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地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国公路总长由建国初的15.8万公里增长到535万公里,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建国初的2.18万公里增长到15.6万公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95%。从以上变化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     )
    A、伟大祖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B、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定正道坦途 C、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交通强国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已实现
  • 2、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下列行为属于积极奉献社会的是(     )

    ①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力

    ②利用暑假到新疆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③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上公交车,认为自己也是孩子不需要让座

    ④春节期间,积极参与写春联送祝福志愿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3、开出租车20多年的王华君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资助寒门学子、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出行不便的残疾人……他安全行车170万千米,拾金不昧120多次,交还失物价值35万多元,接到乘客送来的感谢信、锦旗36次。王华君的做法说明(     )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②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

    ③关爱也需要回报 ④关爱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某校八年级学生以“融国家发展之需,担奋斗有我之责”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赞国家成就】

    2023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升至17%左右。2013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2023年底,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13.3亿人、3亿人、2.4亿人。住房保障力度加大,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故宫、长城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复兴号”高铁首发、C919大飞机成功首飞、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成就?并谈谈你的感受。

    【护国家安全】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

    2020年主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2021年主题: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良好氛围

    2022年主题: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2023年主题: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2024年主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十周年

    (2)根据以上材料,找出连续五年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的共性,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中的原因。
    (3)请你列举一部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并说出一条维护国家安全的行动。

    【述劳动价值】

    (4)下面是时政微述评活动中某小组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补充完整。

    时政展示(节选):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

    ——2016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政述评:

    [示例]点评一: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点评二:________。

    点评三:________。

  • 5、

    为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引导学生做守法公民,某班布置了以下作业:

    【作业一   制作思维导图】小伟同学制作了以下思维导图:

    (1)请帮小伟在序号①②③处把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作业二   案例速递】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一张中学生王某的变化轨迹图: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王某的变化轨迹给我们带来的警示。

    【作业三   观点辨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围绕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3)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6、

    某校八(2)班为了加深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阶段一   搜集资料,夯实理论】

    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下面的信息:

    信息一   2025年,中国数字人(是指通过多种数字智能技术创建,具备人类外观形象、声音语言、肢体动作与思维功能等特征的数字智能体)将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产值预计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

    信息二   2024年是人民网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的第14年。14年来,各地群众每逢全国两会,就会到人民网上留言,写下诸多期盼;全国人大代表通过人民网致信群众,回应关切。

    信息三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我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从40.3%提升至80.3%。

    (1)上述信息向我们展示了网络的哪些作用?

    【阶段二   走访调查,积极行动】

    第二小组的同学深入社区,调查居民使用网络的情况,发现不少居民总是接到诈骗电话,还有的居民在网购时遭遇诈骗。对此,第二小组的同学决定成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防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学生参与社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意义。

    【阶段三   总结收获,提升素养】

    第三小组的同学要在此次实践活动的总结会上作总结发言。

    (3)请帮忙将发言要点写下来。
  • 7、西瓜保卫战

    2024年7月25日,一则“宁夏西瓜保卫战”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这场纠纷源于部分瓜农在西瓜价格大幅上涨后,选择撕毁与瓜贩签订的低价销售合同,抬高售价。其实,瓜农与瓜贩你来我往的“西瓜保卫战”一直存在。部分瓜贩在行情不好时也会毁约,要么舍弃两三千元的定金不去收瓜,要么收瓜时以质压价,让瓜农苦不堪言。比如,去年一名瓜贩与宁夏贺兰一名瓜农签订了90吨西瓜每斤0.55元的收购合同,但在实际收购69.31吨后,因当时瓜价下降两毛钱而拒绝继续收瓜。

    假如你是一位人民调解员,请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调解瓜农与瓜贩之间的矛盾。

  • 8、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探究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开展探究学习。请你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情境一

    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应负的责任;作为国家干部,忠诚国家、为民服务是应负的责任;作为警察,维护社会治安是应负的责任……

    任务一

    这些责任的来源有:

    情境二

    在重组班委会时,小明被同学们推选为劳动委员,但他认为担任劳动委员会浪费他大量的学习与休息时间,而且容易得罪人。于是,他找到班主任老师,极力推辞。

    任务二

    小明的做法:

    请理由:

    情境三

    图书馆阅读区十分安静,墙上“保持安静,请勿喧哗”的标识清晰可见。小红正专心看书,却长时间被旁边王奶奶带来的三年级小孙子大声嬉闹干扰,王奶奶并未加以制止。小红应该……

    任务三

    小红的正确做法:

    理由:

  • 9、下面是某中学初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一个环节:

    议题:自由与规则是何关系

    情境:刘某为引流博眼球,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其被“家暴”“砍断小手指”等,引发公众的恐慌和不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当地公安局依法对他作出行政处罚。

    活动:阅读情境,小组讨论交流。

    任务:从情境中获得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正确认识。

    同学们的发言要点: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有限制的

    ②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③网络有限,自由无限

    ④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以上同学们的发言要点符合任务要求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为了营造良好班风,某班同学坚持每天撰写班级日志。针对日志内容,下列“改善建议”最合理的是(     )

    日期:9月20日

    早上晨会,其他班级同学台上演讲时,班内几名同学在队伍内说笑;课间,两位同学嘲笑身体残疾的同学;其他班级老师来班级交流学习,部分同学没有主动问好。

    改善建议:____。

    A、正确处理冲突,建立和谐关系 B、提升道德素养,学会尊重他人 C、欣赏他人优点,掩饰自身缺点 D、发掘生命力量,绽放青春光彩
  • 11、小丽看到家境贫困的小红只有一本笔记本用来记笔记,便偷偷买了几个新笔记本送给她。当同学问起这些笔记本的来历时,小丽总是抢着回答:“当然是她妈妈买的呀!”对于小丽的做法,你的态度是(     )

    ①赞同,在尊重的前提下行善助人有助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②不赞同,这是多管闲事

    ③赞同,是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④不赞同,没讲真话,违背了诚信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2、某中学八年级(2)班准备制作一期电子报,小明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

    张某提醒外国留学生删除有关我国国家形象的不当言论,并要求其道歉

    某渔民在我国领海捕鱼时打捞出水下窃密装置,主动将其上缴国家安全机关

    这两则材料适合放在以下哪个栏目(     )

    A、网络改变世界 B、自觉遵守规则 C、维护国家利益 D、远离违法犯罪
  • 13、       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
    A、控诉 B、举报 C、诉讼 D、刑罚
  • 14、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这是在告诉我们(     )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社会关系不同,身份也不同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 15、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 )
  • 1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
  • 17、自律主要靠外在监督和约束,而他律侧重于自我约束。( )
  • 18、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
  • 19、尊重是交往的起点,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
  • 2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
上一页 449 450 451 452 4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