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图为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这可用于研究我国( )
A、蓝田人的生产生活 B、史前时期的制陶技术 C、青铜食器的冶铸水平 D、瓷器用具的烧制工艺 -
2、假如你穿越到 70万——20万年前的周口店,成为一名北京人,以下哪项行为符合当时的真实生存状态( )A、开垦土地,在洞门口种植小麦 B、挑选漂亮的贝壳,和相邻部落交换工具 C、保存好天然火种,夜晚用它驱赶野兽、加热食物 D、把石头磨成规整的石斧,用来砍伐大树建房屋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子曰:“爱人”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材料三 联合国对儒学开始重视,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许多国家对普及儒学的新举措……都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
——《儒学在港澳台和海外的新际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属于什么学派?请你列举任意一项思想主张。(2)、材料二中的“子”是指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如果我们要了解他更多的思想,可以查阅哪本书?((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一种什么现象?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
4、《论语》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
(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5、成语“纸上谈兵”,出自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
(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7、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商朝。
(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8、辨析改错题,正确在( )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禹采用疏导的方式治理了水患。( )_________改成_________
-
9、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 )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②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0、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右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
11、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其目的主要是 ( )
①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 ②维护周天子的利益③左右天下,号令诸侯 ④保护人民财产安全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
12、下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 ( )
A、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 B、夏桀的残暴统治 C、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 D、大禹治水的经过 -
13、下图所示文物共同印证了商周时期 ( )
A、社会经济繁 B、中央权力集中 C、社会局势稳定 D、青铜工艺高超 -
14、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的重器。在一些典章制度以及册封、祭祀等重大场合中,青铜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材料表明了 ( )A、鼎制作工艺高 B、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C、鼎制作数量稀有 D、鼎主要用于日常的生活
-
15、下图是西周政治制度示意图,人物身份自上而下对应正确的是 ( )
A、周王—卿大夫—诸侯 B、国王—诸侯—卿大夫—士 C、诸侯—国王—卿大夫—士 D、诸侯—卿大夫一士一周王 -
16、“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与(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7、炎帝陵和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炎帝黄帝 ( )A、发明农耕、船只 B、礼贤下士,选贤与能 C、大败蚩尤走向联合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18、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B、
C、
D、
-
19、同学们搜集到有关山顶洞人的如下资料,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考古工作者的笔记 B、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 C、遗址中出土的骨针 D、山顶洞人生活想
-
20、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图片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其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