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下列材料是对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相关描述。该段描述突出强调了洋务运动的( )
洋务派办的军事工业,全是官办性质,不但不能自主经营,而且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官僚衙门的恶习。以福州船政局为例,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它们的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管理水平远远低于国外的同类企业。在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中,这类问题也同样存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A、兴起原因 B、开展目的 C、失败原因 D、积极影响 -
2、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运动。下表反映了这两场运动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可以看出( )
项目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领导与组织
缺乏成熟的政治理念和组织纪律,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和持久的战力
政治目标
缺乏全面的政治改革方案和长远规划
军事行动
军事上的不专业性和战略短视
A、农民斗争缺乏规划 B、清政府的腐朽落后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自然经济的保守性 -
3、史料可以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以下可以作为研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一手史料的是( )A、《百家讲坛》相关讲述 B、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C、现代专著《火烧圆明园》 D、电影《圆明园劫难》
-
4、如图是清朝道光年间白银外流数额的统计图(单位:万银元)。据此判断,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
5、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很多杰出人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材料一 ①“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响之银”。
②“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③“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④“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永远站在时代潮流前面,与历史发展共同前进,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从来不以辛亥革命为终点,总是以革命事业尚未成功来激励革命,所以他能始终以鲜明的革命民主派立场,同反动派进行尖锐斗争,维护民主革命的旗帜。
——摘编自刘斐《学习孙中山为祖国统一奋斗到底的精神》
(1)、阅读材料一,依次填写对应正确的序号。人物
左宗棠
林则徐
邓世昌
谭嗣同
序号
(2)、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0字左右) -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圆明园虽然已经是一片废墟,但它的历史价值并不低于北京现存的任何一座古代建筑。因为在这里,任何一处断墙残垣、宫阙废墟,都是历史的见证,它们所诉说的是那一段中国历史上的屈辱岁月,使前来凭吊遗址的人能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也正是圆明园遗址的真正价值所在。
——孙金译《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摘编自《马关条约》
材料四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
——摘编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五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六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指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中1840年列强用“炮口逼迫中国”,其“逼迫”的根本目的何在?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什么变化?(2)、材料二中的圆明园毁于哪一场战争?据材料二,概括圆明园遗址的历史价值。(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反映了日本取得了什么侵略权益?与以往不平等条约相比,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什么转变?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图示显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①②处分别代表什么事件?指出材料四中曾国藩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所站的立场。(5)、材料五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洋务运动中,根据材料,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6)、根据材料六,概括康有为的主张。与材料五中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7)、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谈谈对这段历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识或感悟。 -
7、“这场运动是一次深刻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运动,打击了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材料叙述了这场运动的( )A、背景 B、特点 C、内容 D、影响
-
8、关于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没有彻底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B、抨击落后的封建统治 C、都是资本主义革命派领导 D、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
9、1915 年末,袁世凯下令以 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这一恶劣行径引发了( )A、护国战争 B、二次革命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0、学习历史要学会计算历史年代,请把“民国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A、1914年 B、1919年 C、1924年 D、1929年
-
11、《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B、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
-
12、广东中山市有三条马路以“三民主义”的纲领命名,其中两条为“民族路”“民生路”,另一条为( )A、人民路 B、民意路 C、民权路 D、民志路
-
13、清政府在多次与列强较量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 )A、清朝军队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的军事指挥不利 C、清政府闭关锁国 D、清朝封建制度腐朽
-
14、某一揭帖中写道:“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与此揭帖内涵最相符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救亡图存” D、“扶清灭洋”
-
15、“维新变法运动……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C、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
16、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号召变法图强,当时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湘学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直报》
-
17、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18、清末郑观应在一首诗中写道:“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这首诗描绘的是下图所示战争中的( )
A、丰岛海战 B、黄海海战 C、牙山战役 D、平壤战役 -
19、自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企业以后,民间办厂的风气一时席卷全国,尤其是当诸多达官显贵均投身于兴办洋务以来,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A、培养了一批近代化科技人才 B、一定程度抑制了外国经济的扩张 C、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启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
20、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这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创办这类工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