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国人民正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为此,我们必须(     )
    A、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创新的生命 B、凝聚中国力量,开启伟大新征程 C、坚持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扩大公民权利,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 2、民政部、教育部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这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政策文件。下面同学对这一方案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秦:能有效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②小光:能为流动儿童营造良好环境,促其健康成长

    ③小丽:这是政府部门履行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职责的重要举措

    ④小刚: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该群体的重视,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图示法有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关系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

    A、①国家安全②国家利益③国家核心利益 B、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③个体经济 C、①基本义务②劳动③受教育 D、①法律②规则③道德
  • 4、和谐社区,邻里和睦,居民守法相助;美丽校园,书香四溢,师生教学相长;斑马线前,礼让行人,人人遵守交规……法治让社会稳定有序。这说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 C、法律仅为人们当前生活服务 D、生活中的矛盾需要法律加以调整
  • 5、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巷虽窄,但蕴藏其中的理念几百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世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封书信,成就一条名巷。“六尺巷”彰显了(     )
    A、“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 B、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的文化理念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要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6、“大国工匠”毛腊生扎根航天事业40余年,经手数万铸件合格率100%。他先后带领团队攻克铸件合格率低、大型薄壁舱体铸造成型难等多个技术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启示我们(     )
    A、提升个人素质,迎接职业变革 B、把握兴趣爱好,实现人生价值 C、践行工匠精神,融入祖国需要 D、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生涯
  • 7、古人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下对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扩大交往范围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平等待人

    ③“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与邻为善,合作共赢

    ④“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做到行己有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 5月24日,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当日还启动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某校“小记者社团”围绕本次峰会进行了相关报道。

    【感悟发展】小记者展示了以下数据:

    【增进认同】小记者分享了以下素材:

    ·当今世界,数字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并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文件,构成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路径。

    【面向未来】小记者提出了以下倡议:

    数字时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数字交流能力、数字内容创造能力、数字安全意识等,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能。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1)、上图反映了什么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理由。
    (3)、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培育新质生产力  宁夏向“新”出发】

    材料一:2023年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超越硅基极限的二维晶体管问世、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材料二: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形成逻辑。宁夏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大招才引智力度,高度重视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打造“中国新硅都”“世界葡萄酒之都”“算力之都”……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描述我国科技发展取得的“新突破”。
    (2)、结合材料二,说明宁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是如何践行创新这一新发展理念的。
  • 10、春晚舞台上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成就。但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仍任重道远,这是因为(    )
    A、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B、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领先世界 C、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D、我国只重视科技成果的展示,不重视科技创新
  • 11、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截至目前云上转播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这不仅仅是一场全球体育健儿展示风采的盛会,也是观察科技创新的一扇窗口:中国企业以AI驱动的云计算技术,全面支撑2024年巴黎奥运会,实现云上办赛和云上转播。由此可见(     )
    A、中国企业的 AI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 B、科技的创新能让奥运健儿获得成就感 C、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D、我国云计算技术能帮助体育健儿获胜
  • 12、下列对时政新闻解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时政新闻

    解读

    A

    工信部拟规定茶叶、月饼及粽子的包装层数不应超过三层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B

    国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会以完美表现收官,实现首次包揽奥运8金的壮举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

    2024年6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土地政策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工作的通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A B、B C、C D、D
  • 13、在下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y轴反映经济发展指标,直线Ⅰ的变化趋势反映经济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为x轴的是(    )
    A、人口增长 B、科技创新 C、环境污染 D、资源消耗
  • 14、2024年7月 19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由此可知(     )
    A、我国教育在国际教育中占领先地位 B、我国教育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 C、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 D、我国建成全民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 15、2024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银龄讲学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根据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整体部署,2024年计划招募7000名银龄讲学教师,发挥优秀退休教师引领示范作用,支持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该计划的实施 (    )
    A、是因为我国教育高水平稳步提升 B、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C、体现银龄教师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D、是因为教育是国家工作的中心
  • 16、货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下面中国货币演进历程图可知我国(     )

    ①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②支付方式日益更新

    ③生活条件更加便利

    ④文学作品日趋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    )

    ①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

    ②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借鉴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

    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供应链产业链优化升级

    ④推动创新,构建以国外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8、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本次飞行任务将重点围绕规划中的“太空格物”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由此可见 (    )
    A、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取得新突破 B、改革是实现空间研究的第一动力 C、我国将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太空之行引领生命科学研究
  • 19、2024年6月 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这表明(     )

    ①国家尊重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                  ②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③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④表彰能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0、从浩瀚太空到万米深海,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从“粉刷匠”建筑机器人到远程操控的机器人,从海上智慧牧场,到自动采油的海上无人石油平台,再到天和号机械臂⋯⋯“中国智造”正以燎原之势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实现了由“中国智造”向“中国制造”的转变

    ②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③我国的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④“中国智造”助力工业生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