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评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河南省新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河北省秦皇岛抚宁区台营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1、下图是一幅社会关系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人的身份是通过血缘关系来确定的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不论社会关系如何变,个人的身份不会改变
④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宣讲“三农”政策、体验田间劳作、手绘和美乡村、开启助农直播……2024年暑假,江苏大学54支专项实践团队、近500名青年师生奔走在田间地头、村屯农家。完成下面小题。(1)、江苏大学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 )
①认识社会,获得社会经验
②放弃学业,实现人生价值
③感受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④动手实践,掌握各种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大学生实践团干起了直播带货“新农活”,巴林左旗两场直播最终成交333单,总收益14436.7元。这表明( )①网络能够代替现实人际交往
②网络丰富了农产品的销售方式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④网络改变了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2024年的5月15日是第31个国际家庭日,其主题被设定为“一家互相伴,共筑家温暖”。下列对这一主题内涵理解正确的是( )
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关爱和理解
②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陪伴,永远不分离
③倡导共同努力营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④深刻表明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4、为传播中华书法艺术和春节文化,倡导和谐家风,春节前夕,某县文化部门在文化广场举办“弘扬好家风·送福迎新春”书法楹联展暨写春联活动。下列对联符合家风主题的是( )A、上联:德勤孝义传家宝;下联:和善诚信处世风 B、上联:造林植树山川秀;下联:种草栽花庭院香 C、上联:辛勤育得花朵艳;下联:汗水换来桃李香 D、上联:少年不经勤学苦;下联:老来方悔读书迟
-
5、【预防犯罪健康成长】
法治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以下是李某所犯的错误及其对应行为的性质、受到的处罚:
李某所犯的错误
行为的性质
受到的处罚
七年级时他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夜不归宿
①
纪律处分
18岁之后,他破坏铁路封闭网
一般违法行为
②
20岁生日那天,他醉酒闹事,将一人捅成重伤
③
④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2)、为防止同学们走上李某同样的道路,请你给他们提出忠告。(3)、社会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哪些法律救助依法维权。 -
6、
八年级(2)班围绕“社会生活讲道德”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
【活动一学榜样人物】小林被评为校园“道德之星”,下面是同学对他的讨论。

(1)结合对话及尊重他人的相关知识,请你续写小壮的话。
【活动二品传统经典】
同学们一起重温了中华传统经典《三字经》(部分)和新时代《文明礼仪三字经》(部分):
《三字经》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文明礼仪三字经》
见师长,要行礼。用尊称,勤问好。
立和行,要稳健。穿衣服,要整洁。
爱花草,不攀摘。爱公物,不涂刻。
(2)从中华传统经典《三字经》到新时代《文明礼仪三字经》,如何做文明有礼青少年,请你提供金点子。
【活动三评人物行为】小楠请大家一起分析漫画《诚信考试》。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上述人物行为进行评价。
-
7、
八年级学生小安平时喜欢记录自己的生活,下面是小安对自己生活中一些事情的记录:
【记录一】
小安根据生活轨迹及其对应的生产运营厂家(部分)画了一副流程图:

(1)从小安画的流程图中,你能感悟到我们与社会的哪些关系?
【记录二】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两次志愿活动,第一次是在市图书馆协助管理员整理图书、清理杂物;第二次是在社区向居民宣传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2)请你谈谈参加志愿服务对小安成长的意义。
【记录三】
新媒体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查阅学习资料、发视频跟帖、双11熬夜在各直播间抢红包……。
(3)请你从个人角度就如何规范使用新媒体提出合理化建议。
(4)无论是现实社会生活还是网络生活,我们都要遵守社会规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
8、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发布。他们有的战斗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第一线,英勇无畏,不怕牺牲;有的冲锋在抗洪抢险最前沿,迎难而上;有的扎根国门边境,默默守护……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都用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他们( )
①这样做是岗位要求,无可厚非
②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③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④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合理的评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9、“新时代好少年”覃敏傲,作为学生,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作为海淀区第七次少代会代表,他积极开展访谈,聆听同学心声,编写提交提案;作为校天籁合唱团主唱,他参加并出色完成了演出任务。由此可见( )
①在社会舞台上,覃敏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荣誉
④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初中生小朋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偷窃后,悄悄在手机上写下“你的钱包被偷了,小偷正在向车门口移动”给失主看,随后失主悄悄报警,这一机智做法最终不露声色地帮助公安机关抓住了窃贼。这一事件告诉我们要( )
①采取机智灵活方式与违法犯罪作斗争
②学会维权,依法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③增强法治观念,积极改进社会规则
④见义智为,依法维护他人的正当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1、李某在校期间沉溺网络,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多人,社会影响十分恶劣。被警告后又在赌博网站上参与网络赌博,最终被警方依法逮捕。这警示我们( )
①避免使用网络,远离犯罪
②远离不良行为,依法自律
③维护合法权益,善于斗争
④认清违法危害,严于律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在一辆列车上,王某因抽烟触发动车烟雾报警器,被铁路公安机关处以罚款500元。这警示我们( )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有不良行为必然会触犯法律
③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④要认识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下列做法与其所属的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有( )
①张某与某公司签订合同,该公司收款后只发了一半的货物--刑事违法行为
②李某等人观看比赛时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行政违法行为
③孙某将车长时间停在禁停路段--一般违法行为
④王某为讨要被拖欠的工资,绑架了公司老板--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小敏平时喜欢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到处传播,这天她找到了小星向他打听其好朋友的考试成绩,小星知道好朋友成绩却选择了隐瞒。对于小星的做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有( )
①正确,尊重了朋友的隐私
②正确,运用了诚信智慧
③错误,对他人应坦诚相待
④错误,没有恪守诚信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学位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学位获得者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以及学位授予单位非法授予学位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要求我们( )A、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B、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C、与人交往以诚为本 D、要做到一诺千金
-
16、小路要录制以“文明有礼”为主题的宣传视频,下列场景能入选的有( )
①小强在班内爆粗口,恶语伤人
②小刚在参加同学聚会时衣冠整洁、举止得体
③亮亮期中考试没考好,回家冲妈妈发起了脾气
④小佳去老师办公室,进门前先敲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如果要给下列四幅漫画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遵守规则,完善社会制度 B、维护秩序,建立统一标准 C、尊重他人,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
18、下列名言哲语与其所蕴含的道理对应正确的有( )
序号
名言哲语
道理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学会换位思考
②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学会平等待人
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会欣赏他人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以下是小梅浏览网页时看到的某位网友的心情分享:暑假时我和老师一起进行社会调查,期间学到了很多。调查完成后我给老师发消息说:“感谢您愿意带我做调查,帮助我成长。”老师却回复道:“要谢谢你的参与才对。”老师的暖心回复让我感到了被认可、被尊重。从中我们能感受到( )
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②尊重能减少摩擦,消除隔阂
③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④被尊重时我们会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某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xx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后的条例主要对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强化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保障力度等作了规范。由此可见( )
①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规则是人们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③规则会随着实际生活的变化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