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以下是中学生小明对2025年全国两会做的新闻摘要,解读正确的是(     )

    新闻摘要

    解读

    国家监察委员会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背后存在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等问题,对337名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监察机关对公民的责任缺失问题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置

    检察机关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3万人,提起公诉163.1万人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积极行使监察权

    人民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人民法院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4万件,积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严格公正司法,服务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过程中,有关部门公开征询并采纳意见,完善法律框架及内容。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

    ①表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表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5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以下是内容摘录。

    ※司法守护“夕阳红”。在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明确侵权方须向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仍在工作领薪的受害方支付误工费,保障老有所为。

    ※司法守护“半边天”。审理涉平等就业、职场性骚扰等案件,依法保障妇女权益。

    ※司法守护“放心购”。依法规制“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

    上述材料说明,人民法院(     )

    A、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积极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D、行使国家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
  • 4、几位同学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活动,看到社区公示栏中展示的居委会近期工作:

    公示栏

    ¤召开居民议事会,组织居民制定《居民公约》,规范垃圾分类、宠物管理等问题。

    ¤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协助维护社区治安,联合派出所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公示上个月居委会财务收支、低保申请、救助金发放情况。

    这说明(     )

    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居委会带领居民制定法律,依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④居委会作为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一年来,北京第二期援疆医生为当地培训5000余人次,实施“情系和田”大型义诊等行动,用健康服务擦亮医疗援疆品牌,引领带动受援医院提档升级,为北京市援疆医疗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这些举措(     )
    A、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异 B、只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旨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 6、法治宣传周活动中,同学们准备以“公民依法履行义务”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
    A、退休职工王军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 B、工程师张天为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C、市民刘丽为其所开餐馆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D、居民赵峰因车辆被办案警察征用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应补偿
  • 7、中国政府网开展“我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建议”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民建议直达《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这些建言经汇总梳理后将被提交起草组参考。这有利于公民(     )

    ①参与政治生活,积极表达意愿

    ②扩大政治权利,行使言论自由

    ③推进政务公开,直接管理国家

    ④行使监督权利,激发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某同学围绕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这一学习主题,搜集了以下素材。

    ☆小明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

    ☆小明的妈妈通过“网络问政”栏目对某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小明的爸爸和妈妈分别行使的权利是(     )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社会经济权利

    ③监督权

    ④受教育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同学们选择了以下材料作为手抄报的内容:

    从出生,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到六岁,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参加工作,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由此可知,本次手抄报的主题是(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B、宪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总和 C、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D、公民增强宪法意识,加强宪法监督
  • 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宣传教育。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3年将制定法治宣传教育法列入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2024年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4年12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草案)》。这一过程体现了(     )
    A、法律、纪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完善 C、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 D、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 1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时,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合宪性审查,确保与宪法精神一致。这一做法体现了(     )
    A、行政机关负责解释宪法和法律 B、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宪法的修改 C、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12、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 13、男子跳入冰河中救起三个水儿童后默默离开,这是见义勇为、守护正义的行为。( )
  • 14、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这说明行政机关要对权力机关负责,受其监督。( )
  • 15、小明在港口看到有可疑人员偷拍军舰,立即拨打12339举报,这是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
  • 16、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先和解,再调解,最后诉讼的顺序维护合法权益。( )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由此开启。40多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将接过改革精神这根“接力棒”,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1)、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稳定,没有必要再进行改革开放了。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俯瞰神州大地,京津城际、京沪高铁、郑西客专、沪杭高铁、合蚌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等接踵开通运营,中国高铁建设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目前,我国铁路已在高原铁路建造设计技术、机车车辆装备技术、重载运输技术、运输调度技术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科技创新现状?
    (2)、要建成科技创新强国,要深入实施哪些发展战略?
    (3)、要想成为科技创新强国,中国应作出哪些努力?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国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着国家治理大局,也连接着百姓的小日子。

    材料一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及变化。

    构成

    妇女代表

    工人、农民代表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党政领导干部代表

    其他

    总数

    790

    497

    634

    969

    占比

    26.54%

    16.69%

    21.3%

    32.55%

    与十三届对比

    提高了1.64个百分点

    提高了0.99个百分点

    提高了0.73个百分点

    降低了1.38个百分点

    材料二   每年“两会”期间,“两会”代表委员们汇聚北京,共议民情。一份份议案提案,直指住房、医疗、教育等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两会”召开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方式了解“两会”的进程和内容。

    (1)、运用所学,谈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请你说明理由?
  • 20、某地创新基层民主治理,推行村民说事制度,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村民说事点,召开村民说事会,由村干部组成工作小组,每周定期与群众通过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就近“说事”。以下是某村村民说事的流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想说都能说,“说”出了痛点、难点

    遇事都要议,“议”出了和谐、稳定

    有事马上办,“办”到了群众心里

    好坏大家评,“评”出了发展路径

    A、“说”反映了公民的权利不断扩大 B、“议”彰显了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C、“办”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法治保障 D、“评”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