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前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天福山中学六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三十五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郑路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东营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二中七年级上学期期中
-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以下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①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②“取消二十一条”
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2、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了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此材料可用于研究( )A、五四运动的背景 B、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洋务运动的影响
-
3、找出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三个关键词相关的事件是(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
4、如果想了解我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我们需要查阅( )A、《辛丑条约》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资政新篇》
-
5、《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下列著作内容属于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是( )
①《革命军》②《猛回头》③《警世钟》④《天朝田亩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她是“为民主革命而牺牲的女烈士”“女革命家”,号“鉴湖女侠”。她是( )A、秋瑾 B、邹容 C、陈天华 D、徐锡麟
-
7、学习历史要分清“史实”和“史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1840 年,英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 B、19 世纪60-70年代,美国、日本侵略台湾 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1900年,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
8、“《辛丑条约》是清朝统治者给自己立下的空前的卖身契,从此,清朝统治者完全投降了帝国主义。”这句话是指《辛丑条约》签订后( )A、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9、义和团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A、“变法图强”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民主共和”
-
10、戊戌变法虽然短命而败,但也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 )A、拉开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在中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11、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时局图》。该漫画反映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D、义和团运动兴起 -
12、下面条约内容(部分),出自(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
13、 结束后,清政府于1885年决定在台湾建立行省。 处应填写(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
14、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教训清政府 B、维护鸦片贸易合法化 C、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15、下图展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对此农民战争叙述正确的是( )

《天朝田亩制度》
①反映了农民的强烈愿望
②《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③ 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④ 它起义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永安封王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
17、“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带给中国的“沉重的震撼”包括(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签订了《南京条约》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8、有学者指出,在经济领域,列强在中国构建了“吸血管”,包括索取赔款和强迫协定关税 等。这些现象始于( )A、《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
19、万物皆流变。世界经历了由“孤立——联结——变化——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到光荣革命为止……英国形成了……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
——《英国通史》
材料三 18世纪后半期……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
——《工人阶级状况》
(1)、根据材料一阐述世界是怎样走向联结的。(2)、材料二中英国开创的政治“新文明”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该文明提供保障的法律文献。(3)、请推荐一位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推动世界发展的发明家,并附上推荐理由。(4)、探究以上材料反映的变化给世界带来的共同影响。 -
20、报纸是大众的老师。《申报》被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请写出材料①中使中国“非往日可比”的历史事件,列举该时期让中国“日异月新”的“局厂”一例。(2)、材料②反映的社会变化,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简析材料③中学生“群起示威”的原因。该事件为国家带来哪些“荣光”?(4)、请为《申报》刊登的三个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