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已由开始时的430万减少到373万,其中正规军由230万减少到150万。由此可见,“战争形势变化”指的是( )A、国民党军队从战略进攻转入全面防御 B、人民解放军彻底掌握了战争的主导权 C、人民解放军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过国民党军队 D、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迅猛减少
-
2、1947年至1949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累计达148万人,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还有700万民工随军征战。据此可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积极性
-
3、如表为近代晚期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 )
阶级
占乡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地主、富农
<10
70-80
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
>90
20-30
A、彻底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B、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D、推行减租减息的政策 -
4、著名作家朱自清在1946年写道:“……艰苦抗战,一般的人都挣扎的生活着。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都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绘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的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声声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对朱自清所说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D、1946年7月,闻一多、李公朴因抗议国民党内战行为,遭到特务暗杀
-
5、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违背“双十协定” 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
6、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大别山地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
7、1945年8月28日,蒋介石召集干部会议,讨论对毛泽东来重庆后的方针,确定:“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蒋介石在策划(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进攻中原解放区 D、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
8、阅读歌词,回答问题。
歌词一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词二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歌词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词四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歌词五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
(1)、歌词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歌词二中“突破四道封锁墙“后,红军面临着怎样的境地?(2)、歌词三中,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歌词四唱出了转移途中哪两件重大事件?(3)、歌词五中“大会师“有何历史意义?从红军“去远方“到“大会师“说明了什么? -
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重要方针。
材料二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1)、材料一中的“紧急会议“通常被称作什么?这次会议确定了怎样的方针?(2)、材料二所示歌谣涉及哪些历史事件?(列举三个即可)写出其中两个事件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南昌打响第一枪“到“井冈山上朱毛和“,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探索过程说明了什么? -
10、历史之美,如诗、如歌、如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是20世纪20年代传唱的一首歌的歌词: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材料二赵云霄烈士怀孕四个月时不幸被捕,生下孩子不久后英勇就义,时年23岁,牺牲前给女儿留下一封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
……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又]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你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血泪而[书]成……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三月廿四日
——摘编自《红色家书——革命烈士书信选编》
材料三大会师(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首歌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而作的。该事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歌词中“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史实依据。(2)、民国十八年是公元多少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赵云霄被捕牺牲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首乐曲歌颂的历史事件。(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历史感悟。 -
11、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些遗存的图片。当时有歌谣唱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些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播撒了持续革命的火种 C、彻底摆脱了“左“的思想影响 D、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
12、《四渡赤水出奇兵》的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所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A、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B、乐于吃苦、不怕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C、紧密团结、患难与共的集体主义 D、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
13、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赞颂了工农红军( )A、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C、红色政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 D、在艰难的斗争中走向了成熟
-
14、下表内容是一些国际记者、作家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埃德加·斯诺
“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索尔兹伯里
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
史沫特莱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其历史意义
安东尼
“是现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锻炼以后中国领导人的熔炉“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
15、赣南虽然山多,但山间溪谷多冲积成局部平原,颇宜于耕种。瑞金就是一个“种一年吃三年“的好地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下列革命根据地,以瑞金为中心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16、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红军长征斗争 D、领导工人运动
-
17、据下表可知( )
时间
内容
1927年
三湾改编确立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1928—1929年
陆续制定有关人民军队建设的某些原则,如“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
1929年底
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中国共产党重视军队建设 B、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影响深远 C、国民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拉开序幕 -
18、1927年,一声枪响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秋收起义
-
19、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毅然于1928年底发表通电,宣告东北“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此举表明( )A、国民革命以失败而告终 B、国民政府完全实现全国统一 C、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D、东北三省宣告中立
-
20、下列各项是四位同学对下表中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时间
1927年4月
1927年4月后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5.7万
1万多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