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下图是一位同学画的漫画,表现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炎帝会制作乐器 B、当时实行禅让制 C、黄帝是部落联盟的首领 D、当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2、 考古学者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以用来研究(    )
    A、原始农耕 B、人类起源 C、禅让制度 D、部落联盟
  •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古以来,各行各业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东方哥伦布”】

    材料一 为共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经匈奴被困,十余年后逃脱。他西行至火宛,经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公元前126年,张骞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情况。出使西域使汉朝和西域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西传播。

    ————摘编自张泉主编《张骞出使西域》

    【“医圣”张仲景】

    材料二 张仲景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解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 上册》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材料三 该著作继承了以往历史著作的传统,把几千年间零碎散乱的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审核、排比。在整理历史材料时,作者“采经批传”,“涉猎者广博”,有书本的,有档案的,有自己采访的,对这些丰富的材料,他尽可能进行选择和考订。该著作“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始于哪一年。这次出使的目的是什么?其出使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人物写成了哪一著作?“治未病”理论对当前应对呼吸道疾病有何借鉴意义?
    (3)、根据材料三,判断该著作的名称及作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著作的历史贡献。
    (4)、综上所述,请谈谈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 4、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但均不免走向衰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埋葬于骊山陵的翌年,就出现了震撼秦帝国的⋯⋯陈胜、吴广之乱⋯⋯陈胜于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举兵,十二月战死,只维持了不满六个月的短命政权。然而,由此发展出的势力对于推翻泰帝国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摘编自[日]鹤同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二 下表列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历史

    安帝|

    顾令

    |冲击|

    质帝

    担命

    灵帝

    少专

    缺布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材料三 东汉末,政治黑暗腐败,兼并剥削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张角利用太平道准备和组织起义⋯⋯公元184年2月,起义于“八州并发”⋯⋯黄巾军同东汉政府军多次进行激烈而英勇的战车,给敌人以有力打击,但终因缺乏作战经验,先后失败⋯⋯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冲击了豪强世家势力。

    ——摘编自李建国《中国古代史专题述论》

    (1)、材料一中的“陈胜、吴广之乱”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由此发展出的哪一势力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推翻泰帝国”的时间。
    (2)、这跨学科数学算一算材料二中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巾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简述黄巾起义产生的历史影响。
  • 5、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历史长河中独属于某一个历史朝代的标识,秦朝虽然短暂,但留给我们的王朝印记却非常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汉代逐步发展的进一步简化字体的必不可少的基础,结果是被体字从此一直成为通用文字,直到近几十年才让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如果没有泰的改革,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在造成政治统一和文化统一的力量中,文字的一致性几乎是最有影响的因素。

    ————摘编第[英]崔瑞德、[英]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二 祖龙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

    ————横选自毛泽东《七律·读(封建论)显郭老》

    材料三 皇帝还利用国家的统一和力量……在西北西,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摘编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这项秦代的改革”是指什么措施?改革后的秦朝使用的是什么文字?该措施有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百代都行”的“秦政法”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掌管中央行政的官员被称作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分析,秦长城的修筑在当时造成了什么消极影响?
  • 6、 明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是阶段和单元复习的核心内容。以下目录反映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 7、 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其特色在于柔和、动静相靠的体式及内含养生、养心的思想。据此可知,其理念源于(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 8、 右图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宫女体中为空心,灯盘中心和钎上插上蜡烛,点燃后,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可吸纳排烟,保持室内清洁。这一文物体现出西汉(    )

    长信宫灯[西汉)

    A、政治思想统一 B、社会经济繁荣 长信宫灯(西汉) C、中外交流活跃 D、科技文化先进
  • 9、 《后汉书·宦者列传》记载,“缘贵而简重”,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旧渔网等造成纸⋯⋯从此都采用他的方法造纸,人们称他造的纸为“蔡侯纸”。由材料得出的结论是(    )
    A、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B、蔡侯纸价格昂贵 C、蔡侯纸原料易得,价格便宜,得到推广 D、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造纸的基本方法
  • 10、 丝绸之路是沟通欧亚的陆上要道,这条古商路以运送丝绸为主。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最早将这条古商路称为“丝绸之路”。下面西汉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简图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A、大秦、长安 B、洛阳、意大利 C、长安、大秦 D、洛阳、安息
  • 11、 下图作品(    )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A、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 B、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C、是研究张骞通西域的最优史料 D、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频繁交流
  • 12、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年仅十岁的汉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氏一族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庭”。汉和帝在宦官的帮助下铲除窦氏,然而宦官又开始把持朝政。这反映出东汉后期(    )
    A、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13、 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请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    )

    活动

    内容

    查阅文献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相宽《盐铁论》、司马迁《史记》等

    观看视频

    《中国通史————北击匈奴、平定南越》等

    搜集图片

    五铢钱,(汉代讲经图)等

    A、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 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 C、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 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 14、 历史文物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对下列图片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装饰品

    ②面积钢方量

    ③汉代楼车(模型)

    ④击鼓说唱俑

    A、①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 B、②可作商鞅变法时统一度量衡的实物史料 C、③可作为研究汉代农具革新的一手史料 D、④反映了汉代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 15、 有学者认为: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敢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儒家经术贯穿于学校教育和人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    )
    A、统一思想 B、以法治国 C、顺应自然 D、选贤任能
  • 16、 在参观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高”展厅时,同学们看到西汉诸侯王刘胜的金缕玉衣(下图)。通过了解得知,汉朝礼制规定只有皇帝的葬服可以用金缕玉衣,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实行盐铁专卖 C、尊崇儒术 D、北击匈奴
  • 17、 《史记》记载,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国家安定,只要没有洪涝和干旱等灾祸,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汉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秦始皇的横征暴敛 B、农民起义的打击 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光武中兴”的出现
  • 18、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与咸阳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地百姓大喜。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上述材料体现出刘邦(    )

    ①重视安定民心        ②拥有强大军力

    ③能够知人善用        ④善于指挥作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9、 下表是不同历史人物对秦始皇的评价,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人物

    评价

    司马迁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垒起

    李贽

    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毛泽东

    劝君少骂潮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癖犹在,孔学名高实社标

    A、同时代人因有直观感受评价更准确 B、后人因掌握丰富资料评价较为全面 C、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公正的标准 D、对人物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
  • 20、 某班进行“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一位同学推测下面这枚钱币可能出自秦朝时期。以下可作为依据的是(    )

    A、这枚钱币采用圆形方孔形制 B、秦朝工匠开始掌握青铜冶炼技术 C、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D、中央政府统一铸造了五铢钱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