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 2、

    【走进法治天地】

    七(2)班第三小组围绕“生活在法治社会”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加。

    【项目一学习民法典】小组学习中,同学们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答4个即可。

    【项目二学习法律】

    ●据报道,台州公安网安部门全面摧毁了以刷单控评引流的“网络水军”犯罪团伙产业链。该团伙1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以非法经营罪被分别判刑,冻结涉案资产超5000万元,实现了对软件开发、平台运营、营销拓展的全链条打击,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某社区居民因小区停车位分配问题产生纠纷,即将发生冲突。社区工作人员及时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调解,最终化解矛盾。

    ●我国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结合上述材料,请你总结一下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法条是对中小学生自由的限制 B、该法条能杜绝中小学生不良行为 C、该法条有利于我们树立规则意识 D、该法条能帮助我们学习书本知识
  • 4、“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这启示我们(     )
    A、要善于保护自己,尽量少跟异性同学交往 B、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C、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男女同学之间不应该交往 D、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
  • 5、下图小刚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合理宣泄 B、放松训练 C、改变认知评价 D、转移注意力
  • 6、我国历史上“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都是捍卫人格尊严的典范。这启示我们(     )
    A、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 B、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C、真正的自尊,来自个人努力拼搏,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 D、真正的自尊,来自个人倔强的性格,要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底线
  • 7、某同学在浏览一则新闻时感到非常愤怒,该则新闻最有可能是(     )
    A、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B、2019年5月16日,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去世,享年102岁 C、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顺利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了月背旅行 D、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上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
  • 8、一位名人说:“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这说明(     )
    A、自尊只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自己 B、自我承认比社会承认更重要 C、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世上最高尚的东西也只有自己配享受 D、自尊要做到尊重自己,爱护自己
  • 9、下列诗词名句与其传递的情绪表达一致的是(       )

    选项

    诗词名句

    情绪表达

    A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A、A B、B C、C D、D
  • 10、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护航之路,双向奔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呵护,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溯源】

    ◎从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看,中小学阶段要明显高于大学阶段。

    ◎某区五所中小学的两组调查数据:

    遭遇欺凌后,你会如何处理?遭遇欺凌后,你是否会考虑法律援助?

    【护航一】

    【护航二】

    某校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常抓不懈。近日,针对当地的气象特点,学校提醒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大风、雷暴天气来临时的安全常识,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部分内容:

    雷暴天气不在大树下避雨、不接打手机。

    ★……

    (1)、根据材料,分析校园欺凌事件在中小学阶段更容易发生的原因。
    (2)、在漫画一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从青少年自身角度谈谈我们应如何回应两幅漫画中的护航行动。
    (4)、请联系生活实际,再补充两条安全常识。
  • 11、浙江省多所学校在校内开设“模拟法庭”,同学们通过扮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完整地模拟了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庄严的庭审过程,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庄严。该举措有利于(   )

    ①引导学生学法知法守法    ②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实践

    ③青少年依法行使监察权    ④加强青少年的司法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下侧漫画给我们的警示主要有(   )

    ①公民的一切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公民人身自由不能被非法剥夺

    ③公民要养成尊法执法的好习惯

    ④公民要有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2023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网络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遵守以下规定:严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对容易导致沉迷的、存在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内容的游戏,应禁止未成年人登录。该办法出台(   )

    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护航

    ②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

    ④净化了网络环境,保证未成年人不再沉迷网络游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2023年4月,某市卫健委、教育局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包括开展学生睡眠监测、统筹作息时间等。这一举措旨在(   )

    ①彻底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    ②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

    ③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的施行(   )

    ①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保护

    ②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高度重视

    ③有利于营造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④能杜绝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受到不法分子侵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6、有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未成年人可以高枕无忧。
  • 17、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而政府在未成年保护工作中则承担着主体责任。
  • 18、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案件不公开审理体现了政府保护。
  • 19、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某班同学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1)、【庭审案例】

    赵某迷上烧钱的网络游戏,游戏中常情绪失控肆意辱骂他人。后来在游戏厅结识了李某,并与之结伴多次拦路抢劫,最终被警方抓获。

    请运用“合理利用网络”的知识评析赵某的行为。
    (2)、【庭审布置】

    在根据案件性质布置模拟法庭现场时,同学们有了争议……

    民事法庭刑事法庭法律链接及判决书
    上述案件适合在上图哪个法庭审理?请你联系法律链接说明理由。假如由你担任主审法官,你会如何续写该案的判决书?(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包括法律依据和处罚结果。)
    (3)、【活动感悟】

    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类活动很有意义⋯⋯

    综合上述资料,说说此类活动的意义。
  • 20、穿法袍,握法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件事实

    审判结果

       王某、张某、冯某是同学,均是未成年人。他们曾经因为琐事发生过矛盾。几天后,王某、张某等4人在校园内强行向冯某索要1500元,但因冯某说要报警作罢。不久后,王某、张某等 4 人国住冯某,将其殴打致伤,还拿走其 2000多元的财物。事后,冯某的家长果断选择了报警。

       根据刑法规定,

    判处王某、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判处其他2人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1)、针对本案,有同学认为“将人打伤、拿走2000元财物的行为只是违纪行为,这样处罚是小题大做”。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根据材料说明理由。
    (2)、请你谈一谈该案件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