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从“数字政府”到“智慧治理”,从“只进一扇门”到“最多跑一次”,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   )

    ①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得到深入贯彻                ②我国政府已成为一个全能型政府

    ③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效能不断提升               ④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数十年来。我国根据时代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推进“两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两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加强、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南针”、中国走势的“风向标”和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两会”制度的日益完善(   )

    ①表明我国实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②彰显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

    ③促进了公众更广泛地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向世界展现了我国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深圳宪法公园是全国首个公民自主宪法宣传平台。公园设置“古今法”“法在身边”“普法园地”等展示区域,成为普法宣传、教育的窗口。市民在休闲、游览的同时,感受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深圳宪法公园的建设,能够(    )

    ①为公民提供感受司法公信力的环境               ②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的审议权

    ③引导公民主动学法、懂法、自觉守法             ④让宪法精神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借助无人机、低空通航等领域的产学研和市场应用的先发优势,深圳正加大力度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于2024年2月 1日起实施,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深圳市(   )
    A、以自身努力不断完善法治监督体系 B、通过立法为深圳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C、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创社会主义法治新格局 D、政府致力于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 5、深圳南山区通过改造嵌入式民生服务综合体、完善居民议事协调机制、凝聚活力小区建设合力等方式,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随着小区党组织、居民小组的加快建设,形成了社区、小区、居民小组三级微治理体系;把服务下沉楼栋,创新小区议事协商平台,常态化开展“小区大事一党群共建美好家园”议事活动,形成“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多元协商工作机制。该微治理体系(    )

    ①为调解居民纠纷、维护文明风气提供了制度保证    ②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调动居民积极性

    ③完善协同共治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④是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创新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春色正盛又喜迎“广西三月三”,灵川县人民法院以民族文化、法治宣传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传播法治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为辖区各年龄层和各族群众送去“法治宣传大礼包”,护航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如果给以上新闻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恰当的是 (   )
    A、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开展民族法治宣传教育,广泛汇聚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 C、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D、自治机关织好法治建设之网,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
  • 7、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带来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风险。我国先后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和《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等规范文件,力图通过人工智能与伦理的有机结合,引导人工智能走上“科技向善”的健康发展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人工智能治理要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基于人工智能形成的价值观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政策的出台坚持客观现实与科技伦理具体历史的统一 D、只有综合考虑人工智能的技术和社会属性,才能做出价值选择
  • 8、为了落实宪法关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护人民健康的规定,2017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国家和社会依法实现、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健康权。这是国家首次在法律层面上直接提出健康是人的基本权益。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

    ①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法治基础                    ②旨在填补公民健康权的法律空白

    ③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是国家对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的统筹与规划,需要公民和全社会的参与与推动,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是(     )
    A、建设法治国家 B、建设法治政府 C、建设法治社会 D、建设法治体系
  •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政宣讲,“青”听两会。东风拂面万象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时政宣讲组成员围绕两会关键词“新”,带领大家一起“青”听两会。

    同学们认真学习“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制作了以下展板:

    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人工智能+”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氢能,实现更多“从0到 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无穷”的成果转化

    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自贸试验区建设布局进一步完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质持续好转。“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为推动餐饮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的“烟火气”,浙江省商务厅等16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浙江省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实施地域餐饮品牌培育工程,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餐饮行业应用,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要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构建和完善从源头到餐桌全链条可追溯的数字化监管体系,提升餐饮服务品质;要加强反食品浪费监管执法,完善餐饮领域反食品浪费标准规范,推动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促进餐饮绿色发展;要鼓励省内餐饮企业“走出去”,支持本地餐饮品牌进军重点海外市场,开设海外门店、加工基地、配送中心等,弘扬优秀餐饮文化。

    (1)、请你根据展板内容,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标题。
    (2)、结合材料,运用“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有关知识,分析《意见》的要求是如何推动浙江餐饮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烟火气”的。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4年6月 1日起正式施行。某班以“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其中。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信息:

    农关国本,粮系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粮食安全保障法立足我国国情、粮情,聚焦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等环节以及粮食应急、节约等涉及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作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为守好大国粮仓夯实了法治根基。

    (1)、粮食安全保障法是如何体现良法之治的?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2)、你赞同谁的观点?运用相关知识,阐述你的理由。

    在成果交流展示环节,同学们分享了以下信息(部分):

    同学甲

    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积极拓展耕地空间。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扩容、提质、增效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

    同学乙

    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

    同学丙

    我国14亿人口,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全国一餐就要浪费掉5万公斤粮食……

    ……

     
    (3)、结合以上展示成果,就“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这一主题,给出你的学习报告。(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字数控制在 100字以内)
  • 12、2024年4月 1日至 11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率台湾青年到广东、陕西、北京等地寻根、交流。在陕西黄陵县参加了“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此次寻根交流活动     (     )

    ①反映了中华民族注重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②说明了两岸同胞自古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④促进了海峡两岸科技经济交流与关系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 13、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中国运河博物馆运用5G、VR等科技手段,展现大运河历史文化。
    通过修缮,改造大运河沿线工业遗存,使其与文创产业有机融合。
    各地积极探索,通过建设森林公园、地方立法等方式让大运河水清河净。

    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坚持治理优先,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③借助科技手段,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居住着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据此回答问题。

    2024年7月14日,“石榴籽籽民族心 携手欢唱团结歌”红领巾讲解员研学营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开营。小学员们学习民族文化知识,为游客讲述广西故事,宣传广西民族文化,唱响家乡民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传播文化、服务社会”的宗旨。假如你参与这一活动,你的收获是                                  (   )

    ①认同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②掌握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③熟知我国各民族具体分布情况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下列新闻报道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24年3月11日修订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截至 2023年年底,裁判文书网已经公开了超过 1.2亿份裁判文书,覆盖了各级各类人民法院的各审判领域和多种案件类型

    2023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评选“法治人物”、法治进校园、设置普法宣传展板……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

    A、聚焦法治重点,践行厉行法治要求 B、推进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C、强化民主监督,保障法院公正司法 D、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 16、一列动车组,4万多个零部件,涉及20余个省份的配套企业。一车“链”千企,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链长”企业,带动上下游6000多家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攻克高速磁浮列车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这启示我们要( )

    ①聚焦关键技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②坚持协同创新,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③持续扩大生产规模,以改革激活创新活力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促进企业的融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下列坐标系中,横坐标x表示国家创新水平,纵坐标y表示国家高质量发展,能正确体现二者关系的坐标系为(     )
    A、 B、 C、 D、
  • 18、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扎实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稳步落地;计划全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5万个以上,力争惠及2000万居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中学生小高决定以此为素材,参加时政小组主题探究活动。你认为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
    A、完善保障体系,实现绝对公平 B、建设健康中国,保障全民健康 C、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做好民生实事,托起百姓幸福
  • 19、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强调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他指出,我国在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关于我国科技成就论述的是(   )
    A、量子计算技术取得突破,推动全球计算能力跨越式提升 B、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C、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D、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 20、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下列选项中最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关于新质生产力论述的是(   )
    A、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生产力向高质量转变 B、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升级,提升传统产业规模效应 C、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促进国际产能深度融合 D、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社会整体创新能力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