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3·15晚会,央视曝光淀粉肠内幕。火遍大街小巷的淀粉肠竟是骨泥制作,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假如你的家人买到了这样的淀粉肠,可以(     )

    ①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

    ②直接与经营者沟通,通过和解解决纠纷

    ③向工商部门提起诉讼

    ④打电话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 2、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又来了!俞鸿儒、刘玲琍、孟二梅、张雨霏、杨华德、牛犇等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称号。这体现了公民享有(     )
    A、平等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肖像权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集体中成长】

    集体,是一个温暖的词语。每天我们都在集体中生活,学习过集体生活是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七2班同学围绕“在集体中成长”开展了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张同学:我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学打来电话问候,并为我辅导当天的功课,回到学校后有同学帮我打水、打饭……有同学在让我好安心。

    陈同学:还记得学校艺术节比赛,班主任王老师征求了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意见,大家各抒已见,最终确定了歌舞表演的方案。有的同学负责排练,有的同学负责音乐剪辑、制作,有的同学负责乐器演奏……同学们各施所长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刘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的思维更活跃,视野更开阔了,同学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能力,还学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于同学:咱班总是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演讲、朗诵、知识竞赛、出板报、趣味运动会等,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都很高。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我也由原来生性内向变得越来越活泼,越来越自信,感谢班级的所有人。

    【感受集体美好】

    (1)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美好集体的哪些特征?请你分享在集体生活中的温暖片段。

    【体会集体力量】

    (2)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最有力量。请结合材料中同学们的分享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献策集体建设】

    (3)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的愿景,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脚下才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作为班级的一员,如何才能创建美好班集体?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大国工匠张连钢、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等获得“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荣誉。

    材料一   黑暗中的音乐精灵萧凯恩——香港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3个月大时,因眼癌摘除眼球。她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一点一点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20岁时已赢得超70个音乐比赛奖项。即使身体残疾,她依旧经常参加义演筹集善款。“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努力,就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材料二   匠心独运的大国工匠张连钢——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那时候,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2017年5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后来,张连钢团队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张连钢说:“越遇到困难越来劲,越遇到难题,越能激发我的斗志。”

    (1)、上述材料中的感动中国人物给我们传递了哪些美好的情感?这些美好情感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2)、结合所学,谈谈上述榜样故事对你活出青春风采的启示。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大事记(部分)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行,其中新增“网络保护”专章,要求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强化未成年人网络内容监管等。

    ◎2023年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强调坚持未成年人优先保护、特殊保护,构建有利于未成年人上网的良好环境。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1)阅读材料一,谈谈国家重视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保护的原因。

    材料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节选)

    第三条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并依据职责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第五条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六条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2)小明看到以上条文之后,认为只要有了国家网信部门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就可以使未成年人的网络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评析小明的观点。

  • 6、中学生刘某,出于好奇,拨打火警电话“119”慌称学校失火。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刘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
    A、法律维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 B、公共场所有规章制度 C、人们不能按自己的规则办事 D、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 7、下列做法中,你认为可取的是(     )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在室内拨打手机报警 B、泥石流发生时,赶紧爬上树躲避 C、遇到不法分子抢劫,要勇敢地与他拼到底 D、陌生网友约见面,不要轻易就答应
  • 8、2024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各地开展的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某中学德育处为了落实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对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调查一:存在的欺凌行为

       

    调查二:面对被欺凌的做法

    忍气吞声

    正当防卫

    报警、向父母、老师报告

    请他人报复

    72%

    5%

    30%

    30%

    请你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调查一和调查二的结果反映了什么问题?(     )

    ①反映在校园中存在不同的欺凌情况②校园欺凌者法律意识淡薄

    ③学生都懂得采取正确方式应对欺凌④学生的整体维权意识不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当遇到欺凌行为时,青少年应该(     )

    ①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勇于与欺凌者作斗争

    ②与同学友好相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④依法惩治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9、下列能体现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A、某游客在长城墙上刻字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B、班主任陈老师对经常迟到的小冲进行了批评教育 C、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D、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 10、实名制越来越广泛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银行开户、购买火车票、网上开微博等都要使用真实的个人身份信息。实名制的推行(     )

    ①是为了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②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隐私权

    ③需要国家建立健全有关公民信息安全保护的法律法规

    ④需要公民增强自我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1、集体利益实现离不开健全的班规。下列关于班规的实现路径,正确的是(     )

    ①人人自觉遵守班规,共建良好班风

    ②成立班规起草小组,拟定班规草案

    ③召开班规大会,审议表决完善后的班规草案

    ④将班规草案印发给全班同学,征求意见修改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 12、某校七年级优秀班集体七(10)班,班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学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老师营造教学相长的和谐氛围,该班各方面的成绩都处于年级前列。为此,以下诗词描述的意境与之相符的是(     )
    A、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B、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 13、网上流行的“树洞”业务,按时长付费后就可以在线吐槽、分享秘密。不少人认为,在“情绪垃圾桶”里可以尽情诉说自己的遭遇,宣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舒缓、释放心理压力。可见(     )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互相感染,情绪表达别依靠他人 B、调节情绪的方法多种多样,负面情绪要立刻宣泄出来 C、负面情绪不利于身心健康,需要防止负面情绪的产生 D、要合理地宣泄和表达情绪,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 14、下列诗句与情绪表达一致的是(     )

    选项

    诗句

    情绪表达

    A

    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D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A、A B、B C、C D、D
  • 15、漫画《修身之道》启示我们(     )

    ①要将慎独作为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

    ②要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自控力

    ③要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必须依靠他人监督,提升道德修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某中学组织一次题为“青春的心弦”的国旗下讲话,旨在帮助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春期的变化,更好地学会与异性同学友好相处。下列可能属于讲话内容的是(     )

    ①我们对异性的朦胧情感是真正的爱情,不需慎重对待

    ②男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③与异性交往会产生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妨碍我们的身心健康

    ④与异性相处,需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 17、2023年3月,京津冀消协组织发布“盲盒”消费调查结果显示,盲盒能满足好奇心增添生活乐趣,备受年轻人青睐,但是有部分商家掺杂使用期限较短或三无产品进行售卖。对此,未成年人应(     )
    A、克服好奇心理,坚决抵制盲盒 B、严格执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C、学会理性消费,不能人云亦云 D、追求新鲜感,多多购买盲盒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此,八(3)班同学开展“书写时代答卷”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问需于民“两会”答卷】

    材料一   我国一直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老百姓说话”是“两会”代表委员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他们的议案、提案和建议承载着满满的民意。

    (1)结合材料一思考,“民生幸福答卷”体现了哪些制度?

    (2)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请你思考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增效为民政府答卷】

    材料二   百姓有关注,政府有回应。政府聚力提质增效,答好百姓“民生之问”。

    时代答卷二:增效提质卷

    答题人:国务院

    ◎针对就业压力凸显,强化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开展国务院大督查;

    ……

    (3)作为青年一代,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向我国政府提建议。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生小云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爸爸和妈妈开办了一个水果加工厂,是县里的纳税大户,爸爸今年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哥哥今年光荣参军入伍;每天吃完早餐后,小云去上学;五一时,小明的奶奶和伙伴们一起参加广场舞比赛。

    (1)小云一家人的幸福生活,体现了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材料二   今年春节假期,“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众多自媒体竞相跟进炒作,衍生出“秦朗舅舅”“西场小学”等多个话题。2024年4月,警方调查后通报“在巴黎拾到小学生秦朗作业本”视频系编造,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行政处罚。涉事博主多平台账号被关停。

    (2)请你运用法治与自由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涉事博主的言行进行评析。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漫画

    材料二   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一周年纪念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开展了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1)、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观点?
    (2)、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在“宪法宣传周”中,如何增强宪法意识?(至少写两点)
上一页 295 296 297 298 2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