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4年是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人才踏上西藏这片热土。对口支援地区与西藏开展了一系列教育项目合作;进藏企业一千余家,积极为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各地选派优秀的医疗人才赴藏支援,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等方式,将先进的医疗技术、资源和经验送至雪域高原。对口支援西藏 (    )

    ①体现西藏自治区依法行使自治权,增强本地区发展能力

    ②促进我国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③说明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2、“十三五”以来,广东安排规划内援藏资金实施项目246个;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派出援藏干部人才544人,累计选派“组团式”援藏医疗人才、柔性援藏医疗人才 1 700余人次。“十三五”以来,广东安排规划内援疆资金实施项目178个,累计派出援疆干部人才4936人,派遣援疆支教教师1532名;累计向喀什地区输送广东科技特派员522名。广东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是践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的体现

    ③有利于加快西藏、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发展差距

    ④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3年 12月12日,已故演员周海媚电子病历截图遭到非法泄露,引发网络热议。病历上显示医院为北京顺义区某医院,并记载了周海媚个人资料、就诊时间等相关信息。当地警方和卫健委紧急介入,将依据调查结果对泄露发布者进行依法处理。以上材料告诉我们 (     )

    ①公民应当强化规则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②司法机关应当公正司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行政机关落实严格执法,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法治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王柯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进行了时政述评:“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北京,共商国是。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温情暖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B、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随着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拓宽,公民的权利也在不断扩大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某校开展“瓣瓣同心 心相连”主题探究活动。

    【活动一 交出亮眼答卷】同学们收集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的相关成就。

    【活动二 追寻红色印记】同学们绘制了京津冀红色资源板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京津冀三地为什么要协同发展。
    (2)、京津冀三地如何携手用好红色资源,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人民迈出了坚定而豪迈的铿锵步伐。

    【第一步】  75年来,每个“第一步”都值得我们铭记。

    ①1949年,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每一步】一个五年接着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不懈、与时俱进地编制实施计划规划,引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下一步】勿忘昨天的艰辛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1)、任选其中一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个“第一步”为何值得铭记。
    (2)、一步又一步,既是日积月累,也是日新月异。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能走好每一步。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谈谈你将如何走好下一步。
  • 7、根据下图《2023年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的数据,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

    A、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B、我国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C、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呈下降趋势 D、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 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带动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

    ①推动国有企业聚焦战略新兴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②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转型→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③加大国有资本持股比例→引导国有企业深耕主业→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

    ④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深圳市文旅局发布了“魅力都会”“漫步特区”“赛博深圳”等主题的 City Walk(城市漫游)打卡线路电子地图。中学生晓海选择“漫步特区”这一主题,并设计出个性化线路,和好友一起到实地打卡。晓海这么做 (      )
    A、有利于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促进文化融合 B、能够增强对改革开放的认知,提升实践能力 C、说明了改革开放是决定深圳命运的关键抉择 D、体现了深圳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4年,全国“两会”再出一系列稳就业政策。2024年,中央财政拟安排就业补助资金667亿元,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促进青年就业等。对此,下列推导合理的是(  )

    ①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增加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

    ③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就业帮扶的企业                  ④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 12、浙江省政府积极推进“共富工坊”建设,通过项目到村、就业到户,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拓展乡村产业增值增效空间,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表明(    )
    A、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D、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
  • 1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人民要(    )
    A、坚持“一国两制”,维护祖国统一 B、凝聚中国力量,快速超越发达国家 C、采取一切手段,开启时代征程 D、发扬实干精神,推动实现伟大梦想
  • 1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因为(     )

    ①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民营经济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

    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             ④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这   (     )

    ①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②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有生活需要

    ③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④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同时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表明(     )
    A、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B、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 D、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职,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主要措施包括:率先编制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专项计划,出台全国首部医疗保障领域综合性法规,制定中医药、精神卫生等条例;开展相关执法检查,推动省政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机构救治能力和应急物资保障等体系建设;作出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决定等,助推健康浙江建设。

    材料二:中学生小刚课余时间喜欢上网,他在网络上多次散布同学小德的隐私,给小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小德和家长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但是小刚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长最后选择了报警。面对警察的询问,小刚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国家法律给予我特殊保护,就算违法我也不用承担责任。”

    (1)、结合材料一,说明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中行使了哪些职权?
    (2)、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为助推健康浙江建设,你该如何履职尽责?
    (3)、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刚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法为纲,循法而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从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 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其中人工智能法草案等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立法将进入新阶段。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风险和伦理问题,迫切需要加速立法;我国是成文法国家,秉持的是先立法规范再发展的推进方式,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到202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材料二:人工智能(缩写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但利用 AI技术,模仿、伪造他人的声音、面孔、视频等信息进行诈骗,成为一种新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2023 年8月 15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公序良俗。

    ●2024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有多名代表提出关于制定人工智能法的议案,建议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崛起所导致的各类法律问题开展立法研究,适时制定人工智能法。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

    ●2023年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破获“AI换脸”案件近 8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

    ●防范“AI换脸”诈骗,需要广大群众提高识骗防骗意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立法。
    (2)、结合上述材料,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谈谈如何有效防范“AI诈骗”问题。
  • 19、某校开展“观时政学道法”活动,下列两则时政材料体现了(    )

    人大“开门立法”,政府“开门问策”,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通过各种方式,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②公民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③公民以民主监督形式行使民主权利               ④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进一步扩大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某地创新司法实践模式,以法庭为中心创建调解人才库和特色调解组织,构建“联络到乡镇、下沉到社区、延伸到院落、融入进网格”的分层指导调解模式,组建“法官+调解员+法官助理”团队。自该地开展实践以来,诉前调解成功率达34.68%。该地司法实践(    )

    ①延伸司法职能,创新纠纷解决方式              ②汇聚合力化解矛盾,助力基层治理

    ③提升司法监督质效,增强司法权威              ④切实增强司法程序和结果的公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上一页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