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项目
数据
比上年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
260582亿元
5.2%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6796元
9.0%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18元
6.1%
①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②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④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从浦东开发到海南自贸港建设,这些举措共同体现了( )A、我国已实现共同富裕 B、国家通过重大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C、城市发展完全依赖外资 D、计划经济体制的回归
-
3、党和政府强调“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这启示我们( )A、只重视经济增长 B、只关注收入公平 C、坚持发展与共享相统一 D、否定市场竞争
-
4、云南某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咖啡种植,户均年收入增加3.5万元。这说明( )A、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的唯一形式 B、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D、农业已成为最赚钱的产业
-
5、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某校绘制以“中国改革开放”为主题的展板,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是( )
①1949年新中国成立,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②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③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了第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④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下列选项与漫画《同富不同路》的主旨最贴切的是( )
A、改革开放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B、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C、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采用一切方法和途径去创造社会财富 D、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
7、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已同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通过共建“一带一路”,马尔代夫共和国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黑山共和国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一带一路”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这表明我国( )
①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 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③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④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8、【科技变革智启未来】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产业之一,低空经济成为火热赛道。低空经济在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同学们纷纷参与到“探秘低空经济”的微项目学习活动中。
【探秘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在风光游览、快递配送、医疗救护等民生领域以广泛运用; 可以优化交通运输方式,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低空经济”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的巨大潜能,将成为国民经济增长新引擎。
为深入洞察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趋势,剖析未来发展瓶颈,同学小李与专家展开对话,积极探寻突破路径。
(1)、请结合对话内容及所学知 识,谈一谈你认为“要想打造高质量的低空经济体系”,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2)、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其在校园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请你再创设一个低空智能在校园的应用场景,完善表格内容。(从“应用场景”、“创设意图”、“注意事项”三个角度作答)应用场景
创设意图
注意事项
无人机
校园安全巡逻
提高校园巡逻效率, 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
无人机巡逻中要注重隐私保护, 无人机使用要遵守法律法规。
-
9、【乡村振兴促发展深化改革绘新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中央一号文件,谈谈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2)、某校九年级的学生在调查乡村振兴过程中发现下列问题。下表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忙出谋划策,将报告补充完整。问题1:人才缺失,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农村
措施:
问题2:村里设置了垃圾桶,垃圾依然随便丢
措施:
-
10、
【高扬改革风帆绘就复兴画卷】
2025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7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某校九年级准备召开以“感悟47年巨变”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老师用一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谈一谈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讲到: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2)请同学们根据新年贺词的精神,给2050年的自己写封信,表达对自身成长及国家发展的期望。(要求:情感真挚,观点明确,不少于50字。)
-
11、2025年4月20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活动主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下列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保护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唯一手段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劳动、保护创新
③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就能杜绝侵权行为的发生
④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
12、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始发组网卫星、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我国制定这一份时间表的底气在于( )
①世界科技强国已经建成 ②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
③我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④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13、“我们在聊什么,就会刷到与它相关的网页、视频推荐、购买链接”,大数据时代,不被算法“精准投喂”,陷入信息茧房。为整治由此引发的“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部署“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分析路径正确的有( )
①只接触符合自己立场的信息→认知偏见→影响社会和谐
②阻碍知识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缺乏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③完善隐私保护打击诱导沉迷→隐私泄露→保护信息安全
④建立公正多样化的算法策略→算法向善→打破信息茧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一番话,充满着对劳动者的敬意,更揭示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这启发我们中学生要( )A、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科技水平 B、培养劳动习惯,努力提高创新能力 C、向大国工匠致敬,只用苦读圣贤书 D、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放弃文化学习
-
1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系统阐述了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全面部署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任务。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共享发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深化改革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重大
④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2025年开年以来,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政策持续加力。中央财政已预下达资金810亿元,作为消费补贴。消费者购买手机,汽车等产品,即可享受这些真金白银的消费补贴。这有利于( )
①老百姓的所有生活难题得到改善
②传承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③弘扬重民本理念,站稳人民立场
④滋养心灵,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晒出过去一年成绩单。从中可知( )
A、我国经济稳步向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正视发展中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C、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D、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
18、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小海所在班级开展以“辉煌45载,共筑特区梦”为主题的手抄报评选活动。以下作品可以入选的是( )
A、作品一、作品二 B、作品一、作品三 C、作品二、作品四 D、作品三、作品四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一些问题。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
【网络是把双刃剑】
材料一 自2014年3月起,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地相关政府网站,开展了网民建言征集活动。每年中国政府网都会汇总精选有代表性的建言,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
(1)根据材料一划线部分说明网络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材料二 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上,共青团中央发布相关报告: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96亿人,普及率97.3%,92%用互联网学习,58.6%常网上聊天。与往年比,未成年网民网上消费更频繁、玩小游戏人数增多,互联网成重要社交手段。但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问题凸显,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刘文萍指出,青少年长期沉溺网络或致机能、身体素质下降。
(2)请运用网络相关知识分析,青少年防止沉迷网络应该怎么做?材料三 在网络时代,有的人有意无意地歪曲事实,散播谣言,误导大众;有的人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任,恶意攻击他人,侵害他人利益。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聚焦民生热点,审议通过了多项惠民政策。某校积极响应号召,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开展“两会精神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培养中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