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2024年东营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作工作报告指出:全市全年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526件779人、起诉3153件4027人,其中盗窃诈骗等侵财犯罪604件,未成年人犯罪44件……打击犯罪行为的同时,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安全感。由此看出( )
①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坚决维护社会安定
③人民检察院是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④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
2、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防患于未然。分析学生陈某的经历,你认为下列排序合理的是( )
①陈某不接受教训,因聚众斗殴、偷窃财物,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②陈某结识了社会上的“朋友”,便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打架,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③陈某用切身经历告诫他人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远离犯罪
④陈某仍不知悔改,为搞钱上网,和他人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 共探发展路径
3月21日至25日,攀枝花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读书班举行,强调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坚定不移推动攀枝花高质量发展,不断筑牢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物质技术支撑。
举措1:长期以来,笔尖钢生产技术被国外封锁,国内笔尖钢市场曾一度被进口产品垄断。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胸怀“特钢报国”之志,历经艰难,近日终于成功攻克了传统圆珠笔笔尖的“钢铁之脊”,用实际行动递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举措2: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工会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搭建职工创新平台,聚焦“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创新活动,凝聚职工智慧,充分激发职工技术创新热情。
(1)请你从上述举措中分析攀枝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活动二 共话强国之路
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打上了光荣的时代烙印。三线建设的建设者们为我们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半个世纪过去了,攀枝花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阳光花城、康养胜地,而当年的三线精神,依然还在。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展开的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次工业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特殊时代的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些建设者们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祖国的召唤就是自己的征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前路有多险,也不管自己将要付出什么,这种为国奉献、精忠报国的情怀,这种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成就了过去那一段光荣岁月,成就了今天的辉煌,明天也永远不会过时。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攀枝花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对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有何启示?活动三 共担复兴重任
(3)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请以“勇担中国式现代化大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完成下面倡议书。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青春奋进正当时,不负韶华勇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对此,我倡议:
①____
②____
……
倡议人:×××
2024年6月5日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九年级一直坚持每周1次的道德与法治课前5分钟时政播报和点评,由教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本周轮到你们小组进行时政播报分享,作为小组长,你负责本次时政播报和总结的各项工作。
时政一 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180余场展览和数千场社会教育活动,涵盖中国文字、珍贵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中外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国家典籍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就始终致力于彰显中华文化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风采,开辟向世界展示中国典籍文化的国家级窗口。先后引进了“世界插画大展·国际安徒生奖(终身成就)50周年展”“动漫原画特展--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等优秀展览资源,引发中国观众对相关文化、文明的广泛关注,参观场面火爆。
(1)结合时政一和文明交流互鉴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其他文明?时政二 2023年10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中国以更开放姿态与世界共享机遇,进一步提升共建国家参展参会实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助力各国共同发展。
(2)结合时政二划线部分内容,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做法与主张。时政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请你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立法规范】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是一部从根本上、制度上预防、遏制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新兴领域立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法治现代化,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有人说:“只要有《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就能建成法治国家,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
5、2024年春节前夕,某社区居委会“小院议事厅”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畅想未来美好生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根本政治制度
②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③居委会作为政府机关可以直接参与并管理社区事务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推动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一辆公交车途经斑马线时,主动停车礼让行人,被礼让男子向公交车司机鞠躬致谢,身后的孩子也鞠躬致谢。与此同时,驾驶员向对方点头回应,并竖起大拇指为两人点赞。从这暖心一幕里我们感受到( )
①礼让行人能让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驾驶员的举动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③尊重他人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 ④驾驶员和行人用行动诠释了换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年幼时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大学时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后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沈老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努力地提升生命的质量,绽放生命的光彩
③一个人的伟大,就要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④要把个体生命和民族的、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他们的亲友( )A、远离艾滋病患者,防止自己感染病毒 B、不与艾滋病患者同桌吃饭,共同办公 C、感染艾滋病是咎由自取,不值得救助 D、为艾滋病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提供科学护理和防治知识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天然毒品主要是从矿物质中提炼的,在毒品中占有较大比例 C、毒品泛滥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 D、积极参加禁毒斗争,是每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10、2023年12月1日,中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 、德国、意大利、荷兰、 、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A、美国、英国 B、澳大利亚、巴西 C、法国、西班牙 D、俄罗斯、新加坡
-
11、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 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 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A、13908.2 9 B、13402.3 10 C、13502.4 8 D、13602.5 11
-
12、2024年4月15日,是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 创新引领10周年”。( )A、第七个 B、第八个 C、第九个 D、第十个
-
13、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良法】
《粮食安全保障法》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是一部粮食安全的专门性立法。该法从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粮食储备、粮食流通、粮食加工、粮食应急、粮食节约、监督管理等过程与环节对粮食问题做了相关规定。
(1)从法治要求的角度,说明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的意义。【藏好粮】
藏粮于地
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总体播种面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治理土壤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进而维 持耕地综合生产力。
藏粮于技
有关部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良 种选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 防治等一大批先进配套技术得到 广泛应用,为农民会种地、种好 地提供技术保障。
藏粮于仓
国家建立政府粮食储备体系。粮食紧缺时,国家向市场抛售储备粮;粮价下跌时,用保护性价格收购储备粮,稳定粮价;自然灾害后,用储备粮保证。
(2)我国为什么能“藏好粮”?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阐释。【担起责】
中国以占世界约9%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在端牢饭碗的同时,中国积极援助有困难的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起,已为有需要的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近年来,积极为阿富汗、乌干达、津巴布韦等国家提供粮食援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多次对中国做法表示赞赏。
(3)请你以时事观察员的身份对中国做法予以评论。 -
14、202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营经济发展局成立,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同时,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也正加快推进。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行使权力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是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③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④全心全意只为民营企业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中,有关部门坚持开门纳言、汇集众智、广泛听取意见,以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这一立法进程(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展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③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生动实践
④有力地保障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从送外卖的无人机到“空中的士”,低空经济的发展说明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
-
16、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 )
-
17、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发展。低空经济指在1000米以下,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发展的经济形态。
材料一
2021—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与增长中国各地区低空经济企业资源分布占比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漫画及所学知识,简述无人机“想飞就飞”的危害。
材料三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协同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管待提升等诸多短板。去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进行了修订并正式实施,填补了我国无人机管理法规空白。
(3)运用“厉行法治”的知识,说明不同主体应如何为“低空经济”发展补齐“短板”。
-
18、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进产代表作名录,春节已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中华文化符号。2025年春节,某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非遗里的年趣】
春节历史悠久,包括了众多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年画制作、剪纸、彩灯制作等传统手工艺;舞龙、秧歌、戏剧、曲艺等众多表演艺术;灯会、花会、写春联等民俗活动都在春节中得以呈现,老百姓在浓浓年趣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1)春节的庆祝活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从“延续文化血脉”的角度,结合材料分析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变化中的年俗】
除了传统年俗,近些年也涌现了许多新年俗。AI对联、创意年画、电子烟花、云拜年、集五福等让“土味”年俗因新元素的融入而更加精彩纷呈。年俗不断变迁,唯有在_____中传承,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将材料中______处补充完整,并结合材料,谈一谈它对春节文化的发展有何作用?
【接力中的年味】
春节体现着刻在中国人骨血之中最朴实的价值情感,这些世代相传的关于年的记忆,不仅仅是简单的仪式,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紧密纽带。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9、2025年1月7日9时,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全力开展人员搜救,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善后等工作。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 )
①把抢险救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③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 ④积极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20、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响应号召,九年级 (2)班以“中国式现代化·青年担当”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设计合理的是( )
①展示“国际湿地城市志愿者风采”图片,配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播报“南北极科考队获五四青年奖章”新闻,配文“冰原磨砺,青春出彩”
③绘制“民族伟大复兴”时间轴,标注“为2035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④剪辑“神舟十九号发射成功”视频,标注“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