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洋务运动期间由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3、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5、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天京事变 B、北伐军全军覆没 C、安庆陷落 D、洪秀全称“天王”
-
6、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某书的序言中写道:“这里几乎一片废墟,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更像一片苍凉的空地。……想到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犯下如此大罪,我怒火中烧……。”让作者“怒火中烧”的历史事件是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
7、《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此图示解读最准确的是A、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
8、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增进中英友谊 B、帮助中国开放 C、便于走私鸦片 D、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
9、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于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拔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60年代和70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三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尚未成功”?
(3)材料四中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
(4)材料五中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近代探索历程中有何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10、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最能体现运动的什么性质?(2)、材料二表明哪一阶级成为这个事件的主力?说出该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3)、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
1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过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随着列强的侵略逐步形成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三个不平等条约?(2)、请依次按顺序写出这三个不平等条约是在哪三次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3)、请你将材料二中划横线部分条约缺失的内容补充完整。(4)、材料三中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12、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 -
13、标志着中国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
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三权分立
-
15、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同盟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兴中会
-
16、《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下列选项最能证明这一观点正确性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7、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B、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
18、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
19、“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20、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根本原因是洋务运动( )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 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 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 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