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亿,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为此,国家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 (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 B、为解决大量的人口流动采取积极措施 C、将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 D、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 2、从下图漫画可以看出,我国(     )

    A、确保人人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B、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C、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已成为教育强国 D、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更加公平
  • 3、某班同学在准备新闻播报时,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到以下信息。这些信息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惠及上千万家庭。
    A、坚持教育优先 B、走向共同富裕 C、开展民主选举  D、发展国有经济
  •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 3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民生保障全方位跃升表明党和政府 (   )

    ①在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②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③引领全体人民实现同步富裕                       ④不断努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5、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青年人才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他们利用在城市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投身于农村电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这一现象“好”在 (    )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下列对这一条款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要增强公民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

    ③要强化科学立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2025年2月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凝主持并监誓。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     )
    A、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唯一体现 B、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国务院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C、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就是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宪执政 D、有利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
  • 8、小明对宪法颇感兴趣,以下是他在学习宪法后收集的图片以及对图片的解读,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图①的寓意是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B、图②表示公民的范围比人民的范围大,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C、图③中的国家宪法日,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坚持宪法至上 D、图④展示了宪法是其他所有法律的相加,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9、2024年 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了宪法知识竞赛活动,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
    A、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说明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B、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有利于引导青少年深入学习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 C、某省将新制定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备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合宪性审查和监督 D、不仅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的人权均受宪法的保护———说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 10、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我国的国家机构”这一内容时,绘制了如下图表,请你帮他完成并说明理由,正确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B、人民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C、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司法机关 D、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机关
  • 11、甘肃省在脱贫攻坚战中,让552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地告别了困扰甘肃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这说明(    )
    A、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被彻底解决 C、我国已经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D、我国已经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 12、九年级某班同学就“全过程人民民主”做了如下思维导图,请选出与思维导图中的①②③内容相符的选项 (     )
    A、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党的领导、协商民主、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党的领导、民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民当家作主、民主协商、社会主义制度
  • 13、在2024年“广东好人”评选中,深圳共有10人上榜,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30年如一日专注钟表维修的机械师,也有智勇双全冲在一线的刑警,还有资助万名贫困学子的爱心人士。他们用爱心把向上向善的种子播撒开来,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诠释出榜样的力量,他们的行为对于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有(      )

    ①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我们在生活中没法照着做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停留在口头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在班级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学习活动中,班干部随机抽取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名言名句的主旨与主题词一致的是(     )

    爱国

    不学礼,无以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敬业

    见贤思齐

    敬人者,人恒敬之

    诚信

    轻诺必寡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友善

    亲仁善邻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
  • 15、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些响亮的名字彰显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这说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  (    )

    ①中华儿女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

    ②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

    ③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唯一动力

    ④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 17、在2024年文博会上,哈尔滨展区的“中医雪糕”摊位人气很旺,大家排起“长龙”只为吃到独特的用中药做的雪糕。寒凉与辛辣本是中医的大忌,但“尔滨”带来的这款“中医雪糕”却能将驱寒、饱腹、低脂融入其中,让甜蜜无负担。这反映了(   )
    A、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与统一 C、中医药行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D、中医药对人的体质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 18、2024年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                                                            (    )
    A、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B、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D、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19、以下为中学生小梅周日一天的活动,其中有利于滋养心灵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18岁的中国举重队员裴鑫依面对“举重队颜值最高”的网络评价,她说:“如果我长得再好看,没有实力的话,这不是我希望的。我就是希望把我的实力提高。”裴鑫依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     )
    A、能够做到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 B、能够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 C、把自我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一面 D、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做更好的自己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