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之妻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
    A、祖先伟大 B、勤于耕织 C、游牧生活 D、爱好和平
  • 2、 暑假期间,小华同学跟父母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看到了炎黄二帝的盟像和相关介绍,内心非常震撼,于是回到家后写了一篇观后感。其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 3、 涿鹿之战是远古传说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以下示意图中,正确体现该战役形势的是(    
    A、 B、 C、 D、
  • 4、 陈穉常在《中国上古史演义》中写道:“偶然有一次,烧熟的兽肉外面包裹的泥土,竟然坚固得像一块石头,用手解不开,只好使劲往地上甩,碎成了好几块,用来舀水盛东西却更合用。有人把这种泥土捏成各种形状,放在火里烧,居然成了陶器。”这些描述(    )
    A、属于文学作品,完全不可信 B、说明原始社会的发明都出于偶然 C、证明中国人最早发明了瓷器 D、是合理想象,应有考古发现佐证
  • 5、 考古学者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发现了大型建筑工程,并在墓地中发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或体现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这表明当时(    )
    A、产生了阶级和早期国家 B、已出现原始农耕生活 C、普遍盛行奢侈享乐之风 D、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 6、 据下表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文化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地区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辽河流域

    典型文物

    玉蓉、竹器编织、陶器

    黑陶、玉器、骨刻文字

    彩陶、玉雕、冶铜坩埚

    A、领先世界 B、多元一体 C、相对封闭 D、发展缓慢
  • 7、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有木结构水井,还有骨耜等工具,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这些可反映当时(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A、原始手工业的发展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原始畜牧业的出现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 8、 下表中内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贾胡遗址的“野大豆”遗存

    豪李岗建址出土的石髓、石铲

    玉蟾岩遮址出土的稻谷

    A、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南稻北粟、自然生长 C、原始农业、源自中原 D、磨制农具、器型精美
  • 9、 某同学在历史课上学习第一课时,做了如下笔记:“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已经学会使用天然火,但还不会人工取火,掌握了钻孔技术,会种植菜等农作物。”该同学笔记中的错误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 10、 《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    ②开始了农耕文明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 11、 下图为某同学筹备的中国境内北京人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    )

    头盖骨化石

    头部复原像

    灰烬堆

    A、磨制的骨针 B、打制的石锤 C、炭化稻粒 D、彩绘陶盘
  • 12、 “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粗糙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们是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这里的“你们”指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 13、 2022年在湖北发现的生活在距今约100万年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直立人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起源与发展的重要证据。这一发现(    )
    A、是我国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化石 B、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 C、反映了古人类已能制作打制石器 D、呈现了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水平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制盐、造船、造纸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与城市的繁荣。南朝时期的健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潘跃的大城市。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以及你平时的所见所闻,说说对家乡开发的建议。
  • 15、 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纯艺术的书写内容,而不同于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的应用文体。《兰亭集序》是王羲之行书中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采取“纵有行,横无列”式,每一字,皆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相配,错落有致,点画亦皆映带而生,气脉顺畅。其结构变化微妙,如楷书者却不呆板,似草书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用笔十分精到,讲究提按分明,收起得当,可谓“得其自然而兼其众美”。

    ————摘编自王兆军《书圣之道————王羲之传》

  • 16、 历史的演变与帝王的个人活动息息相关。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中,各个历史学习小组以“著名帝王”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下列研究。(13分)

    材料 471年,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他立志移风易俗。472年,北魏实行官员考核制度,官员满一年升还一级,治绩不好的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475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规定租调只能由县一级征收。484年,中明官员贪赃满一匹湖布的处死。485年,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出详尽的受回规定。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迎到洛阳。他还先后推行了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等一系列措施。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任务一 【名人汇总————著名帝王的踪迹】第一小组整理出了下面“著名帝王表”,请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著名帝王

    生存朝代

    历史活动

    历史地位

    汉武帝

    实行“推恩令”;基数百家,尊崇儒术

    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光武帝

    西汉、东汉

    东汉的建立者

    孝文帝

    北朝

    进行改革,迁都洛阳

    (2)、任务二 【历史记忆————著名帝王的活动】第二小组收集到了下面史料,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任务三 【规律探讨————著名帝王的共性】第三小组的同学对历史上著名帝王进行探究。请你概括出著名帝王能够名留青史的原因。
  • 17、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知所从来,方明所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以“建立·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完成活动任务。(14分)

    【以史·启迪未来】

    【阐释·兴起灭亡】

    材料一 秦朝(秦始皇)搭好了大一就的框架,制立的大一就是个全面的大一统,包括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社会大一统、交通大一统、文字大一统。

    ————摘编自《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材料二 秦王怀赏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主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基虑为天下始,秦人之亡,非在外力,而在于自身。

    ————摘编自《过秦论》

    (1)、历史人物影响历史的发展和走向。简述【以史·启迪未来】中人物的共同点,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2)、请从材料一“大一统的框架”中任选两个,指出其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共同作用?
    (3)、公元前200年哪一重大事件的发生预示着秦王朝“短命而亡”?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 18、 下图是某同学在进行中国古代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部分资料,这些资料共同反映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是(    )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商书》

    夫民,神之主也。——《左传》

    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

    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A、以民为本 B、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 D、天人感应
  • 19、 阅读下面学生们编写的历史短剧本。与短剧中的事件反映了相同的情况的是(    )

    场景一

    时间:春秋时期某一个夏日

    地点:田野

    人物:郑庄公(郑国国君)、祭足(郑国臣子)

    内容:新足率领郑国军队,抢夺周天子的麦子

    A、西周实行分封制 B、诸侯国设置县郡 C、李冰修建都江堰 D、秦末农民大起义
  • 20、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编写了一部名为《半坡居民的生活》的话剧。下面因段场景中符合史实的是(    )
    A、居民甲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 B、居民乙跟随商军抵抗周武王的进攻 C、居民两用自己打造的铁制农具耕种 D、居民丁使用甲骨文记录当天的事情
上一页 91 92 93 94 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