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千里归途,向着一处团圆。”歌手毛不易携手湖南会同粟裕希望小学田野诗班的孩子们唱出了异乡人归家的期盼。这说明家是( )
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②我们物质生活的保障
③一座有生活气息的房子 ④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
八年级(3)班同学以“劳动成就人生”为主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请你来参与。
【感悟劳动之美】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劳动的民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后退原来是向前”。劳动创造美好,奋斗铸就辉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享你对劳动的感悟。【奋斗创造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2)祖国的建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一句关于报效祖国的古语。【践行劳动之道】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和个性发展的途径,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
(3)你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你将通过哪些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学生小凡和小凯正在查阅班级组织的“学农”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本次活动安排丰富多彩,既有下田插秧、泥塘捉鱼,又需要学生自己洗衣、铺床、做饭等。
小凯说:“班级组织的‘学农’活动丰富多彩,累是累,但可以学到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小凯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年,吴恒忠的儿子因车祸不幸去世,留下了近20万元的债务。吴恒忠含泪向债主承诺:“请你们放心,我一定想办法把儿子欠的债还清,决不赖账。”为了还债,他将52亩撂荒地开垦出来。只要有了一点儿积蓄,他就拿去还债。一位债主不忍心看到他如此辛苦,曾多次主动说不要他还钱了,吴恒忠却说:“借了钱就一定要还!”到2013年,吴恒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儿子还清了债务。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当地老百姓这样赞扬吴恒忠:“诚信老爹吴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吴恒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1)吴恒忠为什么获得大家的好评?材料二 小赵回家时发现邻居家大门敞开,一群人在忙前忙后地搬运家具、电器,但没有看到邻居本人。于是小赵留了心眼,在自家门后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并记下了搬运卡车的车牌号。后来证实,那是一伙窃贼,警方通过小赵提供的照片、车牌号抓住了窃贼。
(2)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幅漫画表示的涵义(2)、结合漫画和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
6、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初步核算,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1%;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2%……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看到这些数据后,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其中恰当的是( )A、伟大成就世界瞩目,中华儿女倍感自豪 B、复兴道路毫无风险,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C、中国发展势不可挡,经济总量稳居第一 D、强国目标轻松实现,综合国力世界最强
-
7、八年级(2)班准备举行演讲比赛,小涵搜集了“外来物种入侵”“反间谍法”“18亿亩耕地红线”“现代军事战略力量体系”等资料为演讲做准备。据此推测,小涵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维护公共场所的秩序 B、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C、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D、做文明有礼的公民
-
8、“能文能武”的李延年,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做隐姓埋名人”的黄旭华,为国家利益一辈子“深潜”钻研核潜艇……功勋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A、要顾全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B、为了国家利益,要放弃全部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 D、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9、一把小商贩的大伞撑起了人间温暖,一群躲雨的陌生人像一家人一样有说有笑,此画面被网友称为最温馨的“全家福”。“全家福”温馨在( )
A、遵守规则,增进信任 B、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C、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D、尊重他人,消除隔阂 -
10、2024年4月18日,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基层民警商朝阳上榜。商朝阳义务寻亲16年,帮助254户家庭重获团圆。他日常揣着两部手机,一部用来回复源源不断的求助信息,另一部用来拨打电话,核实、联络、找线索……这体现了他( )A、服务奉献社会,放弃个人利益 B、勇于承担责任,书写生命价值 C、付出时间精力,获得对等回报 D、积累公益时长,获得物质奖励
-
11、因为听信某艺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报得越多优惠越大”的宣传,赵某给孩子一次性报了160节兴趣课程,可还没上够10节课,该机构却突然停课了。对此,你给赵某的合理建议有( )
①联系机构负责人,不择手段追回损失
②保存证据,拨打110,向警方寻求帮助
③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去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学习了法律知识后,同学们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分享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未成年人吸烟、饮酒、多次旷课、逃学等属于不良行为
②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一定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轻微,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当你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或因你的言行妨碍、影响或伤害了对方,最简单的礼貌用语就是“对不起”。一声“对不起”既表示了你对自己行为的歉意又表达了自己希望对方谅解的心情。反之,连一句“对不起”都不说,争端就会因此而起。这启示我们( )A、只要学会尊重,就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 B、尊重能减少摩擦,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C、尊重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做到诚实守信 D、具备内在修养的人不会与别人发生争端
-
14、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对材料中“价值认同”认识正确的有( )
①遵守社会规则能体现社会文明
②我们要发自内心地去敬畏规则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人们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领域在内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达11524.81亿元,以网络视听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存续企业共有66万余家。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D、网络有陷阱,扰乱了正常生活
-
16、本学期,八年级学生小章经历了很多“大事”,下表是他的日记节选:
10 月 1 日
国庆节,妈妈带我去市场买菜,市场蔬菜种类繁多,令我眼花缭乱,我很兴奋。
10 月 15 日
免费日当天,我们走进故宫,听故事、看建筑,聆听历史,感受灿烂文化。
12 月16日
在电视上看到我国航天纪实报道,我感到无比骄傲。
小章的日记让我们体会到( )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了解
②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滋养
③社会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条件,社会比校园更精彩
④走出家门是了解社会的唯一途径,实践活动多多益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清明节期间,陈某因使用明火祭祀,过失引发火灾。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查明火灾原因后发现陈某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但应当根据 给予陈某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周永康等120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立案侦查,对105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
材料二 “熊孩子”因多次放火获刑;滥用真人表情包涉嫌侵权;在朋友圈骂人侵权;依法严厉惩处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言行等新闻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些事件依法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理,让百姓拍手称快。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参照示例,在右边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
依法治国新举措
依法治国的方针
执法者要“站稳脚跟,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①
2016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
②
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
③
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
④
(2)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三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亚迪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其拥有11大研究院,9万多名工程师,目前累计专利已超4.8万项;陆续推出王朝系列车型,采用了秦、汉、唐、宋、元等小篆字设计车标,颇受消费者青睐。
(3)请你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将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19、有同学认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请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析。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1)、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提高民主意识,参与民主生活?(2)、运用“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