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3算法案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3循环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包括1.1.1算法的概念,1.1.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3几何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2古典概型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 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3概率的基本性质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三章 概率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3.1.2概率的意义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包括2.3.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2.3.2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 高中数学人教新课标A版必修3 第二章 统计 2.2.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
1、记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 , 若 , 则的面积为.
-
2、《数书九章》是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全书十八卷,共八十一个问题,分为九类,每类九个问题,《数书九章》中记录了秦九韶的许多创造性成就,其中在卷五“三斜求积术”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 , , , 求面积的公式,这与古希腊的海伦公式完全等价,其求法是:“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 . 现有满足 , 且的面积 , 请运用上述公式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周长为 B、三个内角 , , 满足 C、外接圆的直径为 D、的中线的长为
-
3、已知向量 , 则( )A、 B、 C、与的夹角可能为 D、向量与不可能垂直
-
4、如图,在海面上有两个观测点 , 点B在D的正北方向,距离为2km,在某天观察到某航船在C处,此时测得 , 5分钟后该船行驶至A处,此时测得 , , , 则该船行驶的距离( )A、km B、km C、km D、km
-
5、已知向量 , 则在上的投影向量为( )A、 B、 C、 D、
-
6、已知等边的边长为2,点、分别为的中点,若 , 则=( )A、1 B、 C、 D、
-
7、 , 其中 , 若 , 则x的值为A、8 B、4 C、2 D、0
-
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令 , 数列的前项和为 , 是否存在正整数 , 使得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记 , 证明: .
-
9、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 , 数列中,点在直线上,其中是数列的前项和.(1)、求数列前项和的最小值;(2)、若 , 求数列的前项和;
-
1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 满足 , .(1)、求的通项公式;(2)、设 , 求.(3)、求.
-
11、在等比数列中, , .(1)、求的通项公式;(2)、若 , 数列的前项和为 , 求使得的最小值.
-
1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 且满足 ,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和的等差中项.(3)、求.
-
13、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 .将数列与数列里面的数照从小到大的规则混合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列 , 则新的数列的前100项的和为.
-
14、在2与18中间插入7个数使这9个数成等差数列,则该数列的第5项是.
-
15、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 且满足 , 则( )A、 B、 C、为递减数列 D、
-
16、已知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 , 公差为 , 是和的等比中项,则( )A、 B、数列是递增数列 C、 D、有最大值为
-
17、已知等比数列首项为8, , 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数列是递增数列 B、是和的等比中项 C、前项的乘积有最大值 D、前项的和有最大值
-
18、数列中, , (为正整数),则的值为( )A、 B、 C、 D、
-
19、已知正项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若成等比数列,则( )A、 B、 C、 D、或
-
20、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为( )A、6 B、3 C、2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