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将下列相应的时间、条约、影响用直线连起来:

    1842年       《马关条约》       中国被割占领土最多

    1901年       《南京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8年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       《瑷珲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2、列举中国近代历史上由农民阶级发起的反侵略运动
  • 3、2020新年以来,钟南山、张文宏、李文亮等广大的医护人员用自身的行动不断感动着疫情期间的我们。弘扬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下列时代人物与其事迹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李鸿章--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B、邓世昌--抗击日本侵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 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参与戊戌变法,最后为变法而牺牲 D、聂士成----在天津保卫战中,抗击八国联军,最后壮烈殉国
  • 4、下面材料中的这份奏折文牍出自(     )

    六月奏报:现除暂存八箱外,计已化烟土,凑合前奏之数,共有一万九千一百七十九箱,二千一百一十九袋,其斤两除去箱袋,实共二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

    A、林则徐 B、曾国藩 C、邓世昌 D、李鸿章
  • 5、《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有
    A、《猛回头》《警世钟》 B、《革命军》《骆驼祥子》 C、《猛回头》《狂人日记》 D、《警世钟》《骆驼祥子》
  • 6、读书深入思考,通达真相、真理、真谛。下图是小明读过的众书中一本,该书讲述的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7、圆明园是清代最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一场战争中遭到焚毁。关于这场战争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A、爆发于1840年 B、侵略者占领了北京 C、邓世昌殉国 D、签订《辛丑条约》
  • 8、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称天王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
  • 9、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八国联军侵华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0、某学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 11、1901年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     )
    A、《黄埔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2、下图为小钟同学在学习近代史时做的读书摘要。由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读书摘要

    时间:1895年春

    地点:北京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意义: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虎门销烟 D、公车上书
  • 13、袁世凯一再践踏民主,使中华民国名存实亡。他在公开宣布恢复帝制前的独裁活动包括(     )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解散国会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废除民国纪年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4、近代有人主张“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力图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主要是因为这次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16、今年的6月26日是第34个国际禁毒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人生、绿色无毒”。在19世纪30年代面对鸦片泛滥,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形势,主持虎门销烟的禁毒英雄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魏源 D、曾国藩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原因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材料二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的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培养人才等等。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摘编自陈兰村等著《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级的愿望与要求。材料二中最能体现该阶级利益的是哪一项内容?

    材料三

                《民报》

    (3)《民报》是哪一革命组织的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阐发了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

    (注;图一为黄兴绝笔书;图二为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图三为清帝退位诏书)

    (4)根据材料四,在下面的史料分类中填入恰当的图片序号:影像史料:_______文献史料:________其中图二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么?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6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英国发动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事件?发动的根本原因的是什么?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这个地方……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摘编自1861年雨果给法国巴特勒上尉的回信

    (2)材料二中“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并举出相关史实证明其强盗行为。

    材料三   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湾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摘编自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3)指出与材料中“占上海”“割台湾”相关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相关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使得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4)材料四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9、1912年,宋教仁等革命党人将同盟会改组为(     )
    A、华兴会 B、国民党 C、光复会 D、兴中会
  • 20、如果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历史剧,下列可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威海卫战役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上一页 412 413 414 415 4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