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近代一位绍兴的革命志士曾赋诗词明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位革命志士是( )A、徐锡麟 B、秋瑾 C、刘坤一 D、陈天华
-
2、下表为近代某条约的部分内容描述。该条约是( )
◎恐办“首祸诸臣”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 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3、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A、丁汝昌 B、陈化成 C、林则徐 D、邓世昌
-
4、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最终转化为一场社会变革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
5、1884年,为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取“故土新归”之意,建立的行省是( )A、西藏 B、新疆 C、台湾 D、西域
-
6、文物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符号和记忆,圆明园的废墟正是对历史的记忆与民族危亡的警醒。圆明园遗址警醒我们不要忘记的历史是( )A、英法联军侵华 B、八国联军侵华 C、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D、甲午中日战争
-
7、论从史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马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他(汉高祖)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请根据材料一,归纳出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这一状况是怎样造成的?(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出这两则材料的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有何共同之处?(3)、历史上将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什么?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材料二 在白寿彝的《中国通史》中这样记载着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面临的问题。
烦恼一:经过兼并战争,山东六国的国王都一个个变成了秦的阶下囚。面对如此巨大的历史性的胜利,秦王(嬴)政认为,如继续使用“王”号,远不足以显示其胜利者的威严及其至尊的地位。
烦恼二:秦始皇倚仗皇帝的无上权威,总揽朝政,“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不过,不管他怎样日夜兴作,“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但总不能事事躬亲,包揽一切。
烦恼三:在全国范围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地方统治形式呢?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材料反映出分封制有什么特点?(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秦王嬴政如何解决烦恼一、二的问题?(3)、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分析,秦始皇建立了什么制度来解决烦恼三?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材料二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1)、材料一中“王纲坠”“逞干戈(诸侯常进行战争)”反映了“周辙东(周朝都城东迁)”之后怎样的政治面貌? “五霸”泛指春秋时期称霸的诸侯,结合所学知识,“五霸”与”七雄” 各举一例。(2)、根据材料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并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作用。(3)、材料三中“民勇于公战”与商鞅变法中军事方面的哪一项改革直接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 -
10、简答题(1)、请在下图中的①、②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
(2)、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被称为“”; 向人们展示了夏商时期丰富多彩的古蜀文明遗址是;战国时期的屈子又名屈原,屈原等人创作出了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3)、春秋战国间学派繁茁,……其实卓然自树壁垒者,儒墨道法四家而已。结合所学知识,战国时期“学派繁荣”的局面是什么?分别列举“儒墨道法”四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各一人。 -
11、《汉书》记载,汉文帝诏曰:“道民之路,在于务本。朕亲率天下农……”这则史料反映了( )A、汉文帝提倡勤俭治国 B、汉朝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C、汉文帝重视农业生产 D、汉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12、象棋中,两军立营,相持对垒,中隔“楚河汉界”,色分黑红,为“九五”而战,战局中“斗智不斗力”,通力擒敌方之“将(帅)”。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春秋战国 B、商周之际 C、秦汉之交 D、三国魏晋
-
13、春秋时期,有些诸侯国在新征服地设县,由国君直接管辖;有些诸侯国在边境要地设郡,作为军队戍守防区。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将乡邑整编为县,又在新征服地设郡,由秦王任命官吏治理。这些举措的共同影响是( )A、延缓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B、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C、确立了大一统的集权体制 D、强化了君主对国土的控制
-
14、下列图片说明,商周时期青铜器( )
A、产量极高 B、铸刻文字 C、区分等级 D、种类丰富 -
15、中原地区陶寺遗址有彩绘龙纹陶盘,北方红山文化的玉器中有玉龙,三星堆遗址也出土了大量带有龙形象的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共同反映出中华文明( )A、多元一体 B、均衡发展 C、领先世界 D、开放包容
-
16、“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毛茸茸的手,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给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披上了一层文学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马坝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17、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史事
1839年6月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
鸦片战争爆发
1841年5月
三元里抗英斗争
1842年8月
鸦片战争结束,签订《南京条约》
1851年1月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6年10月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6月
签订《天津条约》
请回答:
(1)、从大事年表中找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可耻行径?(2)、从大事年表中找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事件。(3)、某同学把大事年表的鸦片战争爆发和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两个关联事件进行研究学习。这两个事件是怎么相关联的,请你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
18、对以下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的垦荒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B、元朝统一全国后创立行省制度 C、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D、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
19、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 )A、洋务运动客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 C、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0、据下图漫画可知,洋务运动( )
A、得到西方列强鼎力相助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统治 D、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