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924年1月,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侯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这表明 (   )
    A、中华民国成立 B、国共合作实现 C、北伐战争开始 D、黄埔军校建立
  • 2、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决定让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说明本次大会主题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开展北伐战争 C、讨论国共合作 D、宣布改旗易帜
  • 3、 “这一条约还不同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一方面,条约没有规定割让领土、开放口岸的条款;另一面,却进一步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这一条约     (   )
    A、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开启列强资本输出的先例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4、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   )

    ①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开创了用条约的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

    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开始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

    ④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5、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6、维新派只能在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的帝党官僚这个狭小圈子里转来转去,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C、没有得到人民的响应 D、变法措施急于求成
  • 7、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带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材料描述的是戊戌变法的     (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8、下图为1899年发表的漫画,上面各国正在瓜分中国这块大蛋糕,而右下角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则举着刀大喊:“都别动,我也要加入盛宴,你们认为一个菲律宾就能满足我吗?”据此可知,美国在中国     (   )

    A、操纵三国干涉还辽 B、强租九龙、威海卫 C、提出“门户开放” D、划分福建为势力范围
  • 9、 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

    李云:我接台湾巡抚来电,闻将让台湾,台民鼓噪,誓不肯为日民,

    伊云:听彼鼓嗓,我自有法。

    李云:此话并非相吓,乃好意,直言相告。

    伊云:我亦闻此事。

    李云:台民戕(杀)官聚众常事,他日不可怪我。

    伊云:中国一将治权让出,即是日本政府之责。

    A、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侵占台湾 B、清朝官员为虎作伥加速台湾沦陷 C、台湾已经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
  • 10、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帝为悼念率领北洋舰队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与同舰言兵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而写。这位民族英雄是     (   )
    A、关天培 B、左室贵 C、丁汝昌 D、邓世昌
  • 11、 “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让我们透过李鸿章的洋务历程,体验洋务自强的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目睹了而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饱,战守攻具,灭下无敌。”

    ————摘编自张明林《换一只眼睛看历史: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使用建议:诊断区·检测薄弱(上分区·标足控制:检收区·稳步提分材料二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主要活动一览表

    1865年

    设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于上海

    1872年

    委请建中国轮船招商公司:1873年,中国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排商局成立

    1876年开始

    派福建超政生出洋学习,1877——1890年共派三批海军学员赴英国学习

    1878年

    筹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粉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1880年

    在天津创立北洋水师学堂

    1888年

    北洋舰队正式成立

    材料三  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洋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中国资本能控败洋商,这在当时营被视为“创建之事”。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一例,并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在其他方面的强国举措。
    (3)、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经济方面起到的作用。
  • 12、 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人侵新疆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1884年法国进犯台北。这说明这一时期     (   )
    A、边疆危机十分严重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列强军事力量弱小 D、清朝成为“洋人朝廷”
  • 13、 “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的运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 B、剖析了洋务运动发起的原因 C、阐释了“以夷制夷”的思想 D、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4、 1853年,太平天国当局通知访问天京的英国公使:准许来华经商,惟警告英国不准再卖鸦片,且不承认英国与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61年,英国派人到天京提出平分中国、帮助打倒清朝的谈判,遭到太平天国当局的拒绝。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具有     (    )
    A、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C、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D、成熟的近代外交理念

    总上分点4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 15、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思维导图,此图不能说明     (   )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C、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 16、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趁火打劫”“强迫签约”“劫掠空前”等信息相关的史实是     (   )
    A、英军攻陷定海 B、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C、俄国侵占大片领土 D、日军占领大连
  • 17、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是我国的重要文物。流失海外百年之后,部分善首钢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中国,而龙、蛇、羊、鸡和狗五尊善首至今尚未回归。下面是我国近年来陆续追回的十二生肖钢首的一部分,这些钢首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展现了我国铸造技术的先进 B、揭露了英法联军的侵略暴行 C、凸显中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 D、了解清末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
  • 18、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南京条约》并未结束中国人和欧洲人之间的摩擦,为增加贸易量,欧洲人想要更多的让步,因此,1856年再次爆发战争就毫不奇怪了。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是 (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鸦片战争的影响 C、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19、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尽管表面上清王朝仍继续维持其统治地位,但在许多方面不得不受制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西方列强掠夺和奴役的对象。这表明中国     (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C、开始进入近代社会 D、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20、下表是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表,表格中的数据变化与《南京条约》中哪一内容有直接关系     (  )

    货物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后的新税率(%)

    棉花(扭)


    24. 19


    5. 56

    本色洋布(匹)


    20. 74


    5. 56

    A、割香港岛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战后赔款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