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第15周)教研联盟测试试卷
- 2015年广西柳州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2015年广西桂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 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山东省聊城市2017-2018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2017届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
- 2017届湖南省祁阳县九年级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 2017届湖南省江华县水口中学江华县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
1、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以下文物能够直接说明半坡人已经出现原始手工业的是( )A、
陶纺轮 B、
木柄骨耜 C、
玉猪龙 D、
司母戊鼎
-
2、
玻璃是最古老的人造材料之一,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发展。某博物馆策划“流光千年——玻璃中的文明交流”展览活动,以下是部分展品,请帮助他们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序号
文物图片
文物简介
①
玻璃项链。制造于古代两河流域,玻璃珠多呈蓝绿色,可能是对绿松石或青金石的模仿。其成分与伊朗高原出土的青金石矿成分高度相似。这些玻璃项链仅出土于贵族墓葬,反映了玻璃作为早期奢侈品在社会分层中的象征意义。
②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据化学分析,中国西周和春秋出现的玻璃器成分以钠钙为主,与西亚玻璃相似。至战国后期出现铅钡玻璃,这是中国独有的玻璃成分,其透光率较西亚玻璃提高40%。
③
希腊化时代玻璃托钵。托钵表面装饰的葡萄藤蔓纹融合了希腊雕刻技法与波斯釉彩工艺,这种“希腊样式-东方技法”的结合体,印证了《地理志》中“亚历山大里亚有万名工匠来自波斯和希腊”的记载。亚历山大里亚是由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1年建立的重要城市。
④
古罗马帝国壁画《桃子和玻璃水罐》。采用罗马工匠首创的自由吹制法制成,这种技术使得玻璃从贵族奢侈品转变为平民日常用品。考古学家发现罗马玻璃熔炉遗址炉渣成分与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玻璃作坊完全一致,印证了“玻璃工匠沿尼罗河顺流而下,再经红海将技术传至印度”的记载。
⑤
西汉玻璃带钩。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来自罗马帝国等地的玻璃器作为贸易商品传入我国。带钩主体采用罗马钠钙玻璃配方,但钩首雕刻成中国龙形,龙鳞采用西汉典型的“游丝毛雕”技法。
——整理摘编自《玻璃器史话》等
(1)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帮参观者分析②和⑤两件展品反映了当时中国对外交流的哪些特点。
(2)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帮参观者分析③和⑤两件展品在当时出现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任务二
(3)请从展览的文物展品中选取相关素材,请以“玻璃是_______的重要见证”为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来为展览撰写一份总结性材料。(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完全照抄材料)
-
3、
美食既是地域风味的结晶,更是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某校九年级开展“舌尖上的家国”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在烟火气中探寻文化脉络。请结合以下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美食:家的纽带】
材料一:在《甜点,真好吃》里,虽然四个家庭做的都是同一甜品,但每次用的工具却不同:比如,搅拌工具,从干净柔软的树枝,到铁匠打造的金属搅拌棒,到旋转式搅拌机。四个世纪过去了,科技发展了,你可以感到时代的力量。但不变的是什么?是最爱分享的那份古老的菜单,是孩子和父母在合做甜品中产生的甜蜜和默契,是一家人围桌而坐轻松愉悦的时光。
——周桂伊《幸福的家的味道,从未改变》
材料二:客家大盆菜的起源和南宋末年的战争有关系:据说是因文天祥被元兵追杀,逃至广东宝安县的海边,因队伍只带着米糕没有菜肴,当地的船家看到后将自己吃的猪肉、鱼虾等放在木盆里盛着给文天祥等人吃。还有一说是南宋末众人喜食“大盆菜”,宋朝皇帝被追赶到香港元朗地区,当地居民听说皇帝驾临,纷纷将家中最珍贵的食物贡献出来……客家大盆菜很适合家人在一起吃,一家人只吃一盆菜,其乐融融。
——改编自朱赤《深圳往事——龙华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史实说明甜点制作工具演变的原因。结合材料一的思想,假设你现在要为一款新出的甜品搅拌机设计一句广告词(不超过20字),你会如何设计?
(2)你还知道中国古代哪些食物成为家的纽带的?请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一例进行简要说明。
【美食:国的纽带】
材料三:中国台湾饮食历史进程
蚵仔煎(闽南语读作O-A-Jian),相传郑军从鹿耳门登陆,大军压境大败荷军,荷军节节败退,为阻碍郑军攻势,把当时粮仓的粮食都藏起来。郑军上岸后遍寻粮食不着,只能将台南盛产的蚵仔(小牡蛎)加上番薯粉和水去煎,这就是台湾蚵仔煎的前身。
——改编自陈宇等《黄埔历史与研究——从传奇人生到抗战事略的多维探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蚵仔煎诞生的历史背景。
(4)选择图中A、B、C中任一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台湾饮食变化的历史原因。
【美食:世界的纽带】
材料四:为了更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和贵州的故事,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X和她的辣酱帝国》与加拿大皇家某出版集团达成了合作。这一合作将不断推动贵州版图书走向世界。正如集团所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X’。”X牌辣椒酱在海外的畅销,以及其企业文化对众多国际友人的吸引力,证明了通过文学形式展现中国企业家的风采,是讲述中国故事的一个有效手段。
——摘编自2023年6月30日《贵州日报》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X牌辣椒酱的事迹对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有何启示?
-
4、以下是近三年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部分成就,其主题是( )
2023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领域取得新成果;
2024年,“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2025年,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
A、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B、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C、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完善 D、国防科技实力稳步提升 -
5、在20世纪初的一个美国小镇上,居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夜晚,街道被明亮的灯光照亮,人们可以轻松地在夜间出行;许多家庭都拥有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它能够快速地把人们送到想去的地方;工厂里,机器轰鸣,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信息技术革命
-
6、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A、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B、都实现了完全独立统一 C、都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 D、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
7、有学者研究指出:“埃及人建造金字塔,为法老提供稳固的安息之所;美索不达米亚人敬畏神灵,修建塔庙来取悦他们;希腊人则为了荣耀城邦与神灵,兴建众多宏伟的神庙与露天剧场。”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亚非欧古代文明呈现出( )A、多元发展的特色 B、相互影响的态势 C、宗教信仰一致的特点 D、建筑风格统一的特征
-
8、下表为1952-1956年中国国民经济成分变化表(单位:%),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性文件是(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
19.1
1.5
0.7
71.8
6.9
1956
32.2
53.4
7.3
7.1
0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论十大关系》 -
9、一名国民党军官回忆:“士兵领到的军饷连米都买不起,而共产党军队却用‘小米加步枪’让我们节节败退。”这段材料可用于说明( )A、国民党军事装备落后 B、国民党统治腐败导致军心涣散 C、解放区工业水平先进 D、共产党的国际援助更为充足
-
10、以下为《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12.12)节选:“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弃绝民众,误国咎深……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此宣言反映当时( )A、东北军企图夺取中央政权 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激化 D、中国共产党军事威胁加剧
-
11、下表为1915-1919年《新青年》主题统计(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前期( )
主题
篇数占比
批判孔教
32%
文学革命
25%
马克思主义
8%
A、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 B、侧重思想启蒙与文化革新 C、得到工人阶级广泛响应 D、完全否定西方先进文明 -
12、《洋务运动史》指出:“它缩短了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航程,却未能驶出港湾。”此评价强调洋务运动( )A、完全阻碍社会进步 B、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 C、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 D、开启政治制度改革先河
-
13、有学者评价“清朝统治者自认是中国之主,其疆域遗产被全体中国人接受,这是现代中国版图的根本法理。”这强调清朝( )A、军事征服范围空前扩大 B、继承历代疆域治理传统 C、奠定现代中国版图基础 D、实现各民族完全平等
-
14、据史书记载,宋代市舶司年收入从977年30万缗增至1159年200万缗,上述数据的变化说明了(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海外贸易地位提升 D、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
15、下图标注的汉代相关措施,在当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沟通了欧洲亚洲陆上交通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强化了中央对经济的管控 D、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
16、特种邮票《京杭大运河》中,北京燃灯塔和浙江杭州拱宸桥分别作为运河两端的地标被重点呈现。邮票中的地标信息可以体现出大运河( )A、强化北方的军事防御体系 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C、推动全国建筑技术的进步 D、促进海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
17、《史记》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李斯据此建议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其根本目的是( )A、削弱贵族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经济交流 D、完善官僚体系
-
18、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从下面示意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河南三门峡出土的彩陶盆
江苏邳州出土的彩陶盆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原始农业的地区 B、史前时期的手工业水平领先世界 C、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D、华夏民族在长期交往中融合而成 -
19、先进的思想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根据下列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时间
思想
14—16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8世纪
法国启蒙运动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与马克思主义
20世纪20—40年代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邓小平理论
21世纪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请根据上表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
20、一百多年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战争、(经济)危机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年代。……两次相距仅20年的世界大战在战争波及的地区和国家、战争的损失和烈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任何一场战争……战争是国内政治的继续。战争必然导致国内政治危机,以致产生变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激烈方式——革命。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20、21世纪之交,知识经济、信息革命的到来,全球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新发展预示着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大转折时期,世界各国都被卷入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由此所产生的社会震荡,不仅使许多原有的问题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而且激化了许多新矛盾,引发了许多新问题。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请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提到战争、危机与革命各指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形成产生的影响。(3)、材料三中所说的“20、21世纪之交”全球发生了怎样的经济大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世界经济新格局下出现的新问题(试举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