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人用《增广贤文》中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评价洋务运动。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       )
    A、师夷长技以自强、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 B、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办中国近代工业 C、维护清朝统治、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开辟近代化道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
  • 2、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说法中不能给该观点提供论据的是(       )
    A、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的输入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D、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
  • 3、中国禁烟后,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及鸦片贸易集团立即致书英国政府:“中国方面的无理举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这里的“无理举动”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C、义和团摧毁铁路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4、

    追求解放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的解放】

    材料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的扩大能够促进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伴随着市场交换活动的频繁展开:在工业、农业等领域,生产组织形式也发生着变化,在传统生产方式仍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

    ——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西欧在农业领域出现的“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写出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社会性质。

    【人性的解放】

    材料二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此稍治史学者所能知矣。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2)据材料指出文明演进的总因是什么?结合所学“古学复兴”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为什么说这一事件带来了“人性的解放”?

    【距离的解放】

    材料三 它打破了以往大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

    ——摘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它”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导致“它”与“古学复兴”运动两者产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 5、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国先民的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三 (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西汉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 6、1851年,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诞生;1863年,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诞生;1864年,在伦敦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组织“第一国际”。这表明(     )
    A、工人运动出现联合斗争趋势 B、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C、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D、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了现实
  • 7、进入19世纪,从前习惯于做农活的工人们很快明白季节、日出日落和气候波动不再决定劳动日程了。相反,钟表、机器和车间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工厂制度的确立 B、计时工具的改进 C、环境污染的加剧 D、福利政策的推行
  • 8、下图是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哈格里夫斯 C、蒸汽机出现前工业领域的动力是机械力 D、凯伊发明飞梭是工业革命的标志
  • 9、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
    A、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C、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D、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应依次填写的内容是(     )

    A、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废黜詹姆士二世 B、议会重新召开、查理二世复辟 C、查理二世复辟、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D、议会重新召开、废黜詹姆士二世
  • 1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巢灭、被奴役、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要素。”下列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土著居民的被巢灭、被奴役、被埋葬于矿井”的根源是美洲发现了金银矿 B、“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指的是罪恶的奴隶贸易 C、“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主要是因为印度人民的反抗 D、文中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范围指的是欧洲、亚洲和非洲
  • 12、观察以下14-16世纪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示意图。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神权意识的加强 B、人文主义的强化 C、绘画技术的提高 D、浪漫色彩的出现
  • 13、大化改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例:在没有外力强迫的基础上,一个国家能够如此主动、深入而全面地学习另一个国家,“脱胎换骨”“重新做国”。材料中“重新做国”是指(     )
    A、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B、进入幕府统治期 C、确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D、生产力极大提高
  • 14、当阿拉伯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形成了新的观念和新的行为规范,阿拉伯社会就有了秩序,和平就取代了冲突和争斗,阿拉伯人就进入了穆罕默德所说的“文明时代”。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伊斯兰教(     )
    A、使阿拉伯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 B、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C、有利于阿拉伯学习欧洲的文化 D、推动实现阿拉伯国家的统一
  • 15、“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提出这一观点的哲学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 16、“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这说明雅典实行(     )
    A、独裁专制 B、民主政治 C、津贴制度 D、司法独立
  • 17、它的版图一度地跨亚非欧三大洲,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班牙、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是(       )
    A、拜占庭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阿拉伯帝国
  • 18、1901年,法国考古队在两河流域的苏撒遗址中发现了一黑色玄武岩圆柱,它的上面刻有用楔形文字写成的前言及法律条文,该法律条文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民法典》
  • 19、东汉初年,刘秀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下令释放奴婢,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减轻刑罚,赦免囚犯;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于是,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百家争鸣 C、楚汉之争 D、“光武中兴”
  • 20、《过秦论》中描述:“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灭亡的根本原因(     )
    A、农民起义和地方割据 B、外族侵略与战争频繁 C、秦朝的残暴统治 D、经济崩溃与财政困难
上一页 922 923 924 925 9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