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这告诉我们(     )
    A、生命来之不易 B、生命是短暂的 C、生命是可逆的 D、生命是独特的
  • 2、“父亲黑裂的手上布满了茧子,握着父亲的手,我觉得这不是一双粗糙的手,而是一双温柔的手。”这段话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
    A、好久没见到父亲的想念之情 B、希望父亲给自己更多的关心 C、理解父亲为家的付出和辛劳 D、赞赏父亲的手是能工巧匠的手
  • 3、2024年春运期间的车厢里,人们用五湖四海的方言诉说着对儿女、对父母的思念,车朝着家的方向飞驰,汇成了每一年春运流动的中国。这说明(     )
    A、浓浓的亲情能有效避免亲子冲突 B、家中有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C、家是生命的居所,凡事要顺从父母 D、家是心灵的港湾,可以消除一切负面情绪
  • 4、2024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情系教师,是因为(     )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③教师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④我们要学会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下列观点能用来劝说漫画中“宅童”的有(     )

    ①虚拟世界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让人生更丰富多彩;

    ②互联网生活很精彩,但不能只停留在虚拟世界之中;

    ③网络生活可拓展交往圈,必须在网络平台上多交友;

    ④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6、关于“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谚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能接纳自己的优点 B、要学会欣赏自己 C、我们要发掘自己的潜能,就一定能成功 D、要在为他人和社会的实践中做更好的自己
  • 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某校师生带着研学课题踏上“长征路”,开启了研学之旅。师生们拜访了“孝文化之乡”,接受了西柏坡红色基因的洗礼。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是知识科普、体验考察、励志拓展、知行合一。下列对这一活动认识正确的有(     )

    ①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

    ②是搞噱头的表现,影响了课堂教学

    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④表明学习并不局限于课堂与校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8、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于新辰放弃了读研的机会,直接奔赴专亚对日的西昌发射场,在大凉山深处一待就是十三年,圆满完成了80多颗卫星的航天发射任务。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行胜于言”四个字,以逐梦九天为己任,心怀梦想,一路前行。他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把个人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

    ②放弃更多的学习机会才能成就自己的梦想

    ③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④有梦想就一定会成功,我们要不断编织梦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有位同学在作文里写道:“初中生活像春风拂过长白山,春雨浸润松花湖,来去匆匆却很惬意而热烈,使我充满激情。”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②初中阶段是人生美好的年华

    ③初中生活很短暂,无须紧张和在乎

    ④要抓住美好时光,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0、

    材料一   2024年4月15日是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近日,由汕头市委国安办、澄海区委国安办联合制作的国家安全宣传动漫视频正式推出。视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白鹅经常用无人机摄影城市美照,并把作品上传到网络,不想却被间谍盯上。间谍佯装成资深摄影星探,邀请小白鹅拍摄军事题材作品参加国际摄影赛事,许诺巨额奖金。幸好旁人提醒,小白鹅及时悬崖勒马,避免将军事素材传给间谍,造成军事秘密泄露,危害国家安全。

    (1)如何理解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材料二   经过艰苦努力,中国人民创造了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占全球近20%的人口的奇迹,实现了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的巨变,增强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但国内耕地面积和质量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和进口,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安全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把饭碗牢牢端在我国自己手中。

    材料三   2024年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表示热烈祝贺。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习近平致“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的贺信

    值此“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之际,向各参研参建单位和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

    “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是建设海洋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你们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扬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自信自强和使命担当。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用好这一重大科技装置,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4年11月17日

    (3)我们如何牢记主席嘱托,发扬实干精神?
  • 11、

    材料一   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1)结合材料一,请你谈谈国家立法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对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的意义。

    材料二   新疆军区河尾滩边防连挺立在海拔5418米的喀喇昆仑之巅,一举刷新全军海拔最高哨所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寒极地”。这里有一群“离星星最近的兵”,这些边防战士们大多是“00后”,他们扎根生命禁区、建功最高哨卡,忠于使命、铁心戍边,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感动着亿万国人心……

    (2)有同学认为:“00后”边防战士年纪轻轻就长期在高寒的边疆站岗,这样的付出不值得。请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角度,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 12、

    材料一   2024年11月,《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致胖东来团队与广大消费者的公开信》郑重呼吁“广大企业以胖东来为楷模,将诚信经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融入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担当,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构建公平竞争、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贡献自身力量。同时,也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继续秉持诚信消费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诚信企业携手共进,共同抵制不良商业行为,为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社会信用氛围而不懈努力。

    (1)请你谈谈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材料二   2024年3月,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550件网络正能量精品脱颖而出。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正能量以其独特的方式激发着共鸣,这种力量无形却强大,它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打破了时间的壁垒,成为连接亿万心灵的桥梁。

    (2)我们如何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 13、“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深中通道建成开通。催人奋进的铿锵话语,饱含总书记对全体建设者的亲切关怀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殷切期望,唤发起真抓实干、笃行不怠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奋斗豪情,凝聚起锐意进取、担当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这启示青少年(     )

    ①树立远大理想,做新时代的筑梦人

    ②艰苦奋斗,用汗水书写青春华章

    ③付诸实际行动,就能达成人生目标

    ④投身实践,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这些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A、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B、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相同的责任 C、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D、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 15、在当今社会,一个新兴词汇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躺平式干部”,这类干部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面对工作任务表现出明显的被动应付态度,不愿主动担当,更缺乏斗志和信心。这警示我们(     )
    A、干部承担的责任来自道德规范 B、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干部也要勇于承担责任 C、干部承担了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可以放弃 D、干部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对等的
  • 16、道德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下图启示我们要(     )

    A、平等待人,不能因年龄轻视、歧视他人 B、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 C、真诚待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D、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17、大自然是活教材,在大自然中学习和创造是最好的课堂。为了让孩子们发现豌豆生长的小奥妙、体验收获的乐趣,2024年11月14日下午,汕头市金平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在蔡彩萍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活动——种豌豆。对此,同学们众说纷纭,你不赞同的观点是(     )
    A、小敏说: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劳动最光荣最幸福。 B、小云说: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作出更大的贡献。 C、小睿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发扬实干精神。 D、小峰说: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十分快乐。
  • 18、2024年10月1日,在中国政府的组织安排下,69名在黎巴嫩的中国公民及11名外籍家属从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离开,安全抵达塞浦路斯。这场经过40小时的昼夜奋战、在国庆节当天顺利完成的撤侨行动,不仅生动诠释了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彰显出祖国永远是中国人民能依靠的坚强后盾。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     )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实现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坚持和平

    ③党和政府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紧密联系高度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下列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中国共产党 C、力争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
  • 20、2024年10月12日起,国家安全部官方新媒体平台连续推出21篇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系列述评,系统介绍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工作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国家安全,更加了解、支持和参与国家安全工作。下列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B、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基础 C、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政治安全为宗旨 D、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