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卷
-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思品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联考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月月考试卷
- 广东省增城市九校联考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5月模拟考试试卷
-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7年九年级下学期政治综合测试试卷
-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五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
1、情绪能反映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下图是小明同学一天的情绪变化曲线图,这体现出小明同学( )
①情绪反应强烈,波动较大 ②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无法调节
③情绪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④既体验了正面的情绪,也有烦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七年级一名女学生在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有一名陌生男子一直在其身后骑自行车尾随,还对她说“小妹妹要不要跟我一起玩”,该女生感到非常害怕。此时,她应该( )
①快速跑到行人较多的大路 ②大声辱骂该男子
③勇敢地与该男子进行搏斗 ④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3、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引发的“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等矛盾心理,让我们很烦恼,面对这些矛盾心理,我们可以( )A、学会自我暗示,回避烦恼 B、寻找网友倾诉,毫无保留 C、参加集体活动,随意宣泄 D、求助心理医生,化解烦恼
-
4、 遵纪守法,与法同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据观察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 (2024)》
(1)从上述两则数据中能得出哪些信息?
案情释法
【案情展示】
被告人王某(男,17岁)以暴力殴打的方式,劫取被害人张某某(女,19岁)黑色挎包1个,内有人民币75元、被害人身份证1张及银行卡1张,并致被害人张某某轻微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罚金人民币2000元。
【法律链接】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王某的行为是哪一类的违法行为并说明理由。
明理践行
(3)王某的案件给未成年人敲响了警钟,请你为未成年人写两条警示语。
警示语①: ▲
警示语②: ▲ -
5、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要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习古人家训】
从以上家训中任选两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2)、【学时代榜样】
结合榜样事迹并联系所学,分析传承好家风的时代价值。“浙岱渔11492”船长沈华忠在海上作业时,两次共舍弃价值几十万元的蟹笼,紧急救援32名落海船员,入选2024年“中国好人榜”。
沈氏家族世代渔民,秉承“船能载人,也能渡命”的家训。沈华忠的祖父曾参与1959年“舟山大救援”,儿子如今是一名海事局搜救员,其家风体现了几代人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3)、【传精神力量】
请你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自己的家庭写一条能滋养精神的家规家训。 -
6、某校学生为“民法典宣传月”设计普法宣传展板,下列能选用的案例有 ( )
①将他人丢失的物品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②球迷观赛时向场内投掷物品,被行政拘留七日
③某超市强行对顾客搜身,被判赔偿精神抚慰金
④某平台盗用他人照片用于商品宣传,被诉侵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下列图示中,能准确表达各组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
8、下列图示说明法律 ( )A、处于不断完善中 B、伴随我们一生 C、是由国家制定的 D、比道德更重要
-
9、出身贫寒的外卖员王计兵用废纸记录灵感,为生活增添诗意;左眼失明的网络主播王金带领残障伙伴荒漠造林,为世界播种春天。他们共同的品质是( )A、明辨是非,遵守社会规则 B、自强不息,勇敢面对生活 C、行己有耻,赢得他人认可 D、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
-
10、有同学在班级群里发布如下漫画,并向大家征集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消除自身缺点,维护人格尊严 B、敢于挑战权威,培养创造思维 C、加强自我管理,树立远大理想 D、塑造自信品质,助力青春飞扬
-
11、班上有男生有时会用不雅语言和女生开玩笑,大家纷纷指责该行为。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 )A、应该指责,我们应自重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B、应该指责,男女生之间应该划清界限,避免交往 C、不该指责,开玩笑是个人的选择,他人无权干涉 D、不该指责,因为会影响班级同学之间的和谐交往
-
12、右图漫画启示我们面对困境的正确做法是 ( )A、善于放松自己,学会得过且过 B、改变客观环境,注重追求个性 C、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D、避免负面情感,积极传递温暖
-
13、进入青春期后,许多同学都有了一些小烦恼:小明的声音变粗了、小天的身高赶不上同龄人、小美有许多心里话不知道对谁说⋯⋯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应该( )
①不焦虑不自卑,积极面对 ②只注重外在美
③依靠自我调节,隐藏缺点 ④要提升内在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202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体现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
15、做自尊的人就是要尊重自己,不用尊重他人。
-
16、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模拟法庭体验式学习活动】为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某校七年级以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了一次体验式学习,以下是同学们选择的案例,请你参与其中。
(1)、【案情概况】在模拟庭审前,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案例:
案例中小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小杰盗窃抢劫等行为属于哪种类型的违法行为?(2)、【审判环节】
随着小审判长庄重的法槌落下,该案件的“庭审”正式开始⋯⋯⋯最后,小审判长庄严宣判:
针对此审判结果,有同学质疑:“小杰还是未成年人,为什么判得这么重?”请你从法律角度对此加以说明被告人小杰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盗窃、抢劫罪等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3)、【活动收获】
模拟法庭活动结束后,为了不让同学们步小杰的“后尘”,增强法治观念,构建平安法治校园,同学们制作了以下倡议书。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为了避免类似小杰的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在此倡议:
我们要以此为鉴,杜绝不良行为。请你列举三例身边的不良行为,并针对该行为给出预防措施!
不良行为
预防措施
①
②
③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8月,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和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落下帷幕。为学习奥运健儿的优秀品质,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两则奥运健儿事迹:
事迹一:郑钦文,中国首位奥运网球单打冠军。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对手。尽管赛前专家担忧其连续作战的体能状况,但比赛中她始终保持沉着冷静。关键时刻,她通过调整呼吸控制紧张情绪,从而一直掌握着比赛的主动权,打得对手直接扔掉球拍。赛后,她深情地说,自己身体状况已经到达了极限,但总感觉在比赛中有一股额外的力量在支撑着。
事迹二:文晓燕,2024年巴黎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37级金牌获得者。由于先天左侧肢体功能障碍,每次训练任务不完成……她每天不断加练并暗示自己:“刻苦训练,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去突破。”面对高强度、强极限的训练和暂时看不到的成功,她也未曾想过放弃,一直有个积极信念在支撑:证明自己,证明残疾人,“奋斗有我”!
(1)、【成长之路我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自尊自信自强”和“传统美德”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奥运健儿事迹带给你哪些启示?(2)、【成功经验我总结】
小开同学最近因成绩压力情绪起伏较大。作为同龄人,请你结合材料中运动健儿的做法和教材知识,帮助小开化解困扰。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七年级开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推动封开未来发展”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素材搜集】材料一:春节期间,传承六百余年的省级非遗————封开五马巡城舞火爆出圈。非遗传承人在保留传统盔甲制作技艺和战阵舞步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了迷你版巡城木偶、AR 互动体验等项目。随着热度攀升,"五马巡城"研学游、非遗夜市等新业态涌现,带动旅游收入增长35%,给当地文旅经济注入新活力。 (来源:2025年2月《西江日报》报道)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思想理念或核心思想理念?
材料二:da2024年以来,封开县紧扣"大湾区文旅融合"战略,通过广佛肇非遗文化走廊项目,联合开发"南粤古驿道非遗之旅",广佛肇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打造生态绿色产业发展,共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畅所欲言】封开五马巡城舞通过阵式变化演绎驱邪祈福的古老仪式,传递对和平与美好的永恒祈愿,蕴含深刻东方智慧,构筑起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应传承发展。但也有同学认为:我们只是初中生,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传承像“五马巡城舞”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关系不大。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
20、以下是小鹏在网上查阅到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资料,它们共同说明了( )
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作出了积极回应,让法治阳光照亮女性幸福生活。
随着居民饮食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强化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A、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法律的出台将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C、法律应国情及人民实际需要而修订 D、我国已经建成了完善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