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片区联考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辛锐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思想品德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孙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七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微山韩庄第二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模拟政治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垦利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2016届山东曹县二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政治试卷
- 鲁教版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鲁教版思品七下第七单元第16课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同步练习
-
1、从帮父母干农活的放牛娃到心怀梦想的大学生,从教书育人的大学教授到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在多重角色中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桂海潮的上述成长历程体现了( )
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首先要对他人负责
③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④我们的角色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中学生小阳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人在偷乘客的钱包。小阳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假装肚子疼请求司机将他送往附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司机以送小阳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小阳的行为启示我们,面对违法犯罪行为( )A、要学会随遇而安,听之任之 B、要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C、要善用法律,学会依法维权 D、要讲究策略、技巧,以智取胜
-
3、退出共享单车会员,押金难以要回;商店倒闭关门,充值卡退款无门;团购订单后,进店消费却被要求额外加钱……面对上述侵权现象,我们应该( )A、围堵涉事商家,表达自身诉求 B、求助法律机构,维护合法权益 C、政府门前静坐,寻求法律救济 D、学会宽容理解,不必费力交涉
-
4、李某与朋友一起喝了酒后,驾驶小汽车回家,行驶至中心城区路段时,被交警查获。交警在现场对李某进行酒精检测,结果测出其体内酒精含量超标。后来,李某被依法行政拘留。李某的行为( )A、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C、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 D、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
5、楼上的人在高声唱歌,吵得楼下的邻居不得安宁。邻居提醒他小点声音,他却说:“我有唱歌的自由,你们管得着吗?”对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公民有唱歌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干涉 B、唱歌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C、唱歌影响他人学习、休息,应坚决取缔 D、唱歌是随心所欲地行使权利的具体表现
-
6、2024年11月1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对此,你认为以下内容按逻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科学合理使用手机
②有关部门出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相关规定
③学生提升媒介素养,做网络的主人
④学生过度依赖网络,影响学习生活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
7、某中学为学生介绍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如下),意在教育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要做到( )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节选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A、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B、增强自制力,学会“信息节食” C、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D、利用互联网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
8、有人说:“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是不真实的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C、网络是把双刃剑 D、网络能够改变世界
-
9、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A、互联网助力我国科技的发展 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网络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
10、在“我与社会”议题学习时,老师展示了右图,让同学们对此进行讨论。下列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有( )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③社会离不开个人,但个人可以脱离社会
④在社会中,我们与很多人产生各种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1、每到假期,人们就纷纷走出家门,领略祖国的秀丽山水,体验民俗文化,投入运动健身,尝试新的娱乐体验……人们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欢度假期,尽享大好时光。通过这些假期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②劳动成就人们的美好梦想
③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④人们的智力水平显著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国家法制宣传日。据此,某校八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强法治素养,做守法公民”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
【案例分析】3月22日,某地警方发布警情通报:近日,在安庆开往合肥南的G8324次列车上,无座乘客李某霸占女乘客的二等座,拒绝让座。经过列车长多次劝说无效后,乘警三次警告无效后强制将其带离,最终李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1)请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角度,分析材料中警方这样做的理由。【行动指南】小明、小亮和小海在公交站等车。突然,一个男青年持刀抢了一个阿姨的皮包,并狂奔离去。见此情景,三人的做法各有不同:小明心想,和他没什么关系,于是他假装没听见。小亮心想,见义勇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大喊一声后便冲了上去。小海一边大喊“抓小偷!”,一边跑向附近治安岗亭找人帮忙。
(2)你认为三名同学中,谁的做法更可取?为什么?【警钟长鸣】8月12日,202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座谈会在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贵定监狱)召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呈现新特征,未成年罪犯的教育改造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社会更加关心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以“预防”和“守法”为关键词写一段寄语,告诫同学们要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卓越工程师”万步炎是我国“海牛”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在参加工作时,毅然放弃了钻研7年的专业方向,拒绝日方研究所的高薪挽留,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祖国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挂在万步炎实验室“海牛楼”入口处的标语。为了自主研发深海钻探设备,他带领团队从零出发,自学各种相关知识,反复实验,终于打造出了海牛二号,取得了150多项国家专利,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深记录,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国家卓越工程师们生动体现了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等崇尚追求和宝贵精神。
(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理解。(2)、请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以具体行动向榜样人物学习。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4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55个集体和1088名个人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1034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党和国家为什么要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并颁发劳动奖状和奖章?(2)、你认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必须具备哪些素质? -
15、“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剧不是恶的横行,而是善的沉默。”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除了靠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外,更需要广大网民对正能量加以褒扬,用点赞的方式给予肯定。这启示我们( )
①网络有利于我们信息传递和交流
②不做沉默的网民,尽情行使言论自由
③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做有正义感的网民
④以实际行动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6、2024年6月25日,携带人类首次所采月背样本的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降落。这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对于人类对月球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看到这则新闻时,小安对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心生敬意,这告诉我们( )A、要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B、要多关心国家发展并为之自豪 C、只要把精力放在关注科技发展就行 D、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
17、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披露青年学子受境外反华势力“洗脑”——维护政治安全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维护文化安全 C、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信息安全 D、禁止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维护经济安全
-
18、“人”字一撇一捺,谓之相互支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否则就会站立不稳,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和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关爱 ②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③我们需要相互关爱,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④社会是复杂的,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干就完了!”面对外舰挑衅,中国海军女兵的一句回应,迅速获得全民点赞。2024年1月,万吨大驱南昌舰的95后操舵手徐文茜在全网刷屏。“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包括生命。”普通的话却不平凡。从她的言行中,我们看到( )A、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B、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神圣的权利 C、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D、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区别
-
20、2023年7月,北京地区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千名乘客被困落坡岭。接到救援任务后,居委会主任孟二梅带领社区干部群众解决了乘客们的食宿问题,并保障所有乘客安全撤离。2024年4月,孟二梅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上述新闻最恰当的标题是( )A、扎根基层,构建美好社区 B、辛勤劳动,热心公益事业 C、承担责任,服务奉献社会 D、自力更生,加强自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