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25年1月,赵某某为提高个人社交账号关注度,在某影院盗录热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并将盗版资源上传至网络平台传播,导致影片在未授权情况下被大量转发,严重损害了版权方的合法权益。当地辖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法对赵某某进行立案调查。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①权利行使有边界,追求流量不能以侵害他人权益为代价
②诚信无价,要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美德
③权利义务相统一,侵犯知识产权定受刑罚处罚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回答问题。(1)、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 )
①谨言慎行,不恶语伤人 ②态度谦和,不表达观点
③文明有礼,不粗言秽语 ④回避矛盾,不主动沟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一些学生喜欢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张嘴闭嘴的“酱紫”,可能会以为“这”的声母就是“j”。同样,网络语言中大量的错字、别字和有语法错误的短语、句子也会干扰学生的言语习惯。引导学生正确表达,合理的做法是( )①禁止使用网络语言,回归传统
②辨别网络语言词义,去粗取精
③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取其精华
④营造良好语言环境,规范表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2025年年初,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教育领域竞相拥抱这一“新宠”,但同时社会上对于AI是学生的帮手还是对手产生了争议。据此,某中学围绕“AI工具对学生的利与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其中正反双方主要观点如下:
正方:AI工具对学生的利大于弊
VS
反方:AI工具对学生的弊大于利
下列选项可以支持正方观点的有( )
①AI可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训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②AI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减轻了教师工作负担
③AI信息的真伪性,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
④AI可能会导致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从而丧失思考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4、小曦上网想要查找学习资料,却被购物广告打了岔;点开购物广告,目光又停留在弹出的旅游画面上……两个小时之后,小曦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本是要查找学习资料的。这一事例启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 )A、需要非常谨慎,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B、应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 C、应学会辨析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 D、要完善自我,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
5、2025年2月,一则“14岁少年放学路上扶正红绿灯”的短视频被千万网友点赞。杭州交警赶到学校找到这位少年,为他送去感谢信和“限定款”小礼物。这位少年,就是潘奕辰。下列对潘奕辰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①自尊自信自强 ②社会责任感强
③机智勇敢坚强 ④主动关心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给青年志愿者群体回信,肯定青年志愿者行动及其倡导的志愿精神,勉励广大青年弘扬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面对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我们要( )
①关注社会变化发展,培养亲社会行为
②努力学习,追求自我价值
③正确认识自己,不断增强自控力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下图是楚楚同学在学习“走进社会生活”时设计的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导图说明( )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从发放育儿补贴到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多项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不少消费者反映近期网购的奶粉、纸尿裤和辅食等母婴产品价格较之前上浮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这导致部分补贴金额实质上被抵消。
(1)、请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商家面对育儿补贴政策选择随意提高价格的理解?(2)、请列举两个与诚信相关的例子。(3)、青少年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两章,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侵害问题,包括监护人监护不力、学生欺凌、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
材料二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我们需要学会依法办事,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与法律同行。
(1)、网络保护有什么作用?(2)、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学会依法办事,我们需要如何做?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可办理业务、享受文化盛宴;也促进了人际交往和社会发展。但同时,网络上也存在虚假信息、谣言等不良现象。
(1)、网络的积极影响有哪些?(2)、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精神生产活动等,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从马车到飞机,从烽火狼烟到智能手机,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1)、社会生活的特点有哪些?(2)、社会生活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
12、【网络空间自由有限】
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如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不良信息,网络信谣传谣更为普遍。网络无限,自由有界。
(1)、请你说说网络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便利。(2)、青少年如何成为网络生活的主人? -
13、2024年12月12日,“以信引质向新而行”———2024企业诚信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大会聚焦企业诚信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对我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有深远推动作用。这说明( )A、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B、讲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谎 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D、诚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
14、名言警句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美德,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选项
名言警句
解读
A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创造伟大
C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集体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D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A、A B、B C、C D、D -
15、许衡与友人外出,因天气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解道:“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教育我们( )A、外在的约束比内心的自觉更重要 B、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 C、遵守规则只能靠他人提醒、监督 D、社会规则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
16、下列关于公共秩序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公共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④维护公共秩序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跟朋友的约定,总是说到做到;答应老师的事情,总是遵守承诺;捡到他人遗失物,总是拾金不昧”,这是评选“班级之星”调研时同学们对小艺的评价。下列“班级之星”适合小艺的是( )A、文明之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学习之星——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C、诚信之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D、劳动之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
18、对下列两幅图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发展促进每个人健康成长 B、个人能从社会中获得经济来源 C、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D、我们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
-
19、课间,有同学在交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室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维架构的新型电子皮肤系统,也有同学在讨论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的内容。这表明( )A、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是一成不变的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社会发展
-
20、拿出手机或者IC卡扫码或者刷卡登陆,投放相应的垃圾自动称重结算。这种被称为“垃圾银行”的智能回收箱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垃圾分类迎来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再到“我会分”的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个人行为没必要,环保行动靠国家 B、社会要发展进步,只有靠个人行动 C、个人行动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 D、社会发展靠个人,个人发展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