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医学经验 B、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 C、“楚辞”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D、《诗经》的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
2、某校准备编写《中华文明之光》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A、诸侯叛乱保疆土 B、司母戊鼎说青铜 C、百家争鸣论时局 D、罢黜百家立儒家
-
3、某一学派在其学说中主张:“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孔子
-
4、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 )A、顺应自然 B、结构精巧 C、功能齐全 D、造福千秋
-
5、某电视栏目展示了文物“商鞅方升”(如右图),并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是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的佐证 ( )A、加重刑罚 B、奖励农耕 C、确立县制 D、统一度量衡
-
6、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干戈不息 C、春秋争霸,中兴伟业 D、周王分封,拓宽疆土
-
7、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稳定政局,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扩大统治范围,推动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开拓疆域 D、确立周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统治
-
8、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以人为骑尽作乐”,下联是“炮烙之刑极淫威”,横批是“作茧自缚”。这副对联反映出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外敌入侵 B、实行暴政 C、人民起义 D、自然灾害
-
9、《三字经》记载:“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其中“家天下”指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开始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等口号。但这一斗争最后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随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主要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哪次战争。列举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两位代表人物。(2)、根据材料二,写出“驱逐洋寇”“扶清灭洋”指的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哪一次斗争。材料二所述“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入侵与反入侵斗争的感想。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面,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根纽带,必然地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材料三 我们在道光年间虽受了重大打击,但仍旧不觉悟,直至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曾国藩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建立君主立宪……这无疑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共同所指的是当时清政府进行的哪项探索。概括该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指出材料三中“重大打击”是哪一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认为变法运动“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的原因。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年份
事件 事件
1851年
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
曾国藩以湖南团练为基础,创建湘军
1856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5年
曾国藩与李鸿章等人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74年
日本入侵中国台湾
1885年
近代中国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建成
1888年
北洋舰队建立
材料二 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革新:1865—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四,其中定远舰、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
——摘编自武吉庆主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开办洋务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洋务派在军队革新方面的表现。(8分)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派革新军队产生的影响。(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 -
13、 1901年9月,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某部影视剧曾刻画了该条约签订的场景:当时庆亲王奕劻实为清朝总代表,最终应该奕劻签字,在签字的过程中,奕劻踌躇不定,几次拿起笔又放下。李鸿章走过去说道:“人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这卖国条约上,就是千古骂名,王爷还年轻,路还长着呢,还是由我来吧。”李鸿章签订的“卖国条约”标志着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4、下侧漫画中的配文是“注意,伙计们,一起拉,但是不要比其他人用力”。该漫画反映了 ( )A、八国联军侵华以失败告终 B、“门户开放”政策的落实 C、中国仍然是世界强国 D、列强联合侵华但又各谋私利
-
15、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加紧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阴谋瓜分中国。义和团运动就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反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革命运动。从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是义和团运动 ( )A、发生的背景 B、斗争的目标 C、领导的阶级 D、历史局限性
-
16、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创办的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它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设立天学、地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十科。这在客观上推动了 ( )A、清朝政治制度的改变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 D、中国的军事近代化
-
17、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取胜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随后帝国主义列强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它们不仅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而且以做中国债主,夺取路权、矿权和开办工厂等方式,在中国投资,扩大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势力。以上材料说明 ( )A、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18、带有“致远”字样的瓷器碎片成为确认甲午海战致远舰的最直观证据,也成为“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的转折点。与此舰沉没直接相关的是 ( )A、左宝贵——平壤战役 B、徐邦道——旅顺战役 C、邓世昌——黄海海战 D、丁汝昌——威海卫战役
-
19、清代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 )A、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B、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 C、刘铭传率军击退攻台法军 D、陈化成在吴淞抵抗英军
-
20、“□□□(1823—1901年),中国清朝晚期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早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升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先后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又组建了北洋水师。其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指的历史人物应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