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面对困难,有人这样说:“我能行。虽然我有不足之处,但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战胜它。”也有人说:  “我太差了,我肯定不行。”还有人说:  “我必须做到,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算不行,我也要装作很行。”这三种心态依次是(   )
    A、自负、自卑、自信 B、自卑、 自负、 自信 C、自信、自卑、自负 D、自信、  自负、 自卑
  • 2、2025年5月多哈世乒赛上,我们看到许多运动员场上是临危不惧的“大心脏”、场外是不失少年的“松弛感”。他们的激情与自信,源于日积月累的训练和身经百战的拼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自信能使我们认清自身缺陷 B、树立自信要专注未来、无限畅想 C、自信与个体的生活磨炼密切关联 D、青春年华要重在模仿、不断前行
  • 3、下列行为中,与右图漫画“路上再泥泞,也要有玩泥巴的好心情”寓意相一致的是(   )

    A、被同学误解后,小美在网络上发泄不满情绪 B、遇到难题时,小明直接放弃并等待老师讲解 C、考试失利后,小华告诉父母虚假成绩哄其开心 D、期末临近,小林积极调整心态并保持学习干劲
  • 4、在复习情绪情感相关知识时,小李同学总结了下列思维导图。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 5、“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负面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在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青少年应该(   )

    ①做到全力以赴,超越所有对手

    ②参与规则制定,激发内在潜能

    ③保持乐观情绪,理性做出选择

    ④坚定理想信念,绽放生命之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6、在校运动会上,挥洒汗水,同学们一同体验胜利的兴奋;在文艺晚会上,载歌载舞,同学们一起感受音乐的美妙;在研学时,同学们收看了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升空,内心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同学们在这样的集体中开心度过每一天。这说明(   )

    ①参与有意义的活动能获得积极情感    ②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加丰盈

    ③任何时候人们都先有情感后有情绪    ④情绪是不稳定的,情感是稳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全国第三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期间,某市部分中小学开展“家庭情绪气象站”活动,通过亲子合作游戏、情绪卡片分享等环节,引导家庭成员表达感受。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②避免学生在青春期出现心理问题

    ③帮助家庭成员学会管理情绪    ④培养青少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常言道“冲动是魔鬼”。冲动状态下,人们常常会丧失权衡利弊和考量后果的能力,贸然作出决定。这提醒我们要(   )
    A、避免负面情绪产生 B、在活动中提升情感境界 C、增强情绪管理能力 D、学会承受和转化负面情感
  • 9、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 “爱情是对生命以及我们所爱之物生长的积极的关心。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只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爱情。”可见,爱情更需要(   )
    A、责任和担当 B、两小无猜 C、理智应对 D、相互喜欢
  • 10、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身体外形的变化 ②体内机能的增强  ③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④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民法典明确禁止高空抛物行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财产权。(   )
  • 12、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表现。(   )
  • 13、求大同,强调多样性统一,要求我们主宰自然界。(   )
  • 14、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体现了诚信守信的中华传统美德。(   )
  • 16、我们要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做好小事、管好小节。(   )
  • 17、与异性交往对我们成长有积极作用,我们要与异性密切交往,消除神秘感。(   )
  • 18、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   )
  •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树立宪法意识,践行宪法精神”为主题展开了探究学习活动。活动一【分享宪法故事】课堂上,张老师让同学们分享生活中与宪法有关的故事。

    活动二 【增强宪法意识】

          为使同学们将尊崇宪法、践行宪法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决定开展宣传活动,下图是小海负责的展板,请你帮忙一起完善吧。

    (1)、听完三位同学的分享,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结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知识,根据三位同学的做法分析大家竖起大拇指的理由。
    (2)、给展板上方设置一个标题,补充展板左边内容,理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请你完善展板右边内容,谈谈践行宪法精神,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精神?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盒”是指在网络上恶意公开他人隐私信息,然后煽动网民对被“开盒”人进行攻击、谩骂甚至骚扰的行为。

          材料二:2025年3月17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就13岁女儿追星纠纷事件公开道歉,原因是其女儿在网络上恶意公开了一批“对家”粉丝的个人隐私“开盒”,包括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还引导其他网友对“对家”粉丝进行攻击、辱骂、诅咒。此事让网络暴力和数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  如今,“开盒”现象在网络空间频频出现,其中涉及不少未成年人。对此,国家迅速行动,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专项法律法规。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摘录)第五条 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三十三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掌握个人信息范围、了解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指导未成年人行使其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等权利,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

    第三十八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未成年人私密信息或者未成年人通过网络发布的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信息的,应当及时提示,并采取停止传输等必要保护措施,防止信息扩散。

    (1)、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对材料二中女孩的“开盒”行为进行评析。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三,请你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角度为网络暴力乱象的治理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