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如图是唐朝时期遣唐使与留学生示意图。它反映了唐朝( )A、交通发达海路为重 B、民族和睦交流频繁 C、国力雄厚辐射力强 D、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
2、秦始皇下令通行半两钱,汉武帝下诏铸造五铢钱。这两种货币的推行旨在( )A、推广冶铁技术 B、巩固国家统一 C、发展商品经济 D、践行休养生息
-
3、如下图是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成套青铜编钟。其数量多,音域广,音律全,音色美,至今还能演奏乐曲。编钟上有3755字铭文,内容“就像一本固定的乐器说明书”。据此可知,当时( )A、青铜器功能单一 B、诸侯王崇儒尚礼 C、铭文用小篆书写 D、音乐成就水平高
-
4、欧洲的一体化与欧洲各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在这一进程中,英国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阅读材料,完成下要求
材料一 戴高乐想要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激起法国的民族自信心,就不能不寻求合作和支持的力量。处于下坡态势的法国,单靠自己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复兴和强大……因此,他提出了建立“欧洲人的欧洲”的主张。
——摘编自孙建霞《探析20世纪50—60年代戴高乐的欧洲战略》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英国议会对欧洲一体化不感兴趣。欧共体成立后,英联邦国家纷纷独立,采取了独立的政治经济政策,英国失去在英联邦中的贸易统治地位;而英国经济不振,远远落后于欧共体国家。这种情况迫使英国重新审视其对欧共体的政策。
——摘编自李世安《英国议会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政策与措施》
材料三 英国的离开引发的消极影响,会打击欧盟其他成员国对欧洲一体化发展的信心。从长远看,无论英国最终是否离开欧盟,英国脱欧这一事件都迫使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制度结构。从这一点来看,英国脱欧也为欧盟接下来的制度改革提供了机遇,为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摘编自巩潇泫、贺之果《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法国和英国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脱欧对欧盟产生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因素。 -
5、光影流转,铭刻民族记忆。通过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了解鲜活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再现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重要影片(部分)
电影作品
简介
《开天辟地》
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两年中的历史风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
《南昌起义》
该片改编自话剧《八一风暴》,讲述了1927年____①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组织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故事
《长征》
展现了长征途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如召开____②____会议、四渡赤水河、飞越大渡河、三大主力会师等),进而连缀成长征的全过程
《大决战》
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场决定性的战役,还原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对决
《焦裕禄》
讲述了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期间,以坚强的毅力、炽热的情怀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理“三害”的故事。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表中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2)、根据材料,在上表中任意选取一部影片,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电影的功能。 -
6、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岭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传统工艺的精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绣,又称“粤绣”,发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其以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针法多样著称,常用金银线绣制龙凤、花鸟等吉祥图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清代广绣吸收西洋绘画透视技法,形成“留水路”独特工艺,并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广绣技艺代代相传,绣娘以“平、齐、细、密、匀、顺、和、光”为准则,作品多反映岭南风物与民间信仰。
——摘编自《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材料二 明代广州一度作为“一口通商”口岸,丝绸、瓷器等商品经此输往海外。清康熙年间,广州十三行设立,专营外贸的商行有数十家,广绣作为外销商品需求量激增。佛山、顺德等地出现“家家架绣棚,户户飞针线”的景象,妇女“以绣补农”,形成专业化绣坊。1840年后,广绣引入德国化学染料,创新“留白绣法”,并在国际博览会上屡获金奖,进一步推动工艺革新。
——摘编自于月《岭南经济史话》等
材料三
人物
事迹
陈之佛
近代广绣革新家,20世纪30年代创办“岭南绣艺社”,将西洋油画技法融入广绣,创作《珠江春色》等作品。抗战期间组织绣娘为前线将士绣制军旗、药囊,并举办义卖展览支援抗日
许炽光
广绣代表性传承人,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技艺抢救,培养数百名绣工。其作品《红棉白孔雀》被选为国礼,代表广绣登上国际舞台,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整理自《广绣大师传》及《中国工艺美术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广绣的工艺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至近代广绣蓬勃发展的历史原因。(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事迹反映的精神内涵,并谈谈你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认识。 -
7、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正式倾倒核废水入海,中国政府强烈谴责并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奇怪的是,西方媒体集体失声,这与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时遭遇西方猛烈谴责完全不同。该现象反映出( )A、国家利益主导一国舆论方向 B、发达国家话语权在降低 C、西方国家已不再恐惧核污染 D、西方国家环保意识淡漠
-
8、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办法,与“两极格局崩溃”“欧盟成立”“东方巨龙的腾飞”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欧洲国际地位的上升 B、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 C、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D、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
9、如图所示的知识卡片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用是( )
开始时间:1942年7月
交战点: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作战双方:苏联军民与德军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使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
10、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各领风骚。尼赫鲁、毛泽东、纳赛尔、卡斯特罗等人共同掀起的历史大潮是( )A、反抗美国殖民侵略与扩张 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D、构建起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
11、1871年12月,日本明治政府派出大型使团出访欧美多个国家。使团回国后提出:“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为此,明治政府( )A、加强中央集权 B、提倡“文明开化” C、推行殖产兴业 D、建立新式军队
-
12、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消极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积极地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拿破仑 B、列宁 C、斯大林 D、甘地
-
13、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过程有多种类型,例如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等。下列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属于次生型的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
14、如图所示的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物种交换。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新世界”与“旧世界”的物种交换
A、文艺复兴运动 B、“三角贸易” C、新航路开辟 D、启蒙运动 -
15、如图中左二为始铸于日本和铜元年(708年)的“和同开珎”,是仿照唐朝开元通宝(如左一图所示)铸造的;右二为朝鲜的“乾元重宝”,仿造的是当时唐朝的乾元重宝(如右一图所示)。这些钱币能够印证( )A、唐朝实行了开放的对外政策 B、国家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C、币制改革是大化改新的重点 D、儒家经典在朝鲜、日本的传播
-
16、下表所示的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大河流域
代表性文字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流域
甲骨文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
象形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
两河流域
楔形文字
古印度
印度河流域
印章文字
A、传承性 B、一致性 C、交互性 D、多样性 -
17、“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某时期的舆论热词为“摸着石头过河”“包产到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经济特区”。据此判断,该时期为( )A、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初—70年代末 C、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
18、下表为1953—1955年我国私营商业变化情况表。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5年较1953年减少
从业人员/万人
608
446
390
35.8%
商品销售额/亿元
223
133.8
120.1
46.1%
资本额/亿元
19.2
14.2
10.1
47.4%
A、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国家对不法商贩的打击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强 D、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
19、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唱道:“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该歌曲旨在( )A、歌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宣告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辟 C、庆祝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20、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流行着这样的民谣:“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了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由此可见,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C、国际友人的鼎力相助 D、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