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毛主席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南海舰队 D、东海舰队
-
2、选用如下素材开展班会活动,较为合适的主题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C、民族大团结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3、歌曲(公元1997年)歌词:“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一九九七年,我悄悄地走近你/让这永恒的时间和我们共度……”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一国两制的提出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
4、雄安新区将种植10万亩苗景兼用林。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造林以自然理念为指导,以构建异龄复层混交的健康森林为目标,营造“千年秀林”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 )A、创新 B、绿色 C、协调 D、共享
-
5、 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招聘启事,道德品质好,有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背景,并具有初等英语基础者可报名。应聘成功者可获得企业管理、外贸业务等知识培训。据此判断,这一现象( )A、推动了农村改革的开展 B、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C、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 D、适应了经济特区发展的需要
-
6、四川农民张永贵在日记中写道:7月9日,菜子大队第二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大会,讨论本队土地经营实行哪一种方式。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包产到户……该日记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7、 1954年9月,代表们走进了会场一起讨论问题。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放哨来……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一起,商议国家大事。由此可知( )A、代表们共商新中国的筹备问题 B、出席会议的工人占多数
C、会议确立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D、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
8、“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里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刘少奇
-
9、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改善民生福祉的核心驱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材料一图片中人物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材料二 “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习近平
根据材料二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七年级下册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0、对外政策是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
日本遣唐使船(局部)
玄奘西行
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请另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的典型史实。
(2)、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南洋各地的联系,很多国家都在和他的接触之后派使者来中国贸易。郑和下西洋也开拓了中国人的视野,在他的影响下,中国人到南洋去的也日益增多。郑和的历史功绩是不能磨灭的。——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中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根据材料二指出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 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只限于经济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与世界相隔绝,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抑制了社会的活力……由于广州十三行的垄断,中外贸易……转向为封建王朝效劳。——戴逸《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对外关系卷》
材料三中的“清政府的这一政策”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政策的影响。通过学习我国古代对外政策这一主题,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
1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华民族儿女的职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材料一图中场景反映唐朝与吐蕃交往的历史事件有何作用?这一地区何时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材料二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戚继光是如何去实现“海波平”这一愿望的?
(3)、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材料三中“贵国”是指哪个国家?郑成功认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其最有利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你谈谈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有何联系?
-
12、 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一 如图
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了元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 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3)、材料三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三反映的军机处是哪位皇帝设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
-
13、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它是“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它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
14、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一档大型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其中一道题目:“豪放风格;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符合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A、苏轼 B、李清照 C、岳飞 D、辛弃疾
-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 “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
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 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了蒙古帝国的基业,为元朝建立奠定基础的是( )
A、成吉思汗 B、耶律阿保机 C、忽必烈 D、阿骨打 -
16、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图对这一过程作了形象描述,①处应填写的是(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17、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
18、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说明宋朝(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崇文抑武
-
19、易中天教授指出: “如此盛世, 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沉醉于《霓裳羽衣曲》,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
而边地胡人
起兵范阳, 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该事件( )
A、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 B、阻碍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C、完成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
20、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