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500多亩稻田的施肥作业,30个工人需要工作一周,用无人机两天就能完成,不仅效率高,还将肥料均匀地撒向每一垄水稻。农业机械在降低农民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这说明( )
①创新让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②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
③人工智能将取代农民劳动
④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天下之事,非新无以为进。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字频现:新质生产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能源体系……从改革和创新的关系角度,向“新”而行是因为( )A、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B、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C、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D、改革创新推动中国富强
-
3、从移动支付普及到智能家电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在线教育便捷高效到智慧医疗提升服务水平……这说明( )
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人人皆可创新
③创新来源于生活
④创新改变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4、石家庄扎实推进“老年助餐服务”、“15分钟医保服务圈”、“口袋公园提供居民休闲”等民生项目。这启示我们,增强人们的幸福感,需要( )
①满足人们的一切利益需求
②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③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④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5、我国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新建改扩建1000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重点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这能够( )A、彻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 C、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D、实现同步富裕
-
6、国家电网公司“以电代煤”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智能电网”开启无燃煤的绿色时代,实现“水”“火”互济、“风”“光”互补,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国家电网这样做( )
①顺应了高速发展的需要
②符合绿色的新发展理念
③体现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转变了能源的发展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7、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措施。这彰显了党中央( )A、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B、打赢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念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D、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心
-
8、工人靠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农民用勤劳和汗水耕耘美好日子,企业管理者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一幅幅场景让你感悟到( )
①中国人民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动性空前高涨
②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成为社会共识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④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以下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
2025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实施,肿瘤、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领域的91种药品新增纳入目录。
A、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B、扎实推动民生发展 C、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D、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
10、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这些成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A、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B、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C、确立了更为明确的奋斗目标 D、创造了更为良好的国际环境
-
11、关注时政新闻,培育家国情怀。从以下新闻,你推断我国在( )
2025年河北省营商环境改革的核心,是围绕“市场、政务、产业、法治、信用”五大环境展开系统攻坚,旨在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支持。
中国搭台,世界合唱。2025年服贸会吸引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不断扩大的“朋友圈”,对外开放的“强磁场”,再次证明,开放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A、坚持改革开放 B、创新驱动发展 C、追求民主价值 D、建设美丽中国 -
12、某校开展“讲述宪法故事”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故事一 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起草之时,在章节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章放在了“国家机构”一章之前,并扩大了权利保护范围。
故事二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宣誓制度写入宪法。宪法增加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内容。
故事三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其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结合上述宪法故事,运用所学,谈谈你对宪法的认识。
-
13、地铁车厢内,一名男子嫌弃邻座乘客穿的工作服沾满灰尘,多次对其辱骂。旁边女乘客挺身而出,进行制止并表示:“你要是不愿跟他坐,就别坐这儿了,我愿意跟他挨着。”随后,女乘客又轻声安抚被辱骂的乘客。对女乘客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守护社会公共利益
②采用仲裁的方式,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④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随着“露营热”的兴起,依法露营、规范露营、文明露营已成为迫切的社会需求。北京市发布了《帐篷露营地设施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对于该《规范》的实施,市民们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王:“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②小南:“该《规范》不合理,不必遵守。”
③小波:“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④小陈:“露营是我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以下是中学生小明对2025年全国两会做的新闻摘要,解读正确的是( )
新闻摘要
解读
①
国家监察委员会严肃追究安全事故背后存在的责任缺失、监管缺位等问题,对337名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监察机关对公民的责任缺失问题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置
②
检察机关全年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75.3万人,提起公诉163.1万人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积极行使监察权
③
人民政协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社会服务,开展视察、考察、调研活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
人民法院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4万件,积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严格公正司法,服务创新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过程中,有关部门公开征询并采纳意见,完善法律框架及内容。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 )
①表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表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④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5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工作报告,以下是内容摘录。
※司法守护“夕阳红”。在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明确侵权方须向已达法定退休年龄仍在工作领薪的受害方支付误工费,保障老有所为。
※司法守护“半边天”。审理涉平等就业、职场性骚扰等案件,依法保障妇女权益。
※司法守护“放心购”。依法规制“职业闭店人”、“职业背债人”等乱象,维护市场秩序。
上述材料说明,人民法院( )
A、坚持司法为民,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积极行使检察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C、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干涉 D、行使国家监察职能,依法开展廉政建设 -
18、几位同学参加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活动,看到社区公示栏中展示的居委会近期工作:
公示栏
¤召开居民议事会,组织居民制定《居民公约》,规范垃圾分类、宠物管理等问题。
¤组建“治安志愿者”队伍,协助维护社区治安,联合派出所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公示上个月居委会财务收支、低保申请、救助金发放情况。
这说明( )
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③居委会带领居民制定法律,依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④居委会作为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一年来,北京第二期援疆医生为当地培训5000余人次,实施“情系和田”大型义诊等行动,用健康服务擦亮医疗援疆品牌,引领带动受援医院提档升级,为北京市援疆医疗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这些举措( )A、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异 B、只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C、旨在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D、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
20、法治宣传周活动中,同学们准备以“公民依法履行义务”为主题,拍摄一组微视频。以下素材与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 )A、退休职工王军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 B、工程师张天为自己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 C、市民刘丽为其所开餐馆向国家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D、居民赵峰因车辆被办案警察征用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应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