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兵家是诸子百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学派,它的创始人是(     )
    A、墨子 B、孙武 C、孙膑 D、庄子
  • 2、《三字经》中这样描述: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七雄”中地处最北边的是(     )
    A、 B、 C、 D、
  • 3、热门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商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商纣王、周武王、姜子牙等人物的故事。为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性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 4、某校七年级开展“历史人物主题学习”,1班的研究对象是“大禹”,下面四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正确的是(     )
    A、第1组: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第2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C、第3组: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世袭上位 D、第4组: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 5、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下关键词,请你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章节标题(     )

    图片:北京人复原头像

    地图: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相关史事:彩陶文化与炎黄部落

    A、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B、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C、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6、从距今4300年前起,陶寺先民创造出灿烂文明城市、宫城与宫殿、王墓、观象台,宣示王权的礼器、铜器等,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都出现在了晋南大地。对陶寺遗址解读正确的是(     )
    A、位于西辽河流域 B、处于旧石器时代阶段 C、处于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D、具备了早期国家形态
  • 7、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
    A、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B、没有出现社会阶级分化 C、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D、已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 8、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我国某个地方的原始居民就已懂得烧制陶器。这里的“某个地方”可能是(     )
    A、元谋县 B、郧县 C、北京 D、河姆渡村
  • 9、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央,其基座四周刻有十幅巨型浮雕,概括地表现了近代百年中不懈斗争的历史。观察下面四幅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完成相关问题。

    金田起义

    五四运动

    虎门销烟

    武昌起义

    (1)、按时间顺序正确排列四幅浮雕。
    (2)、结合这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史实,自拟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10、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起,上海地区出现租界,行政范围已不隶属上海地方政府,后中英双方根据《A》《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宣布上海开埠,并规定上海县城北面洋泾浜以北、李家厂以南、黄浦江以西的地区划为英租界……

    (1)材料一中的A处条约名称是什么?道光二十三年,中国的司法主权是怎样被英国破坏的?

    材料二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上图的两处企业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件重大事件的产物?以此事件开始及之后的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三

    (3)在上海,无产阶级在哪一运动中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力量?这一运动和图例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请你任选角度,谈谈有何启示?

  • 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图年代尺

    (1)材料一中的年代尺体现了近代中国的沉沦,观察年代尺中的内容示例,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
    (2)哪一条约的签订是“近代中国沉沦的谷底”?结合所学,为什么说这一条约使近代中国沉沦“谷底”?

    材料二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924年孙中山先生病逝,蔡元培先生的挽联

    (3)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还有哪些“未竟之功”?
    (4)在近代中国沉沦、反抗、探索、斗争中,中华民族涌现出了许多或平凡或伟大的人,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印证着民族之魂。请你结合所学指出这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12、20世纪初期,一位历史人物因为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     )
    A、在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B、发表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新文化运动中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 D、领导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 1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D、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14、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1912—1921年的时间轴。该时期我国革命历史发展的显著变化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革命领导阶级和指导思想的改变 C、从分裂走向统一 D、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的重大转变
  • 15、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段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时代特点是(     )
    A、革命性 B、广泛性 C、进步性 D、启蒙性
  • 16、著名学者郭齐勇在评述《国史大纲》时说,即使在外患纷乘、国难深重的困境中,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仍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企盼和信心,并以满腔的热忱为之奋斗。在20世纪早期,符合“外患纷乘”引发我国“仁人志士奋斗”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 B、瓜分狂潮,维新变法运动 C、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 D、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爆发
  • 17、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
    A、打入别国的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充当警察,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在中国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
  • 18、有人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温药慢治”的意义是(     )
    A、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 B、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在近代中国掀起思想解放的巨大风暴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 19、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搜集的地图和图片,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

    A、日本侵略中国的策略 B、近代化探索的失败 C、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中国艰难抗争
  • 20、有学者研究认为,1895年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1895年后则变“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此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此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1895年列强开始获得鸦片贸易特权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