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以下激发潜能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②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③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④每天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是有潜能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2、面对初中生活的新挑战,我们不应该(     )
    A、主动调整生活节奏 B、做好心理调适 C、学会主动沟通 D、逃避退缩
  • 3、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

    ①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②促进自我发展

    ③使自己没有缺点④使我们成为完美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启示我们需要(     )
    A、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B、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C、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D、经常自我检查,自我反思
  • 5、“小学印象模糊,大学印象不深刻,唯独中学在的人生中留下抹不去的记忆。我后来能做点事情,与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曾深情回忆自己的科学起航原点。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
    A、小学时代留下的记忆太少 B、大学时代逐渐失去对事物的好奇感 C、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 D、中学时代是比大学时代更重要的阶段
  • 6、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们对新环境、新生活必然有新感受。下列同学的感受和打算正确的有(     )
    A、陈明:由于初中的学习科目多了,我们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于学习 B、王华:我觉得初中的学习难度加大了,我要多参加课外辅导班来提高成绩 C、李丽:我要珍惜初中的新起点,积极适应新环境,努力学习 D、张华:初中的同学都很优秀,我感觉自己压力很大,不想和他们交往了
  •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你好,寒冬将至,学校特意为你准备了暖冬棉衣,请你前往“爱心超市’挑远你喜欢的款式并提交衣服尺码……”这份“冬日温暖”,正是安徽师范大学开展的“暖冬行动”之一。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该校借助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让“暖冬行动”精准无声。无须学生自主申请,学校就可以精准确定需要御寒物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收集学生的款式和尺码,并及时采购,最后组织志愿者将37件羽绒服和110件羽绒被悄悄送到了学生宿舍床铺上。

    此外,学校还根据智慧资助大数据平台采集的日常消费情况,自动识别出生活中暂时出现困难的学生,为这些学生发放了金额不等的生活补贴。

    结合材料,运用尊重他人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暖冬行动”的看法,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尊重他人。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在校内一处荒地上开展垦荒种地劳动实践活动。目前,已经开垦出荒地1.5亩,“种植园”也初具“规模”,百合、芍药、月季、虞美人、木槿、薄荷……栽种的植物达百余种,成为深受学校师生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1)、请你说说栽种花卉的劳动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学校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意义。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调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进规则是对原有规则的彻底否定 B、体现了犯罪的本质是社会危害性 C、警示未成年人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 D、未成年人违法要受到刑事处罚
  • 10、王先生在某健身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王先生要求退回相关费用,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先生依法维权的途径有(     )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强行索赔   ②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张某因嫌所住小区楼下有人跳广场舞太吵,于是往楼下扔鹅卵石,先后砸坏17辆私家车,车损达2万多元。后张某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由此可见(     )

    ①凡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②公民应自觉学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③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公民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12、下表是16周岁的吴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吴某的违法行为可能是(     )

    吴某的违法行为

    违反的法律法规

    受到的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

    拘留3天,罚款200元

    A、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B、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 13、2018年2月9日9时30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院第二法庭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放火、盗窃一案,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莫焕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二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在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
    A、主刑:剥夺政治权利;附加刑:罚金 B、主刑:死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罚金 C、主刑:死刑;附加刑:罚金 D、主刑:死刑;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
  • 14、2021年12月,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成都市“四个十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评选出曾和陶等10名2021年度成都市“十佳志愿者”。向志愿者学习,我们可以(     )

    ①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共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②参加校外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只关注个人成长

    ③参加博物馆宣传活动,领略现代文明,增长知识

    ④到图书馆、纪念馆等场所参与管理图书、维持秩序等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近年来,在不少公共事件中,有关部门要花费大量精力辟谣。下列辨别网络谣言的方法与技能正确的是(     )

    ①看信息是否是名人所发,名人所发的就认可

    ②看信息的来源是否是权威媒体和部门官方网站,是就可信

    ③看信息的传播范围,传播范围广的就可信

    ④看信息的内容,过度夸大、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近几年来,短视频风靡一时,各短视频平台上纷繁多样的视频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对此,我们应该(     )
    A、抵制短视频,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B、学会辨析信息,传播社会正能量 C、提高媒介素养,坚决抵制互联网 D、保护个人隐私,少看不健康内容
  • 17、“来领一个吧,扫码就送!”不少城市的车站和商场周边,有人手里拿着玩具,逢人就邀请扫码。殊不知,要想领取玩具,远不止扫码那么简单……面对此类“扫码就送”的邀请,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A、可参加,如此活动暖人心 B、多支持,助人为乐是美德 C、要拒绝,所有扫码皆陷阱 D、须警惕,个人信息易泄露
  • 18、2023年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在梦天实验舱通过网络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说明(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③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④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为传承革命精神,感受光荣历史,在实践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游学活动。该活动(     )

    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

    ③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④能使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人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因此,人的发展、人的素质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需的物质和文化条件。”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

    ①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社会只提供给个人物质支持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