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小玲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网页中最有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张角、张道陵 B、项羽、刘邦 C、赵高、秦二世 D、陈胜、吴广
-
2、“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郡守 D、太尉
-
3、《墨子》中的《城守篇》详细介绍了城门结构、城池防御设施构造、弩机等器械制造工艺,这说明墨子注重研究( )A、治病救人 B、教书育人 C、军事技术 D、国家治理
-
4、有学者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爱人 B、为政以德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
5、《战国策·秦策一》记载:“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这反映了商鞅变法使秦国( )A、发展了文化教育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民族联系 D、实现了富国强兵
-
6、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能为该结论提供佐证的史实包括( )
①当时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②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③发明了新型的播种工具耧车 ④金属货币得到广泛使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7、“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这句话描述的是( )A、涿鹿之战 B、首领禅让 C、仓颉造字 D、大禹治水
-
8、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以下能够用来论证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遗址有( )
①河姆渡遗址 ②半坡遗址 ③良渚古城遗址 ④陶寺古城遗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9、考古学家在山西、河南的仰韶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蚕茧、丝织品残片,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 )A、种植作物技术 B、开凿水井技术 C、制作陶器技术 D、养蚕缫丝技术
-
10、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图像史料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宋史》中记载,上流社会对体育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如打球包括了鼓乐、服饰、仪式等等诸多程序和规矩,礼法森严。朱熹提出“修建射圈,提倡习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艺以及登山郊游,导引调息”的体育思想。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社”,如打球社、齐云社、角抵社、锦标社、锦体社、英略社等。宋代《齐云社规》记载蹴鞠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都城开封街市店铺甚至还专门出售一种儿童秋千,设计精巧,深受百姓喜爱。城市里也出现一些新的娱乐场所,将文艺表演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娱乐。
——摘编自周丛改《宋代体育的繁荣及其成因》
材料二 在忧患严重的不利情况下,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任选三个宋代“革命”举例进行说明。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画像石,是汉魏时期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时代风貌的宝贵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描绘了汉代纺织的工序:即调丝;络丝、并丝;踏机织作(使用了脚踏提综式斜织机)。

上排左侧为一酒肆,二人正在沽酒;右侧是一杂行,室内三人正在议价:中间一组人,正面谈交易。中排有人执物入市交易。下排右侧是一粮行;另外三对人,提秤称物。

描绘了孔子弟子曾参恭顺地跪坐在母亲身后,双手呈作揖状举至胸口,母亲坐在织布机前。上面刻有“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祇,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等文字。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以上三幅图所反映的汉代的时代风貌。(2)、结合材料说明汉画像石的史料价值。(3)、若要进一步研究汉代时代风貌,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的史料?请举例说明。 -
13、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开创者大都经历过称号从王到天王再到皇帝的变化过程,其中11个少数民族政权采纳汉代以来的五德终始说,标榜自身承继五德推移顺序,将政权置于中国正统王朝之列。十六国统治集团的做法( )A、有利于强化伦理秩序 B、消弭了各族间的隔阂 C、意在维护统治合法性 D、削弱本民族文化认同
-
14、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认为秦汉伎的乐器“并出自西域”“悉与书史不同”,又将秦汉伎改称为西凉乐。这反映了北魏的( )A、地域认同 B、民族政策 C、艺术审美 D、华夏观念
-
15、魏晋南北朝时期,《孝经》俨然成为显学,编纂家训、家规蔚然成风。如北齐颜之推编写的《颜氏家训》。这一时期,父子相传、世代相袭的儒学“家学化”风气炽盛。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官学教育的衰微 B、门阀士族的强势 C、基层教化的发展 D、玄学思潮的兴起
-
16、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
17、汉武帝之前,汉廷对诸侯王尚未有系统的教化。武帝统治早期,对诸使王教化表现出向制度化、规范化过渡的特点。昭帝之后,对儒家经义的掌握已成为判断诸侯王知识素养高下的标准之一。这反映出汉代( )A、注重利用主流观念渗透巩固统治 B、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C、郡国并行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选官制度不断走向成熟
-
18、如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汉代敦煌郡邮驿示意图。这反映出汉代( )
A、彻底解决汉初遗留的王国问题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河西地区经济从游牧转向农耕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
19、据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期,儒生在中央和地方任中、高级官僚的数量未占据绝对优势,相反,法吏官僚数量却较多。由此可知,当时( )A、焚书坑儒对后世影响较深远 B、统治策略具有一定务实性 C、法家思想动摇了儒学的地位 D、官僚政治的建设成效显著
-
20、某校高一学生开展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其中一个小组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变迁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D、中外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