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 2、“浙里办”业务再次升级,从“最多跑一次”到“让你一次都不用跑”,说明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 3、促进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 4、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2024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体现了国家主席具有的职权是(     )
    A、外事权 B、任免权 C、授予荣誉权 D、公布法律、发布命令
  • 5、近年来,深圳公安经侦部门不断创新探索,努力做到护企安商有力度、有温度,既重拳打击违法犯罪,又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营造更健康、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发展环境。上述行为反映了(     )
    A、执法机关严格执法,捍卫正义 B、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维护稳定 C、全体公民遵法守法,遇事找法 D、监察机关监督调查,惩治犯罪
  • 6、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露营营地搭起帐篷,与亲朋好友一起露营、烧烤,但同时也产生了植被损伤、环境污染、用火隐患等问题。对此,正确的选择是(       )
    A、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的人格 B、在日常生活行使保护环境的权利 C、主动融入社会促进自身发展 D、享受权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义务
  • 7、

    国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2024年4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第10周年,是我国第9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此某校学生制作了“致敬伟人共护国安”的主题展板,请你参观展板内容并参与讨论。

    展板一:【国安成就区】

    ◇9月25日8时44分,中国火箭军成功向太平洋公海发射洲际导弹,精准落入太平洋预定海域,44年以来首次全射程测试,射程超12000公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十年来,20余部国家安全专门立法接连出台,110余部含有国家安全条款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发修订,如国家安全法、反分 裂国家法、反间谍法、生物安全法、网络安全……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速构建形成。

    (1)有网友评论“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让世界看到了我国的核实力,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出台让国民更加安心,国家安全方面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你怎么看待该网友的观点?请举例说明。

    展板二:【沉浸体验区】

    ◇在本展区,同学们需挑战完成以下“守卫国家安全智勇闯关”任务,成长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忠诚小卫士”,请你沉浸式参与体验。

    ◇某高校毕业生在互联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并留下联系方式,他很快被网上自称“记者”的境外人员盯上。对方主动与他联系并告诉他面试要考查他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承诺一旦录用,享受高额待遇。

    (2)请结合展板一和展板二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假如你是该高校毕业生,你会怎么做?并说明理由。

    展板三:【伟人故事区】

    ◇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孜孜不倦、埋头苦干的结晶,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军事科技的强大,更昭示了国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钱学森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对我国的火箭导弹技术和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47年,他在美国拥有极高的学术地位和荣誉,但在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他放弃了在美国的所有利益,于1955年历经艰难曲折回到中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钱老回答说:“祖国的建设需要我。”钱老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一的重大抉择都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 他将炽热的爱国情怀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将祖国的迫切需要与个人的事业紧密结合。钱老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不断前行。

    (3)请结合展板三的内容,运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建设美好祖国等相关知识,谈谈钱老的故事对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何启发。

  • 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国家最高荣誉。为学习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英雄事迹,学校开展了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展示了其中两位英雄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曾说,研制战略导弹、研发运载火箭、送中国人上太空并筹建“天宫”……这是组织交给他干的三件事,也是他用一辈子干的三件事。每一件事都可谓惊天动地,足以让一个人穷其一生。这些年来,王永志收获了无数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每一次,他都会谦虚地说,荣誉属于整个中国航天人。2024年6月11日,这位书写传奇的92岁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他挚爱的事业却依然在浩瀚苍穹熠熠生辉。

    (1)结合故事一,运用责任的知识,分析说明王永志为什么用要一辈子干三件事?

    故事二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黄大年

    黄大年是世界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12月,当他得知祖国需要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全职回国,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短短7年,他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017年1月8日,黄大年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2)结合故事二,运用“国家利益至上”知识,谈谈你对黄大年为祖国需要而全职回国的认识。

    (3)英雄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要向英雄人物学习,发扬实干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请你就如何发扬实干精神为同学们写出行动计划。

  • 9、下列是初中生小明在学校经历的两件事情,请你进行探究与思考:

    事件一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当老师讲到部分走向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的行为轨迹,往往有一个如下图的演变过程的时候,小明极为震撼!

       

    事件二   在学校组织的劳动大扫除中,小明遇到了一些困惑:小组分工时,小明想都没想就选了室外倒垃圾,但在倒垃圾时他觉得这个活太累太脏了,于是就跑去参与室内卫生了,组员们对他很有意见;在打扫室内卫生时,组长分配他去擦玻璃,但他想去扫地,于是很不开心,僵在那里……

    (1)、从事件一中案例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
    (2)、请你运用“做负责任的人”的相关知识,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 10、2024年,是稳健的一年,也是向上的一年。这一年的中国同样在世界舞台上留下了很多“名场面”。对以下“名场面”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完全正确的是(     )

    名场面

    甲: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并带回月背样品1935.3克

    乙: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丙:2024年12月27日,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076两栖攻击舰首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川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举行

    丁:2024年各地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影响

    ①有利于应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巩固好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使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构建起以科技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③有利于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二〇三五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④国家对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实效,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

    A、甲→②乙→④ B、丙→③丁→④ C、乙→④丙→① D、甲→①丁→②
  • 11、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发布关于先进半导体制造物出口管制新规的最新修订,修订中进一步加严对华出口管制。面对此举,中方就美国再次更新半导体出口管制规则、恶意打压中国科技进步提出了严正交涉,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国也将通过加强出口管制等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面对美国的挑衅和打压,中国历来是严正交涉和维护国际秩序,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下列诗词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①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②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

    ③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④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戚继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面对美国的挑衅和打压,中方敦促美方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中国也将通过加强出口管制等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问题上,选出说法不正确的项(     )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完全牺牲个人利益 B、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需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C、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D、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需要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 12、国是由人口“口”、疆土“一”和军队“戈”组成的。在小篆字体中,“或”被写作“国”,像是包围着疆土的边界线。这表明(     )

    ①国家就是由军队和人口组成的

    ②国家的核心利益就是国家安全

    ③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④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3、湖北黄网市红安县见儿寺镇的郑松,是湖北省首位无偿献血超过100次的捐髓志愿者,为了捐献骨髓救人,耽误了公司报到时间被解聘。他说工作可以再找,但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下列对郑松的言行评价正确的有(     )

    ①他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与回报            

    ②他自觉履行了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③他弘扬了以助人为乐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他传递了正能量,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4、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草案将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从事有损英雄烈士保护等行为增列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并给予处罚;将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高空抛物等行为增列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并给予处罚。这说明(     )
    A、有些规则不具有权威性,可以随时改进 B、改进后的规则符合社会发展,不应再改 C、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要与时俱进 D、这些行为触犯刑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15、2024年6月,两男子违反《国内登山管理办法》等规定进入四姑娘山长坪沟景区和海子沟景区非法登山,并直播非法登山过程,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四姑娘山风景区管理局对两人做出终身禁入的处罚。以下“前车之鉴”正确的有(     )
    A、发表言论时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 B、寻找《办法》的漏洞以逃避处罚 C、直播影响过大,非法登山要隐密 D、遵章守法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 16、“向老赖宣战、向执行难宣战!”失信被执行人平台对曝光和惩戒“老赖”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榜上有名,将会遇到“花式”惩戒,包括坐不了高铁、飞机,不到款,买房不成功等,甚至面临被判刑,让“老赖”寸步难行。这告诉我们(       )
    A、构建诚信社会,只能依靠诚信平台 B、做大事要讲诚信,办小事不拘小节 C、不诚信难以立足,讲诚信彰显美德 D、无论何时讲诚信都应当一诺到底
  • 17、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参加社交活动,服装整洁、美观、大方;爱护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这共同告诫我们(     )
    A、学会彼此尊重,真诚赞美他人的优点 B、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践行 C、考虑他人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 D、社会生活有秩序,破坏秩序要受惩罚
  • 18、冬天我国北方很多城市大雪纷飞,地面湿滑,为了安全,很多外卖小哥只能选择徒步送外卖。对此有网友说:“今天的外卖延迟了四十分钟才送到,我当然很饿,但是我没有责备。小哥对我解释,我也说没关系。”网友的言论体现了(     )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尊重使社会和谐融洽,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

    ④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并于202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人们的言行做出了明确要求和规定,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些法律法规(     )

    ①保障着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对人们的行为起着规范作用

    ③不利于国家自由的发展

    ④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60多年前,雷锋写在日记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

    ②我们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上一页 389 390 391 392 3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