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函数的正数零点从小到大构成数列 , 则
-
2、数列的前n项和为Sn , , 则有( )A、 B、为等比数列 C、 D、
-
3、已知 , , 则( )A、1 B、2 C、3 D、4
-
4、在数列中, , ( , ),则( )A、 B、1 C、 D、2
-
5、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 若 , , 则( )A、180 B、 C、162 D、
-
6、已知数列 , , , , …,则是这个数列的A、第8项 B、第9项 C、第10项 D、第11项
-
7、设 ,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A、 B、 C、 D、
-
8、定义:若函数和的图象上分别存在点和关于轴对称,则称函数和具有关系.(1)、判断函数和是否具有关系;(2)、若函数和()在区间上具有关系,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
9、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四边形与四边形均为菱形,.(1)、证明:平面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
10、已知函数的两个极值点满足.(1)、求的值;(2)、求在区间上的最值.
-
11、在四棱柱中,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则的长为.
-
12、已知函数 , 且 , 则实数的值.
-
13、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满足 , 其中 , , 则( )A、平面平面 B、当时,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C、当时,存在点 , 使得 D、当时,存在点 , 使得平面
-
14、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的导函数为 , 且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在上单调递减 B、有极小值 C、有2个极值点 D、在处取得最大值
-
15、已知函数及其导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且 ,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
16、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 则( )A、2 B、1 C、-1 D、-2
-
17、曲线在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 )A、 B、 C、 D、
-
18、设集合 , 其中 , 且 , 将A中每个子集的元素和按照不减的顺序排列(空集的元素和记为0),可以得到一组整数 , , , …,其对应的子集分别为 , , , …, , 并定义(表示中元素的和,.(1)、若.
①求 , , , ;
②证明:是等差数列.
(2)、若且 , 证明:. -
19、已知函数 , .(1)、直接判断与的大小关系;(2)、若 , 函数与有且仅有两个交点,求b的取值范围;(3)、若 , , 求出函数与的交点个数.
-
20、甲,乙两人进行投篮比赛,有两种投篮方式:方式一,投两分球3次,进一球积2分;方式二,投三分球2次,进一球积3分.甲和乙投进两分球的概率分别为和 , 投进三分球的概率分别为和 , 且两人投篮互不影响.先上场者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投篮方式,后上场者只能选择另一种投篮方式,最终积分高者获胜.已知两人都会优先选择理论上平均积分更高的投篮方式.(1)、试判断甲,乙两人会分别优先选择何种投篮方式;(2)、现在由裁判随机选择上场顺序,在最终结果为甲获胜的条件下,求乙以一分之差惜败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