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 李鸿章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办洋务迈出的第一步是建立 (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京师同文馆 D、北洋水师提督府
-
2、同学们以“近代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英雄人物”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1)、探究一 【仁人志士分类】
请你对下表仁人志士进行分类(写序号即可),并说明分类理由。
①
邓世昌
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②
聂士成
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③
秋瑾
在安庆、绍兴起义中被捕遇难
④
林祥谦
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捕就义
⑤
杨靖宇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⑥
董存瑞
在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2)、探究二 【英雄事迹解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探究二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撰写人物介绍词。
(3)、探究三 【人物精神阐述】·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根据探究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革命领袖的精神永放光芒”这一观点。(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3、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体现出张自忠将军 ( )A、为理想而献身的品质 B、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 C、抗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D、刚正不阿的处事原则
-
4、老师让同学们围绕下图所示英雄人物撰写评语,下列最准确的是 ( )A、西安振臂惊寰宇,渭水挥戈震九州 B、长城血战驱倭寇,七七惊变铸忠魂 C、白山黑水铸忠魂,豪情壮志破寒烟 D、淞沪风云战火狂,孤城喋血护家邦
-
5、某一历史人物接受采访谈及1936年的某事件时说:“那时我不想和共产党军队作战”“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他说,“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 )A、谢晋元 B、李宗仁 C、蔡廷错 D、张学良
-
6、下图是李大钊烈士墓碑,碑额刻有一个红五角星。背面碑文评价李大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忠实、最坚决的信徒,是无产阶级战士最有力、最好的榜样。这样评价李大钊是因为他 ( )A、系统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 B、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C、领导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 D、猛烈抨击封建道德礼教
-
7、小丽同学搜集了与孙中山相关的对联,如果要为这副对联拟写一则横批,下面最恰当的是 ( )
共和告成,溯厥本源,首功自来推人世。
革命而往,无间终始,大年不假问苍天。
A、推翻专制 振兴中华 B、兴办实业 关注民生 C、创办军校 发动北伐 D、领导起义 宣传变法 -
8、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谭嗣同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谭嗣同 ( )
1898年,谭嗣同在《狱中题壁》中写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A、主张政治改良的方式救中国 B、具有为理想献身的壮烈情怀 C、深刻影响了后世的革命志士 D、触犯了清廷中顽固派的利益 -
9、下图选自央视纪录片《记住乡愁———门楣之上·广州邓氏》,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画面中这一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是 ( )A、英勇无畏,保家卫国 B、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C、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D、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
10、 左宗棠曾说:“伊犁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统以能将,岂必不能转弱为强,制此劳师袭远之寇乎?”下列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A、屯垦固边,方能持久。新疆不复,则西北永无宁日 B、合上下游之力,以固长江,则财力易集;合长江之力,以防海口 C、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海上如有水军一支,胜于陆勇万人
-
11、如下是某一人物评传相关的书籍目录节选,从中可了解到这一人物 ( )
第一章 生平述略
一、从科场到战场 (31)
二、从金田到南京 (42)
三、胜利发展,创建人间天国 (52)
四、洪秀全与天京事变 (62)
五、力挽狂澜,重振天国 (71)
六、最后的奋斗:与天国一同永存⋯⋯(82)
A、发动农民起义,打击清朝统治 B、领导民主革命,创建中华民国 C、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工业 D、抗击八国联军,打击列强侵略 -
12、思想解放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内忧外患之中,清政府走上了改革之路。这场改革运动的强有力的推动者正是那些在战场上建立了战功的将领。他们在战场上深切地体验到现代武器的威力,发展近代工业是他们的合理选择与要求。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走上救亡图存的政治改良道路。戊戌变法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作为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有其成功之处。
——摘编自安静波《试论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觉醒》
材料三 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京大学校长,认为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对于各种学说,一循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收主义。无论任何学派苟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悉听其自由发展。对于教员,一以学诣为主,讲授以不背思想自由为界限。对于学生,破除其做官发财思想。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四 五四时期,随着留学热潮走出国门的青年知识分子中有不少人在日本、欧洲特别是在法国和俄国接触到和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正是这些“先进分子在五四时期混沌迷离的思想界创榛辟莽(开辟新事业)”,才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之源。
——摘编自李敬煊、潜斌《受众视角下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初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将领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蔡元培所处的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带来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因素。 -
13、 1945年5月14日,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指出:这一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新民主主义”“解放农民”“革命统一战线”“革命战争”“革命根据地”“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建设党”等方面的理论与政策,“是我们党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唯一正确的总路线”。“这一思想”指的是 ( )A、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
-
14、小万在课后复习时搜集到如下报刊信息。报刊刊登的这些内容( )
《晨报》副刊
开辟了“马克思研究”专栏,陆续刊载了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和共产国际一大宣言的译文。
《国民》杂志
先后刊登《共产党宣言》第一章、《马克思资本论自叙》和《马克思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译文。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B、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15、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改变了传统观念影响下广大民众淡漠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唤醒了对民族危亡和国家命运的深刻认识。这表明五四运动 ( )A、推动近代报刊事业的长远发展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
16、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思想家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揭露三纲五常是“奴隶的道德”,忠孝节义是“吃人的礼教”,坚定地表示:“孔教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B、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 C、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D、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
17、小乐同学查找到如下宣言信息,并对其做了笔记。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
·强调民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直接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且反对资本家操纵国计民生
A、为武昌起义发展奠定基础 B、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 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18、历史学家戴逸曾说:“戊戌变法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像谭嗣同这样宁可杀头也绝不逃走,做了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鼓舞了后人前进的勇气。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的探索仍然继续了下去,中国人民开始了真正的觉醒。”他意在强调戊戌变法的( )A、发展进程 B、进步意义 C、失败原因 D、历史背景
-
19、严复深刻分析中国面临的时局为“世变之亟(jí,急切)”,他说:“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方今之计,为求富强而已矣;彼西洋诚富诚强者也,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这反映出严复主张 ( )A、民主科学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自强求富
-
20、李鸿章主张“讲求军实,造就人才”,练兵、制器、购船,“师彼之长,去我之短”,资取西方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筹建近代新式陆海军 D、开办轮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