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
  • 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自治。 (   )
  • 3、政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优惠政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   )
  • 4、小东同学行使对合法财产的使用权,把自己的图书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生。 (   )
  • 5、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   )
  • 6、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   )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践行的核心思想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师

    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委托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到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责,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根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胜物与、协和万邦、大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矛盾,也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磁磁码的,但世界各国人民都生活在同一

    (1)、在上述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分别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核心思想理念?
    (2)、谈谈我国为什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帮助学子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命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湛江市某校开展了“争做时代新人”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为进一步挖掘和宣传在校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成才的感人事迹,展示青少年学生力了西对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风采,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名“自强之星”、他们有的身体残疾却奋力拼搏,有的家庭贫困却乐观上进,有的出身平凡却勇于创新,他们自强不息,乐观前行,充分展示了当代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面貌。

    【活动二】学校还展出了系列展板,以下是其中一块展板的内容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今天,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涌现出大批为国奋斗、自强不息的典范,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结合活动一,谈谈在学校开展“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有什么意义。  
    (2)、请你参观展板后,以“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校园欺凌行为是一种严重的危害未成年人的行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

    材料一:2024年5月,广西南宁发生了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8名初中生用11盆热水,残忍地烫伤了一名年仅13岁的无辜少年。据悉,8名初中生长期欺凌这名少年,迫使他交钱、代劳,甚至洗衣。当少年坚决表示不再屈服于他们的威逼时,施暴者彻底失控,以热水作为惩罚工具,无视他的痛苦尖叫。接警后,南宁警方迅速行动,将主要的两名施暴者赵某某、蒙某某刑事拘留(一个16岁,一个17岁),其余6人被行政拘留,警方表示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材料二:下图是湛江市某校对全校学生关于自身遭遇欺凌时的应对措施的调查结果。

    (1)、运用“法不可违”和“严于律己”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对上述施暴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2)、结合上述调查结果,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学生在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时应该怎么做。
  • 10、下列行为中,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权的有(  )
    A、交警依规对违规飙车未成年进行扣车处理 B、张某强行向低年级同学收取“保护费 ” C、相关部门对偷逃税款的某私营企业主进行处罚 D、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将郑钬文捐赠的100万元用来支持西藏地震救援行动
  • 11、张先生通过某房产中介看中一套二手房,于是张先生、房主和中介三方签订了购房合同。签订和履行合同是为了(  )

    ①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矛盾和纠纷    ②可以完全避免矛盾和纠纷

    ③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④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2、下列适合在“民法典宣传月”中选用的案例有(    )
    A、李某在某娱乐场所贩卖毒品 B、擅自将他人的肖像作为自己博客的封面 C、周某与邻居发生纠纷,并将对方打成重伤至残 D、小赵闯红灯,并与协管员发生冲突
  • 13、今年开学之初,我市干警积极履行法治副校长职责,走进学校,为同学们送上 2025 年春季开学法治第一课,撑起校园法治“保护伞”,敲响法治“上课铃”,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与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因为(    )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②法律负责评判道德是与否

    ③违法必然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4、有人说,我国必须加强立法工作。比如,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相对滞后。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   )
    A、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B、人人都能遵守法律 C、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D、杜绝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15、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学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方式。下列选项中的概念关系可以用如图图示加以表述的是(   )

    A、①生命权 B、肖像权B.①健康权②隐私权 C、①人身权②隐私权 D、①健康权② 肖像权
  • 16、公平是民法典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下列名言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因利而动,因得而用 B、公者无私,平者无偏 C、推之以诚,不言而信 D、规则有道,严约必行
  • 17、中华民族素来有着“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倡导和践行这一观念,下列表现正确的是(  )

    ①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②真诚善良,崇尚道义

    ③依法履职,清正廉洁    ④盲目勇敢,践踏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在2025年的春晚舞台上,李子染身着融合植物染、青神竹编等13 项非遗技艺的服饰惊艳亮相。短短5秒,这些珍贵非遗便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她不仅亲力亲为参与服饰设计,还深入走访了湖北、江苏、四川等8省市,拜访了100多位非遗传承人,潜心学习。以下对李子柒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借春晚展示非遗,能让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②融合多项非遗技艺,为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精神滋养

    ③亲力亲为参与设计,是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走访学习非遗,践行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9、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文明程度,营造友爱互助、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准备精心策划并开展“和谐校园行动”主题系列活动。以下行为契合“和谐校园行动”主题要求的是(   )

    ①小李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讲解难题——互助彰显和谐

    ②在运动会上小王为受伤的同学送去创可贴——关爱传递和谐

    ③小张在学校食堂就餐时,找朋友插队打饭——便捷体现和谐

    ④周末小吴和朋友一起去郊外野餐——快乐分享和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0、下面《朱子家训》中的内容体现的人文精神是(   )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朱子家训》

    A、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B、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C、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D、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