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重”项目是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当前,我国的“两重”项目重点在支持基础研究能力提升、未来产业发展、东北等重点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中型引调水和大中型水库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方面。

    “两重”项目是党中央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完成投资超3.6万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和安全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加强“两重”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民营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主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二十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2018年11月,针对当时社会上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习近平总书记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不能变,也不会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宪法知识,说明这一重大决断的理由。

  •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2月6日,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逝世,享年99岁。

    “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1958年,黄旭华和同事们挑起了开拓我国核潜艇事业的重任,从此以国为重、隐姓埋名、默默耕耘。他们不断攻坚克难,突破技术封锁,在碧波中铸就深海利剑,写下独属于科研工作者的浪漫。“我还是走我的独木桥,一生不会动摇。”曾经,许多单位向黄旭华抛出高待遇的橄榄枝,他不为所动。他先后捐献自己的奖金逾200C万元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多次到大中小学作报告、作科普,一生不为功名利禄、不计个人得失,“赫赫而无名”。

    融入国家需要的个人奋斗和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 4、“投资于物”是一种通过大规模基建和产业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伴随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的加速,人口素质、民生保障、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的共生关系趋向更为紧密,要求投资重心从“物的积累”转向“人的发展”。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可见,“投资于人”(     )

    ①是彻底抛弃原有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②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③有助于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④能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2025年3月30日,全国首家汉字博物馆——东方汉字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博物馆以汉字及其形态演变为线索,展览了甲骨文龟甲、碑刻、书卷、匾额、历代名家篆刻等,并首创了“汉字川剧变脸”表演、童声吟唱《千字文》等国学经典、汉字主题舞蹈、“云览华夏字库”沉浸式体验等活动形式。这有利于(     )

    ①展现汉字文化的历史文脉

    ②彰显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推动汉字文化的根本变革

    ④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承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2024年8月1日,《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正式施行。规定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和用户应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促进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不利用网络暴力事件蹭炒热度、推广引流

    ②不关注涉网络暴力事件的热点新闻和信息

    ③不为他人提供涉网络暴力的数据、流量支持

    ④不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涉网络暴力信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25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法典(草案)对现行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规范进行了系统整合、编订修纂、集成升华,将成为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

    ①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②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立法原则

    ③能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法治基础

    ④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所有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2025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提出,重点强化历史文化名城认证制度与文旅协同发展,鼓励通过文化创意、主题旅游线路开发等方式活化文物价值。这一修订(     )

    ①强调文物价值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统一

    ②说明经济价值是文物在现代社会的主要价值

    ③为解决文物保护与开发的难题提供了新途径

    ④为文物保护与文物价值转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某市首创“数字政务服务门牌”,市民只需要扫一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进入数字政务大厅办理相关亦务。截至2024年底,“数字政务服务门牌”已接入二维码户室牌472.82万个,累计服务超过500万人次。该举措(     )

    ①增加了行政机关数量②创新了政务服务方式

    ③提高了政府履职效能④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本次修法明确,各级政府、监委和“两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这有利于(     )

    ①扩大人大代表职权,完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

    ②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国家机关履职质效

    ③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彰显人大制度的优越性

    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和实现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重视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

    要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2024年)

    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党纪学习教育(2024年4月至7月)

    目标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

    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

    持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有利于(     )

    ①强化思想引领,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②锤炼党性修养,锻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③推进自我革命,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④完善法规制度,提高党组织依法行政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人民卫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在帕米尔高原接力护边70余年。他们深情地说:“帮助解放军守边防,就是守护我们的家。”“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尽我所能,为人民、为祖国多做好事。”他们的言行(     )

    ①践行着个人与国家命运与共的价值观

    ②履行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③诠释了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④表明个人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当下,AI(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它既是学习帮手、生活助理,又是“电子好友”。但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生成内容不准确,让人过度依赖、思维能力弱化等问题。面对AI,我们应该(     )

    ①辩证看待,适度适切使用

    ②及时享乐,感受科技福利

    ③理性思考,避免盲信盲从

    ④提升技能,增强数字素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随着2025年的钟声响起,成都的街头绽放了一朵又一朵寓意特别的苔花,这不是什么新年特别装扮,而是“愿意帮助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表态。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花公约

    作为用人单位,我们会给残障人士公平的就业机会。欢迎你和其他人一起,公平竞争。作为教育机构,我们会给残障人士公平的就学机会。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支持和践行这一公约主要体现了(     )

    ①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②平等待人的相处之道

    ③扶弱济困的大爱精神④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2025年,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出圈、风靡全球。它凝聚着4000多位主创、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的创意和心血,这些动画人就像是参加动画界的奥运会,使出“十八般武艺”,拿下了心目中的“金牌”。他们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集体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②优秀集体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所需的全部条件

    ③集体建设需要成员们的自觉愿望和主动行动

    ④集体荣誉是成员凝心聚力和共同奋斗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2024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多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行动,推广“一秤一尺一日历”,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持续做好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这一行动旨在(     )

    ①减少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②增强公民体质,提升人口素质

    ③倡导全民运动,保证企业利润

    ④推动全民健康,建设幸福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针对漫画中人物在塑造自我方面的问题,合理的建议是(     )

    ①追求完美,一味取悦自己

    ②多维审视,正确认识自己

    ③实事求是,积极接纳自己

    ④充盈内心,发展完善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放青松”摆件、“好运兰”绿植、“拒绝蕉绿”香蕉、“捏捏乐”玩偶……在节奏快、压力大的当下,一些释放焦虑情绪、提供情感陪伴的创新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人的床头和桌案,为情绪价值买单已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日常。这对我们调节情绪的启示是(     )

    ①积极心理暗示,学会自我疗愈

    ②适当情绪消费,获得心理慰藉

    ③满足情感需求,守护身心健康

    ④逃避社会现实,缓解负面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青春是什么样子?是1919年的街头,万千青年的一声声呐喊;是新中国成立前的峥嵘岁月,红旗下的无数冲锋;是在希望的田野摸爬滚打,向着高峰奋力攀登,在危难一线逆行出征,在赛场奋勇争先。虽然时代不同,但青春的主题都是(     )

    ①始终如一的报国情怀②脚踏实地的砥砺前行

    ③心怀美好的向上向善④张扬个性的标新立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学习党史圆梦中国】

    新学期某校开展以“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活动。

    材料一   在学党史中,同学们收集分享了两个故事。

    解放战争时期的苹果故事

    新时代脱贫地区的苹果故事

    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行军路过的解放军战士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铁的纪律,暖了老百姓的心。

    新时代,延安苹果刻印着党员干部带领果农从脱贫攻坚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程。党员干部想方设法让金融、电商、生态农业等赋能苹果产业,一条苹果产业链,串起万千小农户,融合农业与文旅,在新时代长成了“摇钱树”。

    从锦州到延安,从历史到现实,“苹果故事”紧密相连的都是“人民”

    (1)从播下革命火种,到领航复兴伟业,为什么始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材料二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显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建立,期间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多达2100万,他们真正用行动诠释了“舍身忘死、前仆后继”的英烈精神,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

    (2)英烈精神是什么精神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什么?

    材料三   从党史学习中,同学们汲取前行的力量。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3)传承红色基因,共圆中国梦。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上一页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