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面是某同学在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处应填(     )

    A、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波兰 B、阿拉伯帝国波斯帝国英格兰 C、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德意志 D、东罗马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 2、有人称“雅典的民主政治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由此可推知雅典(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政治达顶峰却有局限 C、城邦民主改革失败 D、公民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 3、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材料二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材料三   大约在14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15至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1)、材料一中的城市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材料二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材料三中表明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4)、从工场主或农场主与雇佣劳动者的关系可以看出这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属什么性质?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
    (2)、材料二中,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了哪次改革?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对日本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被历史大潮所淘汰的主要原因。
    (4)、综上所述,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5、某中学九年级(1)班的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正在讨论查阅的资料,内容涉及封君与封臣、领主与佃户、城市的兴起、早期的大学等。由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上古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中世纪的西欧 D、封建时代的亚洲
  • 6、公元800年圣诞节的清晨,罗马城迎来了新的一天,这将是一个被永远载入史册的一天,因为一个庄严的时刻即将来临,一位伟大的君主将在这里戴上罗马皇帝的桂冠。这位君主是(       )
    A、克洛维 B、穆罕默德 C、查理曼 D、凯撒
  • 7、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地区(     )
    A、印度 B、罗马 C、埃及 D、巴勒斯坦
  • 8、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最本质的不同体现在(     )
    A、生产组织形式上 B、生产规模上 C、技术分工上 D、雇工素质上
  • 9、某同学在制作手抄报时列入了下列内容。该同学制作手抄报的主题应该是(     )

    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

    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

    A、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 B、阿拉伯帝国的全球扩张 C、印度文化的世界贡献 D、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 10、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             ,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歌词中的横线处应填写(     )
    A、《汉谟拉比法典》 B、《民法典》 C、《刑法典》 D、《商法典》
  •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秦国,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以期改变落后的状态。

    ——《大秦帝国之裂变》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勠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情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材料一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卫鞅的变法得到了哪位君主的支持?此次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一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卫鞅的变法?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事件使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2、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1)、与材料一中人物相关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更替首领的办法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从谁开始?
    (3)、材料三反映了西周初年实行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 13、如果把蓝田人、郧县人、大汶口文化、良渚古城、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人类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D、文化的发展
  • 14、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它们是(     )

    ①齐   ②楚   ③燕   ④晋   ⑤秦   ⑥吴   ⑦魏   ⑧赵   ⑨韩   ⑩越

    A、①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⑦⑧⑨ D、①②③⑤⑥⑨⑩
  • 15、制作陶器时,在陶器表面绘制出鸟、鱼、花等图案是下列哪一文化的重要特征(     )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结合所学,这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7、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图二史实发生的背景。

    (2)从“公车上书”的发生到《新青年》创刊发行,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请列举这一时期内“民族危机加深”和“近代化探索”的事件各一例。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族危机的加深与近代化的探索之间的关系。

  • 18、识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

    (1)写出洪秀全开始发动起义的地点。

    (2)写出太平天国的都城。

  • 19、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回望历史,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建立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哪里打响?次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标志着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诞生,请问该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被谁窃取?为限制其权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律文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什么性质的文件?

  • 20、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又兴起了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在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什么文件作为变法的依据?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什么?
上一页 411 412 413 414 4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