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后汉清官杨震,别人送黄金给他,他拒收。送礼的人说:“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认真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该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善于自律的人无需规则约束 B、遵守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的监督 C、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D、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
2、如图漫画中司机的言行告诉我们( )
①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要以礼待人,学会换位思考
③遵守规则要加强自律,敬畏规则 ④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籍贯黑龙江龙江)、王亚平(籍贯山东烟台)、叶光富(籍贯四川成都)安全顺利出舱。由此可以看出三位航天员的社会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
4、父母离异后小红随妈妈生活,妈妈下岗了,爸爸也停付了她的生活费,小红面临辍学。为此,小红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
①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通过向居委会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④申请法律援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时,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 )A、非诉讼 B、诉讼 C、调解 D、协商
-
6、202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指出,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首次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该案例警示我们( )
①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②行己有耻,尊重他人,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并自觉抵制
④英雄烈士不容亵渎,违法必受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在全国各地开展期间,公安交管部门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瓶车骑乘人员不佩城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助推养成安全习惯。这说明( )
①所有人都缺乏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②自由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③维护交通安全主要依靠法律惩戒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
8、2022年4月以来,抖音、小红书等多个社交软件逐步开放个人真实IP属地,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 一批键盘侠开始三思而后言。此举有利于( )A、加快信息传递,促进人际交往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D、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
9、下列行为体现了良好的文明礼貌素养的是( )
①与女性见面时,要主动去握手表示自己的热情
②参加音乐会时,要穿正装并提前到场,这是对演奏者的一种尊重
③请求他人谅解,要说“拜托”
④男士与女士并行进门时,应主动为女士开门并让女士先行
⑤凡是别人为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给你的帮助是多么微不足道,都应说声“谢谢”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10、法律课堂上,小美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研究。
案
例
再
现
2021年3月1日,全国首例“高空抛物罪”在江苏省溧阳市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徐某犯高空抛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
律
链
接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注:新修正案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说明徐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启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其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受到刑罚处罚 D、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 -
11、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孩子,是外公外婆的外孙;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对于“我”拥有的多重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①人的身份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②人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③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12、中学生小华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华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对此,小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正确做法( )A、忍气吞声,白认倒霉 B、辱骂李某,排解愤怒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寻求他人去打击报复
-
13、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从而保证撤离通道畅通无阻,提高撤离运行效率,这表明( )A、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遵守规则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
14、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当受到表扬,我们会感到分外高兴;当受到批评,我们又会感到十分难过。这是因为我们有
①生存、安全等方面的需要 ②自己的言行受尊重的需要
③维护自己名声、形象、荣誉的自尊需要 ④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5、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以下同学的行为不属于积极融入社会的是( )A、小乐陪爷爷看“大连皮影戏”等非遗演出 B、小美和同学一起采摘金州向应公园里的荷花 C、小于拒绝与他人来往,经常独自在家 D、小海周末在科技馆当志愿讲解员
-
1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内容节选:
第一条 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五十六条 公民个人和家庭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培养形成科学健康、物尽其用、杜绝浪费的良好习惯。
第六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环节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完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检验制度。
第七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结合材料一,谈谈如何发挥法治力量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材料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第八章也对粮食节约进行了专章规定,要求全社会推进粮食节约工作。
(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粮食节约方面,如何让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的粮食安全信息”“单位、个人有权对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本法的行为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投诉、 举报”。
(3)结合材料三,谈谈为保障粮食安全,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
17、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某中学九 (1) 班开展“追求民主价值”主题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一 以下是学生小南及其家人的生活片段:
序号
生活片段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示例
爸爸在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大会上投出神圣的一票
民主选举
1
小南拨打市长热线投诉“无证车辆非法运营”行为
①
2
妈妈参加本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立法听证会
②
材料二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讨论探究、案例分析、模拟提案等活动,积累了民主生活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要想建设一个成熟稳定的民主社会,就必须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表格中①②所对应的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并分别说明这两种形式的意义。(2)、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公民应该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校九年级小新同学搜集的有关创新的素材。
材料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材料二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中秋晚会,充分利用了人工智能等现代媒体技术,如,超高清人工智能新技术、360°全景舞台、AI技术加持等,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观众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未来世界。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小新阅读材料后感慨地说:“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结合上述材料,对小新这一说法进行简要评析。 -
19、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注“高空抛物”、疫苗管理法体现了药品食品领域“四个最严”……70多年来,我国立法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向民生细微处覆盖。这是因为( )
①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每个国家机关共同发挥作用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④法治有利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2024年6月1日,《佛山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开始施行,这是立法法修改后,广东省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基层治理”领域制定的首部地方性法规。这说明( )A、佛山市人民代表大会领导立法、科学执法 B、佛山市立足实际,推动矛盾纠纷解决法治化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佛山市通过立法彻底解决了矛盾纠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