 C、线性回归分析中,样本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性越强 D、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模型的决定系数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
11、函数在点处的切线倾斜角为( )A、 B、 C、 D、
-
12、已知复数满足 , 其中为虚数单位,则的虚部为( )A、 B、 C、 D、1
-
13、角谷猜想,也称为“”猜想.其内容是:任取一个正整数,如果是偶数,将它除以2;如果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如此反复运算,该数最终将变为1.这就是对一个正整数运算时“万数归1”现象的猜想.假如对任意正整数 , 按照上述规则实施第1次运算后的结果记为 , 实施第2次运算后的结果记为 , …,实施第次运算后的结果记为 , 实施第n次运算后得到数1,停止运算,便可以得到有穷数列 , 1,其递推关系式为:叫做数列的原始项.将此递推关系式推广为:( , 且),其它规则不变,得到的数列记作数列,试解答以下问题:(1)、若 , 则数列的项数为______;(2)、求数列的原始项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的集合;(3)、若对任意的数列,均有 , 求d的最小值.
-
14、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F且斜率为2的直线与E交于A,B两点,.(1)、求E的方程;(2)、直线 , 过l上一点P作E的两条切线 , 切点分别为M,N.求证:直线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坐标.
-
15、对集合 , 其中 , 定义向量集合 , 若对任意 , 存在 , 使得 , 则.
-
16、已知是某个简谐运动的函数解析式,其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B、这个简谐运动的初相为或 C、在上单调递减 D、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是偶函数
-
17、已知是椭圆的左、右焦点,O是坐标原点,过作直线与C交于A,B两点,若 , 且的面积为 , 则椭圆C的离心率为( )A、 B、 C、 D、
-
18、若 , 则( )A、 B、 C、1 D、或
-
19、已知函数的导函数是 , 且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B、 C、 D、
-
20、双曲线的上焦点到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 则双曲线两条渐近线的斜率之积为( )A、 B、4 C、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