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年级10班,要举办以政治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班级板报,这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

    (1)如果你负责这一板块,你认为图1和图2共同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推进人民满意政府建设:推行信息公开,限时回复公众的网上咨询、投诉;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节省群众办事时间,“异地办”渐成常态,身份证可异地办理,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

    (2)结合图1和材料二,从人民与政府关系的角度分析政府这样做的依据有哪些?

    材料三   反诈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2024年度法治人物、福建省泉州市反诈骗中心主任陈焕林就是一名冲锋在反诈最前线的战士。扎根刑事侦查、打击电诈犯罪一线28年的陈焕林,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曾经,他深入虎穴与持枪犯罪分子周旋,在危险重重的边境地区开展抓捕;曾经,他参与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显著战绩。长期耕耘在刑侦反诈一线,陈焕林深知要达到“天下无诈”,需要凝聚全社会共识。因此,他将全市反诈防骗宣传作为重要工作全面铺开,调动各县市区30多个部门及相关机构,形成“公安机关打击、全民宣传防范”的浓厚氛围。

    (3)中学生小明了解了陈焕林的事迹后,感叹道,要想实现“天下无诈”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请你结合所学,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分析小明观点的合理性。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不断涌现:天宫、蛟龙、墨子、悟空、天眼……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创新展示出中国的发展后劲。

    2024年,创新驱动指数比2023年增长13.2%,彰显了我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在资金保障方面,研发经费支出稳步增加,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弹药”;在人才支撑层面,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技术突破提供智力保障;在成果质量上,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的稳步增长,标志着我国创新从“数量积累”向“质量跃升”的转变,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在主体培育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的不断扩容,加速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创新驱动已深度融入产业发展肌理,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让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1)、我国科技从“跟跑”到部分“领跑”,得益于国家实施的哪些战略?
    (2)、结合材料画线部分,谈谈上述这些举措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3)、结合材料,谈谈这为我们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提供了哪些具体可行的经验?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40多年来记录下中华民族壮美的复兴史诗。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义务教育体系、最大规模的基本医疗保障网、最大的高速公路网……耀眼的成绩映照着中国的蒸蒸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发展为世界贡献力量;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开放的中国自信从容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材料二   新的时代不仅有新的成就,也有新的挑战:我国还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为民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消费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推进政务公开、更好地服务于民;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激发经济主体的活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经济竞争力。亿万中国人民心中激荡着共同的心声: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
    (2)、画线句子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怎样的初衷?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要“再出发”?
    (4)、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关于改革开放怎样的认识?
  • 4、中学生小林发现超市售卖过期食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由此可以看出小林(     )

    ①具有强烈的民主和法治意识       

    ②承担了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

    ③多管闲事,不利于社会和谐       

    ④严格执法,是法治的捍卫者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 5、将人民纯粹炙热的爱国情写入法律,凝聚起立法的“最大公约数”,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回答下列小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初次审议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一条条“原汁原味”的建议直达人民代表大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1)、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进程,可以看出(     )

    ①我国实行良法之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③我国已经形成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爱国主义教育法》对爱国主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意义非凡。该法对利用红色资源、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具体规定。这表明(     )
    A、要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B、法治与德治可以相互取代 C、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D、法治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 6、某市政府推行“阳光执法”,公开执法流程和结果。这一举措有利于(     )

    ①建设法治政府       

    ②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③促进司法公正       

    ④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7、河北邱县坚持以小切口为突破点,抓好审批改革各项工作,提前告知企业服务指南,压缩办理时限,精简办事材料,让企业由“多头跑”变“一次跑”。该举措体现了(     )
    A、政府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规定 B、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邱县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D、该地积极维护社会治安
  • 8、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截至2024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近27900条。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设立,你不认同的是(     )
    A、表明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 B、促进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C、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D、致力于使得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之所以选择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

    ①意味着依法治理          

    ②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要求实行善治             

    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0、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再到“协商议事室”,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基层民主治理形式不断创新。这些创新尝试(     )

    ①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诠释了人民民主的真谛

    ③保证了人民意愿的充分表达       

    ④增强了基层民主的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某市召开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参会的消费者代表、专家学者等对价格调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召开听证会(     )

    ①健全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②保障了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③确保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④使人民利益得以充分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某社区组织居民投票选举新一届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认真了解候选人情况后参与投票。这一活动(     )

    ①反映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②体现公民有强烈的民主意识

    ③体现公民广泛享有民主权利       

    ④要求公民以理性的态度参与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13、小王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某造纸厂违规排放污水的问题,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工作并对相关企业从严处罚。这体现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 C、民主决策 D、民主监督
  • 14、某社区推行“四议两公开一审核”的研究讨论机制,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让广大群众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成功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归属”的社区治理。这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是(     )
    A、选举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新型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协商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15、某市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城市更新条例”的过程中,通过线上问卷、社区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并根据建议对草案作出百余处修改。这一过程(     )
    A、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 B、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C、彰显了选举民主的独特优势 D、表明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 16、据统计,河北省2024年通过各级网络问政平台问需、问难、问计、问政的网民共33万余人次,问政留言办结32.4万余条,办结率97.39%,满意率90%。你从中可以感受到(     )

    ①网络经济的发展       

    ②政治制度的确立       

    ③公民权利的保障       

    ④民主政治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依靠自主研发,陶瓷新材料成为手机、汽车等产品的重要元件;在攻克多个难题后,我国成功研制“手撕钢”,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些案例告诉我们(     )

    ①制度创新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②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③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河北省第3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邯郸举行。涵盖工程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等领域291项作品脱颖而出。作为参赛者应该具有(     )

    ①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自信       

    ②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

    ③质疑一切的批判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9、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是因为教育(     )

    ①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④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向科学进军”到“迎来创新的春天”,从“占有一席之地”到“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③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