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直棱柱ABCDA1B1C1D1的高为4,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DB=2ADB=60°M,N分别为线段BB1A1D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CC1B1B
    (2)、求二面角A1DC1C的余弦值.
  • 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AB平面PAD,E是AD的中点,P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PAPPA=2AB

    (1)、求证:PEBD
    (2)、求PC与平面PBE所成角的正弦值.
  • 3、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x+2y6=0

    (Ⅰ)直线l1l垂直,且过点(1,-3),求直线l1的方程;

    (Ⅱ)直线l2l平行,且直线l2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求直线l2的方程.

  • 4、(1)求经过点P1,3和点Q3,2的直线的方程;

    (2)求经过点P1,3且倾斜角为4的直线方程.

  • 5、已知两点A(34)B(32) , 过点P(10)的直线l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
  • 6、过不重合的A(m2+2,m23),B(3mm2,2m)两点的直线l的倾斜角为45° , 则m的取值为
  • 7、已知tanα=2tanβ , 则(       )
    A、α,β0,π2 , 使得α=2β B、sinαcosβ=25 , 则sinαβ=15 C、sinαcosβ=25 , 则cos2α+2β=725 D、αβ0,π2 , 则tanαβ的最大值为24
  • 8、如图,已知圆台的上底面半径为1,下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2,ABCD分别为上、下底面的直径,ACBD为圆台的母线,E为弧AB的中点,则(       )

       

    A、圆台的侧面积为6π B、直线AC与下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π3 C、圆台的体积为3 D、异面直线ACDE所成的角的大小为π4
  • 9、(多选)下面关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1,1,0)与点Q(1,1,0)关于z轴对称 B、A(3,1,4)与点B(3,1,4)关于y轴对称 C、A(3,1,4)与点B(3,1,4)关于平面xOz对称 D、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条坐标轴组成的平面把空间分为八个部分
  • 10、设直线l的方程为yxcosθ+3=0θR , 则直线l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
    A、0,π B、π4,π2 C、0,π44,π D、π4,4
  • 11、已知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1,1,2)A(0,1,2)是平面α内一点,P(2,1,4)是平面α外一点,则点P到平面α的距离是(       )
    A、22 B、23 C、6 D、3
  • 12、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矩形且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四棱锥PABCD为阳马,PA平面ABCD , 且AB=AD=AP=3EC=2PE , 则AEDE=(       )

    A、3 B、3 C、2 D、5
  • 13、已知正方体ABCDA'B'C'D'的棱长为1,且BP=13BD' ,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P的坐标为(       )

    A、13,13,13 B、23,23,23 C、13,23,13 D、23,23,13
  • 14、如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点E是CD的中点,记AB=aAC=bAD=c , 则BE等于(       )

    A、a+12b+12c B、a12b+12c C、12ab+12c D、12a+b+12c
  • 15、已知{a,b,c}是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下列选项中不可作为基底的是(       )
    A、{a,b,a+c} B、{a,b,a+2b} C、{a+2c,b,c} D、{a,a+b,a+c}
  • 16、“曼哈顿几何”也叫“出租车几何”,是在19世纪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来的.如图是抽象的城市路网,其中线段AB是欧式空间中定义的两点最短距离,但在城市路网中,我们只能走有路的地方,不能“穿墙”而过,所以在“曼哈顿几何”中,这两点最短距离用dA,B表示,称“曼哈顿距离”,也叫“折线距离”,即dA,B=AC+CB , 因此“曼哈顿两点间距离公式”:若Ax1,y1Bx2,y2 , 则dA,B=x2x1+y2y1.

    (1)、①点S3,7T2,1 , 求dS,T的值;

    ②写出到定点G1,1的“曼哈顿距离”为2的点的轨迹方程,

    (2)、已知点N1,0 , 直线l2xy+2=0 , 求点N到直线l的“曼哈顿距离”最小值;
    (3)、我们把到两定点F1c,0F2c,0c>0的“曼哈顿距离”之和为常数2aa>c的点的轨迹叫“曼哈顿椭圆”.

    (i)求“曼哈顿椭圆”的方程;

    (ii)根据“曼哈顿椭圆”的方程,研究“曼哈顿椭圆”性质中的范围、对称性,并说明理由.

  • 17、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斯在《平面轨迹》一书中,曾研究了众多的平面轨迹问题,其中有如下结果: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已知数的动点轨迹为直线或圆,后世把这种圆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0B1,0 , 且PA=3PB.
    (1)、求点P的轨迹方程;
    (2)、过C3,2作(1)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3)、若点Px,y在(1)的轨迹上运动,另有定点D5,1 , 求PD的取值范围.
  • 18、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点M3,1在E上,且MF1+MF2=43
    (1)、求E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与E交于A,B两点,且AB中点为P2,1 , 求直线l的方程.
  • 1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BC=CC1=2

       

    (1)、求证:AB1BC1
    (2)、求点B到平面AB1C1的距离.
  • 20、已知圆C1:x2+y2=1与圆C2:xa2+y12=16a>03条公切线,则实数a的取值是.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