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年4月25日,神舟____、神舟____两个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会师,这是中国航天第6次“太空会师”。(  )
    A、17  18 B、18  19 C、19  20 D、20  21
  • 2、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为广大适龄幼儿享有公平的____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
    A、人格尊严 B、受教育 C、政治 D、人身
  • 3、2024年7月31日,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____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游泳队赢得本届奥运会首金。(  )
    A、郑钦文 B、孙洋 C、潘展乐 D、张雨霏
  • 4、材料  大国发展经纬万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上,中国用一个又一个五年,在时间画布上挥洒出波澜壮阔的长卷。“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在全局中定位、从战略上着眼、以人民为旨归,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中国人民的奋进与跋涉尽在其中。

    【在全局中定位】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份优势作用于规划,映照在两条轴线上:一条是横轴,“全国一盘棋”;一条是纵轴,“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四五”的五年和“两个一百年”的内在逻辑相互叠加,环环相扣,成为中国规划一大特色。

    【从战略上着眼】机遇来源于战略,战略由规划导向实践。形势越是错综复杂,越要牢牢把握住战略和规划的关系。“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我国的影响”“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对时势的敏锐一以贯之,对发展方向的笃守一以贯之。

    【以人民为旨归】脚步丈量国情,笃守人民至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也是这位“黄土地的儿子”失志不移的坚守,知民情、汇民智、聚民力,“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今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牵引着国家发展规划的书写,融汇于中国建设的浩荡征程。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分析【在全局中定位】,请你解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蓝图是什么,并写出现阶段实现这张蓝图的具体战略安排。

    蓝图


    战略安排


    (2)、思考【从战略上着眼】,为“适应形势变化”,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正确面对机遇与挑战。(三点即可)
    (3)、品读【以人民为旨归】,请你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知识,对应完成以下读书笔记。

  • 5、材料  从中国村的汉服展示到联合国村的全球议题讨论,从阿拉伯语村的民俗体验到俄语村的文化沙龙……这就是吉林外语大学的“跨国课堂”。通过26个场馆,学校将世界“搬”进校园,用沉浸式教学培养“通语言、懂文化、有情怀”的外语人才。

    多语种演讲比赛、联合国模拟法庭、“大使讲坛”专题讲座、外语教师交流会……每一次演讲、每一次辩论、每一场比赛,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用外语传递中国故事的使命与责任。从“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升级为“讲好中国故事”,为学生未来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坚实的基础。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分析: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中华文化,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

  • 6、材料一  3月25日至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在海南举行.习近平主席曾深刻指出:“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2025年4月,习近平主席成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访从全球视野看待周边,以周边外交辐射全球,生动诠释了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精神要义,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是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的生动实践。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结合材料一,“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各国间要如何交往才能让世界更好?(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请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所倡导建设的“五大家园”中任选其二,并对应写出中国的具体实践。
  • 7、

    仔细观察上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从图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2)、请你为中国“灯塔工厂”的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8、图中“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发放表明(   )

    ①公民享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②只要你有困难就可以获得特权

    ③特定人群权利受国家特殊保护

    ④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体现了平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在贵州岑巩,多名同学在支教老师影响下,立志成为家乡教育的播种者;在四川凉山,彝族孩子在支教老师带领下朗读文章、品悟生活;在云南景东,受助学生给支教团来信,希望将来有能力,把感受到的关爱传递下去。这些场景启示我们要(   )

    ①培养亲社会行为,参与社会实践

    ②发展和成就自己,倾力奉献社会

    ③积极传播正能量,主动承担责任

    ④挥洒青春的热血,仅能通过支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沉浸式的演出,一场古今交织的展览……这些消费形式不仅成了年轻人情绪的“解压阀”,也使生活更有趣,让年轻人在体验中一步步构建起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更加关注自身情感体验和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   )

    ①可以无限制地满足欲望

    ②让人慰藉情感治愈心灵

    ③促进年轻人的精神发展

    ④利于激发正面情绪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大学是青年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志同道合的朋友、引路人生的老师,都是不可或缺的成长支持系统。然而,在调研访谈中却发现,一些大学生回避与真实世界的交流,在虚拟世界中“挥斥方遒”,现实社交意愿偏低。这种现象提示我们(   )

    ①要多与生活中的人交往

    ②要规避网上交往的弊端

    ③网络社交必然超越现实

    ④虚拟交往终要回到现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对于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强调“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   )
    A、劳动只能创造精神财富 B、学生热爱劳动无需学习 C、美好生活要靠劳动创造 D、劳动一定让人完美无缺
  • 13、传统上,人们谈到国际公共产品,主要指的是涉及全球安全、经济稳定、环境保护等需要国际社会协调与合作的机制和行动,自在惠及多个国家甚至全球。近年来,一些中国理念和倡议被广泛传播和共享,具备了国际公共产品的鳳性。这说明(   )
    A、世界各国可以照搬中国方案 B、中国已能决定世界发展方向 C、世界各国必须以中国为榜样 D、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智慧
  • 14、2024年以来,中国积极推广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进一步便利了中外人员往来。接下来,中国将出台更多政策,让中国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这些政策主要顺应了当今世界特点中的(   )
    A、开放、紧密联系 B、自主、自由互通 C、包容、共同发展 D、团结、密切往来
  • 15、2025年5月17日至18日,贵州民族大联欢、贵州民族团结大巡游在贵阳举行。大联欢中各民族唱响团结歌、舞动民族魂,大巡游时各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共同绘就了一幅“民族大联欢,全民共欢腾”的生动图景。此次盛会展现了(   )
    A、各民族之间毫无差异的文化 B、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其乐融融 C、各民族追求同步富裕的期盼 D、各民族形成的统一风俗习惯
  • 16、截至2024年10月,我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居环境也不断提“颜”增“质”。这些发展成果的取得,直接得益于我国(   )
    A、引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D、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
  • 17、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2024年,人民法院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依法从严从重惩处一批重大恶性犯罪,加大对腐败、电诈、毒品、跨境赌博、危害安全生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惩治力度,全国刑事案件数创本世纪以来最低。材料表明我国法治(   )
    A、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所有权益 B、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C、彻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D、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完全平衡
  • 18、今年以来,从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再到多部门联合出台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促消费政策持续加码。这可以更好地满足(   )
    A、生产者对市场经济主导的意愿 B、消费者对物质生活的盲目追求 C、商家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19、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要求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今年,将开展规范管理提升年行动,进一步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办学行为。直面群众关切,我们应按要求持续开展(   )
    A、阳光招生 B、掐尖招生 C、跨区招生 D、选拔招生
  •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关注国家制度,了解国家发展”为主题开展学习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

    【环节一】知识抢答

    在知识抢答比赛中,老师出示了两条关键信息:

    第一条:内蒙古: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服从中央领导
    第二条:村委会和居委会:自我管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环节二】评选议案

    在“模仿人大代表向人大会议提议案”环节,亮亮同学的议案被评为“最能代表人民群众心声”的议案。

    【环节三】答疑解惑

    老师让大家说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同学们共同讨论。

    小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妈妈想利用家中多年的积蓄,与舅舅合伙开办一家服装厂,但是,妈妈担心国家对私营经济的政策会发生变化。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吗?”

    (1)、请你根据【环节一】中的两条关键信息,写出对应的制度名称。
    (2)、根据【环节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使自己的议案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做?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打消【环节三】中小明妈妈的顾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